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1 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形变;转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外形有关。质量匀称分布,外形规章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
2、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留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供应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状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接触;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讨论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3、 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一般状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行.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留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一样,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
4、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详细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依据平衡条件,二是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留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一样,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肯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2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5、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供应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围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打算,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学问点2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其次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打算,与合外力方向全都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
6、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分,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3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一样,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
7、(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一样),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t秒末的合速度 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
8、圆弧长度一样。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 (2)角速度:=/t(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
9、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一样, 12、留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逝或者缺乏以供应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状况下,就做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4 线速度V=s/t=2R/T2.角速度=/t=2/T=2f 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心=Mv2/R=m2_=m(2/T)2_ 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
10、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一样)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详细某个力供应,也可以由合力供应,还可以由分力供应,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转变速度的方向,不转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转变。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5 1、热力学其次定律 (1)常见的两种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
11、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行能从单一热源汲取热量,使之完全变胜利,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a、“自发地”指明白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供应能量的帮忙。 b、“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四周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其次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其次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提醒了大量分子参加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熟悉到自然界中进展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特殊提示:热量不行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
12、温物体,但在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在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逝,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行制成是由于其违反了热力学第肯定律; 其次类永动机:违反宏观热现象方向性的机器被称为其次类永动机。这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不行制成是由于其违反了热力学其次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展)。 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
13、加的。 3、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四周的环境中,没有方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6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外形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外形的物体的形变)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肯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外形,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外表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
14、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肯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肯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确定讨论对象; 分析受力状况; 建立适当坐标; 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
15、为零时物体不肯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由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若采纳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白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
16、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7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一样,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两分运动说明: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
17、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一样),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t秒末的合速度 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一样。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
18、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 (2)角速度:=/t(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一样, 12、留意的结论: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
19、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逝或者缺乏以供应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状况下,就做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高一物理学问点总结8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从静止动身,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外表四周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四周
20、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根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体运动的讨论先驱者 对自由落体最先讨论的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打算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则下落得越慢。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他的著作包含很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规律学、政治、政府、以及_学。和柏拉图、苏格拉底
21、(柏拉图的教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规律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伽利略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也是世界物理学家。他于1564年诞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比萨市,1642年1月8日去世,终年78岁。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时钟、望远镜和众多的科学专著,而且还为破除宗教迷信、科学偏见作出了出色的奉献。 伽利略在1638年写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指出: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