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改委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发改委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区发改委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依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委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状况 1-9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估计全年增速6.3%,完成区人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低于市预期目标(8%)1.7个百分点;1-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7%,估计全年增速19%,高于市预期目标(0%)19个百分点;1-9月,规上效劳业营收增速11.6%,估计全年完成市下达预期目标(12%),高技术效劳业营收增速16.8%,估计全年完成市下达预期目标(15%);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估计全年完成市
2、下达预期目标(0%);1-10月,“大新专”完成投资58.63亿元,完成全年规划的87.44%,超序时4.1%,估计全年完成投资70.0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重点工作推动状况 1.加快全国老工业区转型进展示范区建立。一是统筹做好中期评估工作。全面开展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232023年)中期评估工作,统筹推动老工业区各项试点工作,截止目前,试点方案中108家企业,69个已完成,14个正在推动,25个未启动。9月,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王冬欣副司长一行来我区调研,指导搬迁改造工作,充分确定我区搬迁改造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二是加快推动存量工业用地收储。根据工业用地收储+棚改的
3、工作思路,已完成对全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全面摸底,共梳理出188个地块、9565亩。三是积极做好中心预算资金申报工作。组织申报2023年度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推动创新链整合中心预算内投资备选工程。目前,市区东大街幼儿园新建工程已通过国家进展改革委初审,获得资金支持1268万元。四是争取市级资金支持。湾中小学工程获批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若干支持政策费用减免资金316万元。五是做好上位政策连接。已制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区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进展示范区配套政策的意见(代拟稿),积极对接市级出台支持建立示范区配套政策。五是胜利申报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我区胜利获批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位列全国综合
4、实力百强区第92位,同时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0位,分别较去年上升2个和1个排位。 2.强化经济运行分析预警。一是坚持定期调度机制。坚持经济指标预警调度机制,加大对指标运行分析、研判和调度,强化协同协作,建立区发改、统计、财政、商务、住建等主管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根据预警治理临时方法,从3月任务分解后开头每月对各镇街开发区进展综合预警打分。二是抓好新增企业入库。结合“四经普”统计结果分类施策,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根据“个转企、企升规”的成长路径快速壮大规模,确保符合条件、到达规模的市场主体准时入库。三是强化产业扶持政策。会同区财政局、投资促进中心等部门完成202
5、3年区产业扶持政策兑现工作,共兑现资金1237.7万元。 3.推动重大工程建立。一是建立重大工程推动调度机制。开发重点工程才智治理系统,目前系统正在试运行。突破重大工程会议调度传统形式,在工程现场对比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法、限定解决时限,逐一对账销号。区委主要领导已带队先后赴北京华联和平路购物中心、保利海上明悦等十几个工程现场实施调度,推动第三方支付中心等工程建立明显加快。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术云,副区长王闯调度汽车修理生产线搬迁改造等7个产业类和房地产工程,明确各工程单位预排后续工期规划。对未按时开、竣工工程进展督查,催促工程开工或加快建立,力争对投资有较大奉献。二是区重大工程进展状况专报
6、。定期区重大工程进展状况专报,对重点工程予以通报,在专报中对存在问题的工程重点关注、解决问题、有序推动。不断完善推动制度,对进展明显改观的工程赐予鼓舞,并向全区推广属地在推动工程建立中好的阅历做法。就全区重大工程春节后复工、领导调度在建工程工作落实、落户我区市级公益工程进展等状况进展工程专报。每月深入全区社会投资工程现场拍摄照片,制作进展画册并报区委主要领导。 4.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一是编写区经济高质量进展实施意见(初稿)。依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进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236号)、市五大进展行动规划(合发20231号)文件精神和市关于经济高质量进展的工作部署,已完成区经济
7、高质量进展实施意见(初稿)。同时,为推动我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已编制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展学问手册。二是强化主导产业培育。落实区委、区政府明确的五大主导产业进展工作部署。今年,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全国老工业区转型进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文件印发实施后,我委快速行动,加快落实,合理分解五大产业进展目标任务。深入重点企业调研,完成五大主导产业分析及展望。正在着手牵头编制五大主导产业进展规划和预备召开全区产业进展推动会议。积极推动苏宁等重大招商产业工程落地。三是优化企业效劳。实现在线审批事项办件全掩盖,1-10月我委共办理政府投资工程143个,企业备案工程17个,初步设计61个,总投资约18
8、7.53亿元。组织企业申报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组织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银通物联有限公司2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市“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组织市其次人民医院、国泰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比格尼斯医药有限公司3家企业及单位申报2023年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进展政策,共获批资金支持300万元;组织省银通物联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市“三重一创”政策5类支持事项中支持高技术效劳业企业成长事项,浦发建立集团有限公司、客来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市“三重一创”政策5类支持事项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事项;组织恒通文化产业园(长江180艺术街区)一期、御联汇报业文创园申报2023年度省战略性新
9、兴产业集聚进展基地资金支持工程。 5.严格标准粮食治理。一是定期填报国家粮油统计信息系统。每周上报价格监测表,每月上报流通流向报表,每季度上报季报表,同时催促企业同步填报该报表。二是开展粮食经营活动守法诚信评价申报工作。已完成对军粮供给站的守法诚信评价申报及审核工作。三是开展“放心粮油”安全检测。托付第三方机构对认定的“放心粮油”经营店的粮油产品进展质量把关,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催促企业下架整改,目前对发觉2起不合格产品均已催促整改。四是认定粮食应急供给网点。对比申报条件,认定联家商贸进展有限公司、谷香源商贸有限公司拟等25家单位为区级粮食应急销售网点。五是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
10、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会同相关单位依据特色优势丰富宣传内容,面对家庭、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安全宣传活动。该宣传活动登上了“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 6.全面推动事业单位车改。召开全区事业单位车改发动会,组织起草区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政策解释,在区直相关部门协作下,完成134家单位实施方案及批复,年底前,协同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治理中心完成车改取消车辆处置工作。 7.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爱护。一是清理树障。制定区2023年电力设施爱护区重大树障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多处危险树障进展清理。二是做好“迎峰度电”
11、工作。在全区范围特殊是用电设备陈旧严峻的老旧小区、棚户区,开展电力设施安全排查专项行动,全方位宣传电力设施爱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夏季用电顶峰时期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三是组织业务培训。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爱护工作培训会,通过视频讲解、以案释法等方式解读省、市各级电力爱护工作政策文件,以及电力设施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治的业务学问,明确各级电保职责,增加爱护电力设施工作的意识。 8.推动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和全社会节能。制定全区2023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工程和评分标准,积极申报市第四批节省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示范单位)。定期召开全区节能工作预警推动会,要求我区涉及预警的27家规上企业、32家房
12、地产、物业公司,14家商业效劳业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节能调控方案,有效掌握能耗过快增长。制定区2023年度节能I级预警调控方案、区202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及打分标准细则,确保我区能耗总量及单位GDP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9.加强价格治理和信用体系建立。一是抓好重点领域效劳收费备案治理工作。我区全年共对58家物业实施效劳价格登记证的换发或新办。严格标准停车场收费,加强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等级治理工作,全年审核确定收费等级B级道路临时停车泊位1840个。做好5家一般民办幼儿园申请价风格整备案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价格监测和市场监视治理工作。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等节假日期
13、间,对涉及“惠民菜篮子”工程的各商超开展全面巡查。三是扎实做好价格认定。今年以来共承受托付办理各类价格涉案价格认定案件248件,认定标的额约578万元。四是推动信用体系建立。召开本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工作部署会议,催促推动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工作。广泛组织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 10.落实光伏发电工作。我委今年申报市级光伏电站度电补贴的企业类共有7家,家庭类共有4家,申报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企业1家。全面清查第一批、其次批光伏电站度电补贴发电量,对申报第一批和其次批度电补贴的10户企业(家庭)共兑现2023年度电补贴122.74万元。联合供电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协作市发改委对申报第三批光伏市
14、级度电补贴工程做好核查工作。 11.推动长输石油管线安全生产。根据市发改委及区安委会的部署,催促管线企业开展对管线的日常巡查,强化石油自然气管线的安全检查,排查隐患。部署落实2023年全区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每月统计汇总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状况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准时处理楚汉河拓宽改造施工工程造成省自然气管道埋深缺乏形成的安全隐患,目前工程已停工整改。 12.落实铁办各项工作。根据市铁办工作部署,对接协调区住建、龙岗开发区、方庙街道启动合安高铁段征地拆迁;组织开展北沿江高铁段征地拆迁等根底数据核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 一是局部经济指标完成任务压
15、力大。地区生产总值市下达我区2023年预期目标为增速8%,估计全年我区实现GDP增速6.3%,与市下达我区2023年预期目标相比差距较大,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难度大。客观上我区一、二产萎缩,仅依靠三产支撑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难以高增长。央企合作完成年度目标困难较大。我区央企工程支撑主要以房地产工程为主,2023年以来,上市成交地块11个,除中国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工程外,均无央企成分,且中国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工程正在进展前期工作,暂未形成支撑。同时,我暂无省级开发区,物联网园区可用土地有限,缺乏产业工程进展平台,缺少承接央企合作大工程的载体,对央企工程的吸引力明显缺乏。 二是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面临的困难愈发突
16、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已进入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截止目前,列入试点区规划的108家工业企业,仍有近36.1%的企业未完成搬迁改造任务,剩下的企业利益诉求冲突较多,搬迁难度大,特殊是在土地使用权补偿、经营主体损失补偿、建筑物和设备搬迁费用等利益上难以平衡。经前期梳理,区内现有存量工业用地188块,用地面积共9565亩。目前工业用地退出机制主要有综合改造、用途变更和撤除重建等,在实际操作过中,退出机制较为单一,多以收储出让开发为主,而土地协议转让、变更土地用途、综合升级改造的案例不多。工业用地企业主动退出较少,政府引导退出居多。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尚未建立。近年来,我区在产
17、业布局上迈出了扎实的步伐,大力推动“一谷三基地”建立提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整个老工业基地退2进2.5、退2进3的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还存在很大的短板。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效劳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特色不鲜亮,以致对孵化型、培育型企业选择关注不够,成熟成长型企业支持帮扶力度不大,精准支持帮扶资金效益最大化发挥不够,整体产业内生活力欠缺。 三、下一步工作准备 (一)统筹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牵头组织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起草规划纲要根本思路,召开专家询问会,听取各方面意见,根据时间节点要求完成纲要编制后报告区委区政府和市发改委。二是开展重要事项和重
18、大工程谋划。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投资导向、重大战略以及我区进展实际,仔细谋划一批重要指标、重大工程和工程、重大举措及政策导向,切实加强与省和市发改委沟通连接,争取将我区重大工程、战略举措、政策建议等纳入省和市“十四五”规划。三是开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会同区有关部门做好“十四五”19项重点专项规划和12项一般专项规划编制,配套完善规划前期课题讨论,并做好与规划纲要的连接。 (二)坚持经济运行分析及主要经济指标预警制度 科学分解全区主要经济进展预期目标任务,每月对经济指标完成状况进展分析,紧盯GDP、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指标,查短板,找对策,确保全区经济平稳进展。严格执行区经济运行指标预警治理
19、暂行规定,落实属地和区直部门责任,坚持定期调度机制和主管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形成合力,共同查摆分析问题,协同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三)加快推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一是建立老工业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专有推动机制,根据划分年度、逐步实施加快推动列入方案的剩余工业企业实施就地改造、异地迁建和依法关停,推动老工业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分步腾退利用。二是实行“工业用地收储+棚改”模式,对“小、散、乱”的存量工业用进展整合,进一步推动土地节省集约利用。三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目前,区领导牵头,发改、自规、住建、属地建立了相对固定人员,定期开展工业用地收储研判推动的机制。下一步要完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合力推动推动存量工
20、业用地腾退更新。 (四)大力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 一是结合十四五标准的编制,开展产业规划编制,仔细讨论全区五大主导产业的重点进展方向和伺机争取方向。二是大力构建产业集聚平台,积极申报市级战新基地和效劳业集聚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争创市级物联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围绕中建大厦、长江180艺术街区、国际汽车城等载体,申报效劳业集聚区,推动我区生产性效劳业专业化进展,生活性效劳业精细化进展。三是加大在中心、省、市政策对企业支持的争取力度。深入分析讨论各级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尤其是进展改革系统产业扶持政策,并结合全区工程梳理状况,提前整理工程,做好资金申报前的工程储藏工作。牵头梳理我区
21、现有的扶持支持政策,开展产业政策扶持支持方向、申报条件等相关工作培训工作,提升各个镇街、开发区效劳企业精准度,使效劳企业落实在详细行动中。四是构建高效有力的产业进展领导机制,建立一产业一领导一团队推动机制。五是扩大开放视野,加强对接联盟、协会,积极猎取产业资源,积极筹划论坛、沙龙等活动,了解前沿产业和方向,储藏产业资源。 (五)推动重大工程建立 一是加强重点工程调度。结合区领导走访企业,将全区重点投资工程,逐一明确区级领导负责调度推动,稳存量抓增量。二是谋划重大工程。聚焦主导产业,针对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结合省市政策对工业用地收储,重新包装上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量。三是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对列入新考核的民间投资指标,要充分利用省市区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宣传,帮忙民营企业安康进展,特殊是对区内中小民间投资工程,多帮忙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用软环境留住企业、增投资。四是扎实推动区重点工程才智治理系统建立。抓紧时间在全区推广应用,为下一步产业工程调度和信息化治理建立更高效、便捷、直观的平台,加快推动落地工程建立、建成。五是出台区政府投资工程审批标准性文件。我委已拟制区政府投资工程建立治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屡次向省、市投资主管部门请教、沟通,修改完善规定内容,并完成书面征求意见工作。下一步将按程序推动文件尽快出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