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作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区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进展”总体要求,加快提升我区自主创新力量,依据省、市自主创新力量提升行动规划,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规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仔细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以建立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力量,充分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制造产业信息化,进一步探究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我区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实现“争创经济强区、建立和
2、谐”的奋斗目标供应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动自主创新,使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力量明显增加,胜利创立成为省科技强区,并为在全市领先建成创新型城区打下坚实根底。详细实现“一个转变”、“三个突破”、“五个翻番”的目标。 “一个转变”,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切实增加科技创新对经济进展的支撑作用,到2023年,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55%以上。 “三个突破”,就是要在建立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区上有新突破;在建立省级以上重点试验室上有新突破;在与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合作上有新突破。 “五个翻番”: 一是科技投入翻番。全社会科技
3、投入从2023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亿元以上;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到达1.6%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到达5%,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占50%以上。 二是科技活动人员翻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由2023年的2200人增加到2023年的6000人以上。其中RD人员到达2500人年;新引进在省内同行业处于较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0人以上。 三是创造专利翻番。创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由2023年的45件和6件提高到2023年的300件和50件。 四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00亿元以上。新产品
4、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到达20%左右。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23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4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到达30%左右。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力量。 1、着力提升工业自主创新力量。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传统支柱产业,以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效率,以节能环保技术降低生产本钱和社会生态本钱。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生物与新医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重大科技专项,把握一批具
5、有自主学问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到2023年两大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到达10%以上。推动制造产业信息化,全面推动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等的应用,加快进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大力进展以三一重工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工程机械、物流机械、电力机械、皮革机械、农业机械等为重点,进展壮大特色机械产业集群,到2023年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到达20%以上。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打造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着力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力量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到达50家以上,培育市级高
6、新技术产业领航企业4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3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60家。(由区科技局会同区发改经贸局牵头,区统计局、区招商局、区国土分局等参加) 2、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力量。贯彻落实省级社会主义试验示范区建立“1381行动规划”,深入实施新农村建立“六大工程”,加快建立南太湖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企业15家以上。着力建立十大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种子种苗选育技术的科研攻关和自主创新,建立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25个,农产品加工率到达40%以上,累计引进100个农业新品种,培育10个主导品种。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开展种质资源爱护、生物技术研发
7、和新型农业设施应用等,促进龟鳖、蔬菜、温氏肉鸡、笋竹和花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优,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例提高到70%。深入开展科技示范乡镇、村和示范户创立活动。(区科技局会同区农林局牵头,区新农办、区水利局等参加) 3、着力提升效劳业创新力量。积极引进实施一批效劳业科技攻关工程,大力推动30个效劳业重大工程建立(百亿工程)行动规划工程,重点进展效劳外包、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询问等现代效劳业。加快培育和进展动漫产业,扎实推动新长宁动漫产业基地建立。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效劳业,重点推动商贸、金融、交通、教育、卫生、房地产等效劳产业的信息化。大力
8、进展和标准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询问、技术效劳、专利和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积极举办和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经贸活动,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到2023年,全区效劳业增加值到达141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到2023年,实现织里童装市场上市,根本建立浙北领先、全省有地位、长三角有特色的以生产性效劳业和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效劳业进展体系。(区发改经贸局会同区科技局牵头,区文体局、区招商局、区建立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局、区统计局、区民政局、区工商分局等参加) (二)大力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安康安全领域的创新力量 1、组织实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攻克和推广一批可再生能源
9、和高效节能技术、工艺及产品,实施百个技术改造重点工程等节能降耗八大行动。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节煤、节材、节地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到2023年,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1.1的约束性指标,其中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7%;2023年2023年,年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大于全市平均下降幅度5%,五年形成相对节能量50万吨标煤。(区发改经贸局牵头,区科技局、区环保分局、区建立局、区水利局等参加) 2、组织实施资源与环境技术科技攻关。重点实施工业污染防治等环境爱护六大工程,攻克一批“三废”排放削减、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整治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
10、着力深化印染、化工、医药、电镀、热电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结合行业特点推广一批成熟的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到2023年,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4%和6.1%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202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处于全市前列,到达省级以上生态区建立标准,并力争建成省级可持续进展试验区。(区环保分局会同区发改经贸局牵头,区科技局、区建立局、区水利局、区农林局等参加) 3、组织实施疾病防治、应急处置等科技攻关。重点攻克一批疾病防治、医学保健与突发公共安全大事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卫生技术,提高人口安
11、康和公共安全水平。(区科技局牵头,区卫生计生局、区食品药品监视分局、区公安分局等参加) (三)大力提升学问产权、标准化和品牌制造力量 1、全面实施学问产权战略。鼓舞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置和应用专利技术。对申请国际创造专利、国家创造专利、国家有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外观设计专利的创造人赐予肯定嘉奖,并鼓舞企业对专利创造人赐予与其实际奉献相当的酬劳和股权收益。大力培育专利示范企业,对被列为省级、市级专利示范企业的赐予嘉奖。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舆论监视、群众参加的学问产权爱护体系,坚决打击侵害学问产权行为。到2023年,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到达1500件和1000件,专利实施率到达80%以上。(
12、区科技局牵头,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等参加) 2、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鼓舞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加制订和使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重点培育具有为主制订、修订国家标准力量的标准创新型企业。到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到达90%以上。(区质监分局牵头,区发改经贸局、区科技局等参加) 3、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鼓舞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学问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积极引导织里童装产业走区域名牌的新路子,力争织里童装产业列入省级区域品牌产品。到2023年,全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5个,省名牌产品45个,市名牌产品80个;著名商
13、标20件,省闻名商标50件,市闻名商标130件。(区发改经贸局会同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牵头,区农林局、区招商局等参加) (四)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支撑力量 1、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立。鼓舞支持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研发机构,确保全区产值超10亿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规模以上企业拥有与产业技术相匹配的专业技术队伍,切实使科技创新有空间、有载体、有平台。到2023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到达3家、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20家;与全国前10位的知名高校院所至少有一半建立合作关系。(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经贸局、区人力资源局、区财政局等参加) 2、加快
14、科技创业园建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效劳体系配套,不断增加创业园孵化创新机能。到2023年,有10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常驻孵化,在孵和毕业企业年销售额力争到达20亿元,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效劳中心的认定。(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经贸局、区人力资源局、区财政局等参加) 3、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立。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效劳,加快推动南太湖农业科技孵化器、织里童装科技创新效劳中心、食品加工园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立。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立好LED技术创新效劳中心、南太湖果蔬区域创新效劳中心、龟鳖养殖业科技创新效劳中心等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到2023年,省级以上区域
15、科技创新效劳中心到达5家。(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经贸局、区财政局、区农林局等参加) (五)大力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力量 1、创新引才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引进步伐。紧紧围绕我区产业进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突出企业引才主体,拓展引才途径方式,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坚持以市“南太湖精英规划”为抓手,每年吸引5名高科技创新型人才来创业进展。深入推动“科技人才四百工程”,每年规划和推出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攻关工程和技改工程,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强化人才与工程的对接。积极鼓舞企事业单位与高校院所进展工程合作,实行人才与工程捆绑引进的形式,吸引相关领域的人才智力联合开发或攻关,扎实推动高校院所的人才资源和科技
16、成果在的转化。(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人力资源局牵头,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参加) 2、加大培育力度,提升创新型人才力量素养。紧紧围绕提升人才自主创新力量核心,明确培育目标,实行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骨干队伍分类培育,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力量。到2023年,培育10名领军人才,其中4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6人列入市“5155”产业英才建立工程;形成10个左右讨论方向明确、特色鲜亮、构造合理、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肯定影响和进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学科领域,选拔1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3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后备人选、60名创业创新骨干,形成100名左右的中青年创业创新骨干人才队伍,实行
17、分类梯度选拔,落实专业培育措施,着力建立一支创新型骨干人才队伍。(区人力资源局牵头,区人才办、区科技局参加) 3、健全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型人才创新活力。讨论创新型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强化政府、企业“两个层面”和物质、精神“两个方面”的鼓励,着力激发人才自主创新活力和热忱。讨论出台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政府嘉奖制度,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奖”、“产学研合作技术带头人”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安排制度改革,推行学问、技术、治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加安排,建立与人才业绩亲密挂钩的多元化安排体系。鼓舞企业允许创新型人才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通过合约明确投智者和投资者各自享有的专利创造
18、权益,逐步形成激发创新热忱、鼓舞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机制。(区人力资源局牵头,区科技局、区发改经贸局、区财政局参加) 4、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强各类科普设施建立和科普创作,常常开展全区性大型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活动,报刊、电视、播送、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专版宣传科技,着力提高全市公民尤其是农夫、未成年人、企业职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到2023年,全区公众具备根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到达4%左右,全社会用于科普活动经费人均到达1.5元以上。(区科技局牵头,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财政局等参加)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创新评估 扎实推动政府创新。政府创
19、新是其它全部社会创新的核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稳步推动政府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治理创新。要根据“坚决、糊涂、有作为”的要求,加快推动效劳型政府建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提高政府效能。要始终树立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担当责任,敢于抓难碰硬,真正用创新的理念来抓好科技工作,用创新的举措来推动自主创新,用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来激发全民创新活力。 坚持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和部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坚持完善乡镇、部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级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准时讨论解决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
20、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自主创新。 加强科技统计监测,准时、精确地反映全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力量提升动态。加快科技强区建立和创新型城区建立,鼓舞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创立科技强乡镇。 (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科技局牵头,区财政局、区统计局等部门参加) (二)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抓好国家、省科技法律法规和扶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催促检查,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进展的若干意见的优待政策,切实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增加自主创新力量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动创业创新鼓舞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重点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待、企业
21、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府优先选购等一系列财税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本钱。 加强舆论宣传,进展创新文化,深化解放思想大争论大实践活动,坚决摒弃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坚决转变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陈规陋俗,充分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迸发创新才智,用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方法的大创新推动自主创新力量的大提升。要切实爱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阔干部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鼓舞创业、宽容失误”的创新环境。 (区科技局会同区财政局、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国税分局、区地税分局、区人力资源局等参加) (三)加强科技投入,激活创新资金扶持。 仔细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增加科技
22、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常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进一步集中资金,加大科技环境、平台建立、人才培育引进、农业、节能减排等公益性科技工程的扶持力度。加强科技经费预算治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同时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引导各类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鼓舞保险机构开发高新科技研发保险险种,探究开展学问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鼓舞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 加快进展创业风险投资。尽快建立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探究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创业风
23、险投资机构,鼓舞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鼓舞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特殊是创业板,积极争取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的力度,对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优先培育上市。 (区财政局会同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经贸局、各类金融机构等参加) (四)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担当和创新受益的主体。根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和完善动力鼓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构造,落实学问产权等技术要素参加股权与收入安排政策,推行期权期股,推动学问资本化,进一步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广阔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强化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化“科技人才四百工程”,鼓舞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鼓舞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以股份制等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示范工程”,评比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