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00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00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 本文叙述了一个布满才智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局部: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美丽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奇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策、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沉着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策: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劝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策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挨次特别清楚,故事情节不简单,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局部。 学情分析 包青天,
2、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熟悉,通过奇妙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共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觉、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熟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后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
3、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局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尝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熟悉,并培育表达力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学生沟通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 怎样审驴? 结果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借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1 北师大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公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