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七篇.docx
《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七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七篇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的倍数特征。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5、15、8、200、87、65、164、41、22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2
3、、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4)问题启发: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3、归纳概括:现
4、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4、验证结论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2)集体交流。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5、巩固提高。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2、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
5、体的联系与区别;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实践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正方体的认识)二、概括特征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交流
6、自己的发现。4、汇报交流(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6、结合直观图小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7、提问:依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三、观察比较
7、,体会异同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归纳,再同桌交流观察的结果。3、汇报交流。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4、根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练习完成P20做一做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正方体的认识6个面(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立体图形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五年级数学教案
8、设计【篇3】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二)核心能力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三)学习目标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四)学习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五)学习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六)配套资
9、源百数表、计算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2)自制一张百数表。(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2.问题探究(1)找3的倍数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10、生自由发言。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2)全班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师:说说你们的发现?预设:只看个位不行。师:为什么不行?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分析问题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
11、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生独立观察、发现。【设计意图: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根据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经验,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在学生实在没人看出规律时,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接着重新去探索。】解决问题师:把你的发现和根据发现引发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可以用计算器)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3)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师:你们的发现和猜想是什么?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引导小结:斜着观察发现,每一行数的个位与十位的和分别是3、6、9、12、15,它们都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师
12、:这个猜想对不对呢?你们是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师:举什么样的例子既简单又有代表性?举的例子包含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多举几个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反例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但是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师:通过验证,你们得出的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谁再来说一说?归纳小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数学探究的活动经验。】3.巩固练习(1)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圈出3的倍数。92753620665305177999999111491655988655131222
13、27203(2)课本第10页“做一做”(3)小明拿了5个圆片,小军拿个6个圆片,用他们拿的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请说明理由。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4.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小结:通过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呢?请大家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五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4】教
14、材说明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自制实验工具。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2.收集实验数据。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
15、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3.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2.这个活动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尝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一定的引导和点拨。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