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解读202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解读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解读2023.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解读2023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1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以盐税、海关税为抵押,金额是2500万英镑。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三、二次革命1、原因:(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
2、,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成为国会第一大党。(2)“宋教仁案”。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3)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用于扩大个人势力。2、过程:袁世凯在1913年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然后派兵南下,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3、性质: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_、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4、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3、。三、袁世凯称帝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成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接受21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2、护国运动、原因:袁世凯的志国和复辟帝制。、孙中山的讨袁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梁启超撰文的名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护国军及其斗争: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人在云南起义,组织了护国军,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取消帝制
4、。、结果:袁世凯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病死。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护国运动的性质:护国运动是一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认识: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2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5、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1、内容与作用理财措施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军事措施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三 历史 知识点 解读 20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