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知识点梳理.doc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知识点梳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学问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抱负。文章开端,先以奇特闲静、“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梦想中的桃源 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 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固然,这种抱负的境地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设想,艺术地呈现了大同社 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予。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缺乏二百字,却清楚地记叙了作者出行、巡游、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
2、对小石潭秀丽风光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核舟记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反面的空间挨次和总分总的表达挨次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宏大成就。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才智。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苦痛和求而得 之的喜悦,呈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掩盖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假设隐假设现、模糊缥缈之感。“模糊”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蒹
3、葭是一首思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行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二、课内文言文梳理9桃花源记(一)课文字词详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为业:作为生计。为,作为。缘:沿着,顺着。行:前行,这里指划船。远近: 偏义词,这里指远。忽逢:突然遇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夹(ji:) 沿,靠。杂:别的。芳:指花。鲜美:颖奇特。落英:落花。一说,10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甚:很,格外。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异:惊异,惊诧。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前:向前。穷: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4、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到了终点。源,源头。得:看到。仿佛:隐模糊约,形容看不真实。假设:好似。舍(sh):离开。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初:开头。才:仅仅、只。通:通过。豁(hu)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豁然,开阔敞亮。开朗,开阔光明。旷:宽阔。舍(sh):房屋。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俨(yn)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qin)陌(m)交通:田间小路穿插相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穿插相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闻:可以相互听到。其中
5、:那里面。种(zhng)作:耕种劳作。着(zhu):穿着。悉:全,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tio):指老人和小孩。并:一起。怡然:安闲开心的样子。自乐:得意其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乃:于是,就。大:很,格外。从来:从地方来。具:具体。要(yo): 同“邀”,邀请。设:预备,设置。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咸(xin):全,都。问讯:询问,打探消息。云:说。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的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焉:于之,从这里
6、。间隔:隔绝、不通音讯。乃:竟然,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具言:具体地说。叹惋:感慨。延:邀请。辞去:辞别离开。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语(y):对说,告知。缺乏:不值得,不必。为:向,对。道:说。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既:已经。得:找到。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志:做记号。及: 到。诣(y):访问。如此:像这样(的事情)。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即:马上。遣:派遣。寻向所志:查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遂:最终。复:再。得:找
7、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高尚:品德优异。士:对男子的美称。欣然:快活的样子。规:打算,打算。果:实现。寻:随即,不久。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二)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遗忘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颖奇特,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感到格外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终点。4.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5. 土地平旷,屋舍俨
8、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6.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肥沃的土地,秀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田间小路穿插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7.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欢快。8.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招待他)。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0.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
9、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 人世隔绝的地方。11.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今)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具体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慨、惋惜。1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招待他)。15.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村人告知(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16.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
10、(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三)课文分析1. 渔人行踪:觉察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2. 世外桃源描述:风光美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人各尽所能地参与劳动, 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开心;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公平、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3. 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安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 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谐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奇特境地,寄予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抱负,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奇特意愿。“桃 花源”是个虚构的抱负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斗的愿望
11、,也批判了当时 的黑暗现实,具有肯定的乐观意义。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 也是作者隐逸、躲避现实的思想反映。4. 【感受桃花源的秀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感受桃花源的奇特】桃花源奇特在何处?桃林奇特: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奇特:仿佛假设有光,外形惊奇。林中人奇特: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奇特:不复得路,探访未果。【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渔人(侧面衬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公平,民风淳朴)。5. 渔人
12、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加传奇颜色。示意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抱负世界。6. 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安静,人人得意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亮比照,表达了作者和宽阔劳动人民对奇特生活的向往和对抱负社会的追求。10小石潭记(一)课文字词详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从:自,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篁(hung)竹:竹林。闻:听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13、小潭,水尤清冽。如鸣珮环:好似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鸣,发出声响。乐(l):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水声。伐:砍伐。取:这里指开拓。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在下面。水尤清冽(li):水格外凉快。尤,格外。冽,凉。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为,作为。近岸: 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卷(qun)石底以出:石底周边局部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 翻卷。以,而。为坻(ch):成为水中高地。为屿(y):成为小岛。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为嵁(kn):成为不平的岩石。青树:青葱的树木
14、。翠蔓: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zhu),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漂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全,都。假设空游无所依: 好似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耀。澈,穿透。布,照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ch)尔远逝:突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突然。逝,离开。往来:来来往往。翕(x)忽:轻快灵敏的样子。翕,迅疾。乐:逗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15、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西南:向西南。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表修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势:形势,外形。犬牙差(c)互:像狗 的牙齿那样穿插不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差,穿插。不行知:不能够知道。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四周:四周。环合:围绕合抱。寂寥(lio):安静寥落,静静静的。凄神寒骨:感 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严寒。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悄(qio)怆(chung)幽邃(s
16、u):幽静深远,布满着悲伤的气息。悄怆,悲伤。幽邃,幽静深远。以:由于。其境:这里的环境。清:凄清。久居:长时间停留。居,停留。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之:指代游小石潭这件事。去:离开。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同:共同,一起。游:游玩。者:的人。隶(l):追随、跟随。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而:表修饰。从:动词,跟随。小生:年轻人。曰:名叫。(二)重点句子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似(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格外快活。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砍倒竹子,开拓出一条小路,往下露出一个小潭,
17、潭水格外凉快。3.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局部翻卷过来,露出水面。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漂动。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6.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鱼)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突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敏。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8. 其
18、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溪流两岸的外形像狗的牙齿那样穿插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9.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围绕合抱,安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气氛)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布满着悲伤的气息。10.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由于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登记当时的情景便离开了。(三)课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么挨次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本文按游踪挨次来写:觉察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亮、游鱼活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古诗文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