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名目:一、物体的运动1. 运动和位置2. 各种各样的运动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5. 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6. 比较一样时间内运动的快慢7. 我们的 “过山车”8. 测试 “过山车”二、动物的一生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2. 生疏其他动物的卵3. 蚕长大了4. 蚕变了模样5. 茧中钻出了蚕蛾6. 蚕的一生7. 动物的生殖8. 动物的一生三、太阳、地球和月球1. 仰视天空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3. 影子的隐秘4. 月相变化的规律5. 月球地球的卫星6. 地球的外形7. 地球水的星球8. 太阳、 月球和地球10部编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
2、册教案1.1. 运动和位置 教案 反思1.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2. 能够利用参照物推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 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重难点】1. 能够利用参照物推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 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预备】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现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2. 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3. 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教师的位置。4. 学生争论答复。5. 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当怎样推断物体
3、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题6. 学生相互争论,并依据阅历做出答复。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观看前,明确观看的要求。从哪些方面开放细致认真的观看。教师出示课件,展现试验过程。2.试验一:观看物体运动的图片。(1) 教师连续供给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 P2 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2) 学生观看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答复以下问题。3.试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1) 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 P3 探究 2、3 开放试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 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 外围同学屡次转变位置,同
4、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2) 教师在试验中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看试验并答复以下问题。4.试验三:教师出示校园地图,指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1) 教师点名学生观看校园地图,找出自己当前的位置并作出描述。(2) 学生观看地图,作出汇报。(3) 教师指定校园中某一地点,指名学生对该地点的位置作出描述。(4) 学生相互争论并作出汇报。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 推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推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 学生进一步观看物体运动的图片。(3) 学生说一说推断的依据。(4) 总结:教师告知学生推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定一个固定参照物,再
5、比较前后位置相较于参照物是否变化。2. 描述自己的位置。(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当怎样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我们需要借助什么?(2) 学生说一说自己描述位置的方法。(3) 总结:教师告知学生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事物,然后再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阅读资料:阅读课本 P3 拓展资料,标注汽车的位置。【板书设计】运动和位置【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遵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科学学问的伙伴和鼓励者以及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以学生已有的阅历为动身点,引导学生依据生活中现象总结科学知 识;鼓舞学生参与
6、教学试验活动,并争论观看到的现象,集思广益得出结论; 在课前做好教学预备,依据教学内容供给各种教学用具,较好地发挥好教学课件对课堂教学的关心作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觉察自身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教学力量,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案 反思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 把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区分方法。3. 经受观看各种运动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看试验现象。4. 经受试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简单性与趣味性。【教学重难点
7、】1.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 把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区分方法。【教学预备】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 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3. 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4. 学生争论答复。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 观看前,明确观看要求。(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2) 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 P5 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2.
8、观看中,围绕学习单开放观看。(1) 学生自主试验,并完成学习单。运动形式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 木马玩具汽车玩具(2) 学生观看并做好记录。3. 试验后,汇报沟通试验现象。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试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三、深入研讨,提升生疏。1. 学生思考:假设换个位置贴圆点,观看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2. 学生自主试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3. 汇报研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4. 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
9、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水的指尖陀螺钢尺 悠悠球 木马玩具汽车玩具运动形式转动 上下振动转动、上下运动前后摇摆前后运动、转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导入课,较好地抓着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预备了一些小道具,并仿照课本中贴圆点的方式观看物体的运动形式,根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没有准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学生更多地关注了课件的玩具与试验小道具,而疏于观看试验现象与总结试验结论,导致学生在学习学问点时存在肯定困难。对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留意对学生的兴趣的把控,有效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对学问的学
10、习中。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案 反思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目标】1. 把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经受观看物体运动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 经受试验探究,体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异同点,生疏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教学重难点】把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预备】各色小球、直线轨道、曲线轨道、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大路枢纽,并提问:大路上汽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2. 学生汇报:有些汽车做直线运动,有些汽车做曲线运动。3. 教师连续提问: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
11、哪些类似的运动现象?4. 学生争论并依据阅历做出答复,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观看前,明确观看要求。(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过山车、鸟、桌球、电梯等物体的运动。(2)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物体的运动路线。(3) 教师仿照课本 P8 开放试验,并引导学生归纳物体的运动形式。2.观看中,围绕课本 P8 试验开放观看。(1) 先做出假设,画出小球运动路线。(2) 学生观看并做好记录。3.观看后,汇报沟通试验现象。学生汇报:通过观看小球的运动路线来观看小球的运动形式;小球的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生疏到依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推断物体的运动形式。1. 教师提出
12、问题:小球的运动路线和小球的运动形式有什么关系?2. 学生相互沟通,汇报结果。3. 总结,教师告知学生小球的运动路线能反映出小球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教师连续出示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板书设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形式,知道依据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展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生疏了不同的运动形式后,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我出示图片,小组争论,说说它们的运动形式,生活中你见过这些运动形式吗?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环节稳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学问。然后我又让学生发挥
13、自己的想象力与制造力,通过小组合作让我供给的器材也能做以上的运动形式,学生探究的欲望高涨,纷纷动手试了起来,效果很好。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 反思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目标】1. 生疏斜面,并把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 经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 经受试验探究,生疏到转变试验条件导致的不同试验结果,体会到掌握其他试验条件的试验严谨性。【教学重难点】1. 生疏斜面,并把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 经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的力量。【教
14、学预备】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斜面的运动?2. 学生争论答复:滑滑梯、石头滚下坡、车子下坡3.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斜坡,提问学生:将物体放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4. 学生汇报:物体会滚下来、物体会滑下来、物体会不动。5. 我们怎么能推断物体在斜面上是否会运动呢?物体又会以哪种方式运动呢?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 试验前,明晰试验设计方案。(1) 教师仿照课本 P10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试验。(2) 学生依据教师指导完成试验。2. 试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试验,完成观看记录。
15、(1) 学生观看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运动的。(2) 记录观看到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3. 试验后,汇报沟通试验现象。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甚至有可能停在斜面上。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 教师依据学生做好的试验观看记录,提问学生。2. 生疏到物体的运动状况和物体的外形有关。(1) 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2) 学生沟通争论,并汇报结果。(3) 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外形有关。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动的方式运动。四、拓展应用,
16、深化生疏。假设将斜面一端渐渐上升,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怎样移动?【板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状况小坡度斜面大坡度斜面小立方体不动滑动小六棱柱滚动滚动小球滚动滚动【教学反思】课后反思,觉得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很重要,可以说是越充分、周到越 好。只有做到课前备课的充分、周到,才能使课堂的生成处理的更高效。当 然,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应当时时用自己的慧眼去捕获课堂中的每一抹亮色,让学生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共性化的气息。这样的课堂,
17、肯定会时时精彩的!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5.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反思5.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 把握比较一样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肯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3. 经受比较一样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4. 学会使用秒表。5. 经受合作试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 把握比较一样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3. 经受比较一样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
18、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预备】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现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3. 学生观看课件后作出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 试验前,明晰试验设计方案。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 P13 开放试验,并明晰试验过程。一是如何保证明验的公正,削减试验误差;二是怎样观看试验,猎取并处理试验数据。2. 试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做好试验记录。试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1试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
19、快慢。3.试验后,汇报沟通试验现象。三、深入研讨,提升生疏。1. 怎样在一样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 学生相互沟通后汇报结果。(2)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3.总结:比较一样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板书设计】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样的距离 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比较测得的时间 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看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试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
20、真正承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较大。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 好。比方学生在观看动物奔驰后不能将留意力准时转到试验操作与观看中,过于兴奋。当时的我没有觉察,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教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贵重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试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一堂试验课下来,我觉察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得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另外,在教学中还应留意对学生开展试验常规操作的训练,这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19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6.比较一样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反思6.比较一样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 把握比
21、较一样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肯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3. 经受比较一样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试验,培育细致、认真的观看记录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4. 经受合作试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 把握比较一样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肯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教学预备】软尺,秒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怎样比较吗?2.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假设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一样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22、?3. 学生争论答复,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 试验前,明晰试验设计方案。(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试验过程。(2) 学生参照课本 P1516,围绕两大问题进展争论,设计试验过程。一是试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适宜?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试验数据?2. 试验中,分组试验,完成试验记录。3. 试验后,汇报沟通试验结果。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 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较在一样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试验过程,总结试验现象。(2) 学生相互沟通并汇报。(3) 教师总结:比较一样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较这段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2. 要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
23、快慢,需要怎么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资料阅读 1:教师课件展现“追及跑”玩耍,指名学生比较玩耍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共享比较的方法。资料阅读 2:1. 教师课件展现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2. 学生观看课件,结合生活阅历答复。3. 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板书设计】比较一样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一样的时间 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 比较测得的距离 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 =距离时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上节课学习的学问为切入点,提问学生比较一
24、样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生马上回想上节课学习的方法,他们表现得很乐观。然后我又以此为根底,提问学生比较一样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生的表现不一,只有少局部学生能答复正确。在经受这样的复习导入之后,我就能较顺当地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我依照教学设计开展试验。本课设计的试验和课件展现的活动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时间比较紧急,对试验探究过程很快,一些学生承受起来较为困难。由于有上节课类似的试验经受作为铺垫,学生参与试验活动更加娴熟。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7.我们的“过山车” 教案 反思7.我们的“过山车”【教学目标】1. 能结合生活经受与课本学问,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构造原理的了解。2. 经受制作
25、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育细致、认真观看记录的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 经受实践探究,懂得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过山车。4. 体会实践活动的简单性,以及实践过程的严谨性。【教学重难点】1. 能结合生活经受与课本学问,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构造原理的了解。2. 经受制作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育细致、认真观看记录的力量,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预备】铁架台、轨道、细线、软尺、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游乐园里的过山车”,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或玩过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吗?让我们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
26、的“过山车”吧。2. 教师提问:要搭建好我们自己的过山车,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有哪些流程呢?3. 学生相互沟通后汇报结果。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开展实践前,明晰设计方案。(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制作材料和实践过程。(2) 教师明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一是轨道的总长应在 2 米以上;二是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三是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四是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五是整座“过山车”要稳固。2.实践过程中,围绕问题开放观看。(1) 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组装材料。(2) 教师展现教学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过山车”设计方案,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3) 学生小组内合作,依据设计
27、图和材料组装。(4) 教师巡察各小组的组装状况,视状况对各小组适当指导。三、深入研讨,评价成果。1. 检验完成的“过山车”是否到达设计要求。(1) 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都完成了“过山车”组装,在组装前教师曾提出过五点设计要求。同学们,你们的“过山车”能否符合要求呢?(2) 教师指导学生逐条检验各小组的“过山车”是否合格。(3)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过山车”根本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觉察的缺乏也能改进。2. 教师指名各小组的学生评价本小组的“过山车”。(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检验了自己的“过山车”,那么我们又应当怎样评价呢?(2) 学生小组内相互沟通并汇报。(3) 教师总结:我们在评价“过山车
28、”时,要做到客观公正。依据前面的检验结果与仍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缺乏做出总结,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评价。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课后活动:教师收集并保管好各小组的“过山车”,让学生放学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实践活动。【板书设计】我们的“过山车”【教学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科学必需先了解自己看过或者经受过的东 西。在本课教学中,我先创设游乐园过山车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经受完成自己“过山车”的过程。但考虑到教学时间与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完成组装的力量, 我并没有让学生自己亲自完成全部的实践操作,比方设计组装方案与检验和改进“过山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缺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逐步让学生把握此类实践的
29、完整过程,真正将试验学问传授给学生。此外,我让学生分小组组装“过山车”,学生们的乐观性格外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更多地将其视作“组装玩耍”,而不是学习。另外,我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择试验室已有材料,不能使用仿真度更高的“过山车”玩具材料, 不得不说是一种圆满。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8.测试“过山车” 教案 反思8.测试“过山车”【教学目标】1. 把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 把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3. 把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4. 测试“过山车”,觉察影响小球运动速度的缘由,并能改进自己的“过山车”。【教学重难点】1. 把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 把握描
30、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3. 把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教学预备】方位盘、秒表、软尺、细绳、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过山车”的完整过程,同学们的“过山车” 都到达了设计要求。这节课我们还将测试“过山车”。2. 教师下发各小组制作的“过山车”,提问学生:我们的“过山车”做得好不好呢,我们应当怎样测试呢?3. 学生争论答复。4.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5.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描述小球的位置。(1) 教师展现方位
31、盘与软尺,指导学生用方位盘和软尺测量并描述小球的位置。(2) 学生在小组内测量并做好记录。(3) 测量后,汇报沟通测量结果。(4) 教师总结:描述小球的位置和第一课学习的内容相像。本节课我们需要以小球的起点为中心,再用方位盘确定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这样我们就能用测量的数据描述小球的位置了。2. 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1) 教师指导:现在我们来观看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形式。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看小球的运动过程。(2)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试验,观看并做好记录。(3) 试验后,汇报沟通试验现象。(4) 教师总结:我们的“过山车”属于斜面,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为滚动。3. 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
32、。(1) 教师指导:在第 5、6 两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现在我们需要运用前面学习到的学问,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2) 学生小组内沟通方法,汇报结果。(3)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指导改进。(4) 学生小组内开展试验,测量数据并汇报结果。(5) 教师汇总各小组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小球在各小组“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1)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2) 学生依据前面教师的总结,沟通后汇报结果。(3)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总结。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比
33、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2) 学生依据前面试验结果,沟通后汇报结果。(3)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首先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再依据“速度=距离时间”计算出物体的速度,最终进展比较。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1. 阅读资料: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得更快?2. 教师课件展现改进例如。【板书设计】测试“过山车”【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之处是: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材料的预备是关键,试验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分工合作是保证,沟通汇报是升华,也是每节课必不行少的环节之一。因此,在探究活动前将每组中的学生按试验 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观看员的身份
34、分为六人一小组,各负其责,避开了力量差的无事可做。这样,每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厚,秩序井然,教学效果好。同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行少的,特别是试验操作活动中的一些重点环节教师首先要演示,还要以小提示的形式告知学生在试验中应留意的事项。通过小提示的引导,既能让学生明确试验目的和要求,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育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教案 反思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目标】1. 了解蚕卵的颜色、外形、大小等。2. 培育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蚕。领悟生命的得
35、意和贵重,懂得珍爱生命。3. 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看和记录。培育饲养、观看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了解蚕卵的颜色、外形、大小等。2. 观看蚕卵及了解饲养、观看和记录的方法。【教学预备】分组试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课件展现蚕和蚕丝制品,提问学生:你们养过蚕吗?说说你们知道的蚕的状况。蚕是什么样的?怎样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状况呢?2. 学生相互沟通,依据阅历汇报。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观看蚕卵。学生参照课本 P22,围绕两大问题进展争论,明晰试验方
36、法。一是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看蚕卵;二是我们如何记录观看到的现象?(1) 学生分组观看蚕卵的颜色、大小、外形。(2) 让学生自己设计观看记录,把观看到的现象准时记录下来。(3) 认真观看,还有什么觉察?(4) 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看结果。2.为蚕宝宝建筑一个“家”。(1) 教师课件展现建筑蚕宝宝“家”的方法。(2) 教师明确养蚕过程中需要留意的事项:蚕宝宝的食物以及打理蚕宝宝的“家”。3.制定观看打算。(1) 教师提问:争论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状况,我们应当做什么?(2) 学生沟通后汇报。(3) 教师课件出示“蚕的一生观看打算”记录表,指导学生观看记录的方法。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 教师指导
37、: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预备好家;二是课外观看蚕卵的变化,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适宜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看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2.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肯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更好。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阅读资料:观看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诞生的日期和样子。【板书设计】2【教学反思】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观看蚕卵颜色、大小、外形画一个蚕卵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楚。一、观看蚕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看蚕卵的颜色、外形、大
38、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展细致地观看。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看很到位。例如:他们能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看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展细致地观看了,我感到格外快活。二、了解蚕安康生长需要的条件。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预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生疏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
39、安康成长?这里让学生依据以往的饲养阅历来沟通,同时我赐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安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三、学习观看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无视。提出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我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看和记录。29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2.生疏其他动物的卵 教案 反思2.生疏其他动物的卵【教学目标】1. 观看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2. 确定标准,将观看过的卵分类。3. 知道鸡蛋的各局部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局部将发育成小鸡。4. 培育乐于探究动物生殖奇特的兴趣,感受自然
40、界生命的多样性和连续性。【教学重难点】1. 观看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2. 确定标准,将观看过的卵分类。3. 知道鸡蛋的各局部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局部将发育成小鸡。【教学预备】一颗生鸡蛋和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蚕卵、放大镜、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导入:春天是一个生殖的季节,像蚕一样,很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生殖后代的。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2. 教师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一样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观看不同动物的卵。(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不同动物的卵。(2)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看了蚕卵,现在我们用相像的
41、方法观看其他动物的卵,再比较它们的一样点和不同点。(3) 学生观看课件展现的动物卵,记录观看结果。学生相互争论结果后汇报。(4)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2.给动物的卵分类。(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5“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2) 教师提问:你们能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吗?(3) 学生相互争论结果后汇报。3.观看鸡蛋的内部构造。(1) 教师展现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引导学生观看其内部构造。(2) 教师翻开一颗生鸡蛋,引导学生观看其内部构造。(3) 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诞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构造。(4)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卵壳上有膜。指出卵白、卵黄、
42、气室 推想: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5) 学生相互争论结果后汇报。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鸡蛋的气室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供给氧气;卵白供给给料和水分;卵黄供给养分;卵壳对卵内的胚胎供给保护作用。卵黄上还有一个小白点,这是胚胎,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四、拓展应用,深化生疏。资料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6 拓展内容,强调坚持观看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板书设计】生疏其他动物的卵【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动物卵的争论,引导学生从较大范围的一般观看到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深入观看,这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探究力量是格外必要 的。学生观看了不同动物卵的图片,知道动物
43、的卵大多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 但它们的大小、颜色、数量不同,有的卵上还有花纹。这些卵所产的地方不 同,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叶子上,有的在水里,还有的在泥土里,从中体会到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重点引入了学生对鸡蛋的观看和探究。学生用眼睛、放大镜看,用手摸、捏,从外部生疏了鸡蛋的外形和特点。我让学生把鸡蛋打在盘中,他们分清了透亮的、黏黏的这局部是蛋清;中间黄色的叫卵黄。学生认真观看卵黄 后,觉察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教师告知他们这个小白点就是胚胎,是鸡胚胎发育的部位,是鸡的小生命所在。接着学生观看切开的熟鸡蛋,与生鸡蛋比 较,熟鸡蛋的各局部分别是生鸡蛋的哪一局部。学生观看后谈论纷纷,认为卵白就是蛋
44、清,蛋清烧熟以后就是卵白,黄色的局部就是卵黄。有的学生还觉察鸡蛋大的一头有空隙,有的学生从课外书上了解到大的一头是气室,能为胚胎发育供给空气。那么鸡蛋的各局部对胚胎发育又有什么作用呢?此时,学生的思维相当活泼,“卵壳可以保护胚胎”“卵黄可以为胚胎发育供给给料”“胚可以发育成小鸡”“气室能为胚胎发育供给空气”“卵白或许也是养料吧” “我认为卵白还可以供给水分”。通过深入的观看与探究,学生明白了动物和植物相关联的地方,而生命的争论才刚刚开头,它将会给学生带来争论的乐 趣。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3.蚕长大了 教案 反思3.蚕长大了【教学目标】1. 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
45、会不断发生变化。2. 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3. 知道蚕的身体构造及其作用。4. 知道蚕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亲热相关。5. 生疏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看记录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 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2. 知道蚕的身体构造及其作用。3. 知道蚕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亲热相关。【教学预备】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 学生相互沟通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1. 观看前,明确观看要求。(1)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观看器材和观看方法。(2) 学生参照随堂学局部,围绕四大问题进展争论,明晰观看过程。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看?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2. 观看中,围绕随堂学局部开放试验、观看。(1) 学生依据要求完成试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物?(2) 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3.观看后,汇报沟通记录结果。(1) 学生展现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2) 教师巡察,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三、深入研讨,建构生疏。1. 沟通蚕的生长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