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设计意图: 小班正在进展“真好吃”主题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觉孩子一边玩彩泥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必胜客的匹萨。”、“那是元祖Much蛋糕。”应当说,他们对身边熟识的食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积存了一些粗浅的生活阅历;小班后期,孩子对于颜色的认知又处于敏感期,因此,旨在培育孩子对玩色兴趣的角度,围绕“真好吃”主题的脉络,我预设了这一美术嬉戏“烤面包”: 以各种颜色和熟识的水果相对应想象,引出整个活动,孩子们会依据自身的阅历,集中思维:“黄颜色的果酱是柠檬酱,也可能是香蕉酱。”“红颜色的果酱是草莓酱,或许是红苹果酱。”“绿颜色的果酱也许是猕猴桃酱。”有一个孩子还说:“绿颜色
2、的果酱是西瓜皮酱。”这种用颜色和实物“替换”的想象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也留给孩子满意自己大胆想象的空间,无所谓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愿意表达。 我供应的材料是一般的浆糊里掺入各种颜色的颜料,调匀后与真的“果酱”非常相像,也满意了小班孩子喜爱仿照成人生活真实场景的嬉戏意愿,通过“舀”、“抹”、“涂”、“撕”等各种小肌肉动作的练习,小班孩子精细动作得到进一步进展,在活动接近完毕时,又参加了小年龄孩子最喜爱的“娃娃家”的嬉戏情节扮演“爸爸”“妈妈”给娃娃吃面包,再一次满意孩子的嬉戏需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转化为嬉戏中的“模拟道具”,从而进一步推动班上孩子社会性角色嬉戏的进展。 活动目标: 1、熟
3、悉各种常见的颜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尝试在“娃娃家”中运用绘画材料进展嬉戏,丰富嬉戏内容 活动预备: 1、在黄、绿、蓝、玫红、白等水粉颜料内调入少许浆糊,盛在小罐里,每个小罐内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纸剪成两片连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纸盒做成的“面包烤箱”若干 4、各颜色纸若干,淡黄色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颜色名称,联系自己生活阅历,想象各种常见的果酱颜色,如黄色为色拉酱、绿色为猕猴桃酱、白色为奶油、蓝色为蓝莓酱、玫红色为山楂酱、大红色为草莓酱、橙色为橘子酱等 二、操作过程: 1、将两片“面包”翻开,“面包”上涂抹果酱:任选一、两种颜料,用小勺舀少许,四散地放在面包上涂抹
4、,再加上少许白色后,把两片面包合拢。 2、烤“面包”:用黄色油画棒在“面包”外面随便涂色,边涂边说“烤面包,烤面包,面包烤得香喷喷” 3、夹“面包”:将“面包”翻开会发觉颜色已调和成漂亮的浅色花纹,然后撕些彩纸想象成蔬菜、鱼、肉夹进“面包”内。 NextPage 三、我做爸爸,我做妈妈,抱抱娃娃一起吃“面包” 第一次活动效果记录: 周三进展了第一次活动,由于人数较少,时间持续了15分钟左右,虽然幼儿的参加度很高,兴趣也很深厚,但我还是发觉了不少问题: 首先开头局部我还是太焦急,急于过渡到下一局部讲解环节,因此,幼儿没有充分地围绕各种颜色的果酱争论,每一种颜色的果酱也只讲了一种水果酱的名称,其实
5、,完全可以放轻松一些,让孩子多讲一些果酱的名称,集中思维做得还不够;问题与回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如:“是吗?红颜色果酱是不是只有苹果酱呢?”“绿色的果酱除了西瓜皮酱,还会是什么酱呢?”“白色的是什么酱呀?” 其次在讲解示范的环节中,我的思路还有些混乱,没有将“涂抹果酱”的过程讲清晰,结果造成幼儿操作时使用不当,“浆糊”要么太多漏出来,要么太少挤在角落里;其实可以通过形象的儿歌进展讲解:“舀上一点点,倒在面包上,轻轻抹一抹,果酱处处有,合上小面包,轻轻按一按,翻开瞧一瞧,哇!颜色真好看。” 在示范讲解时消失一个亮点,可以在后一次活动中加以借鉴,就是孩子生成的语言“果酱不能涂许多,否则太甜了
6、吃了要蛀牙的。”这样就形象生动的解决了涂抹浆糊“量”上的指导问题。 用餐巾纸盒做成的“面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还可以粘贴一些“按钮”“开关”等,更具真实性,可以让孩子一边操作一边自由仿照“烤面包”的动作,满意想象。 供应的黄色蜡笔太硬,不适合小年龄孩子,在后一次活动中改换成油画棒,可以削减操作难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儿涂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绍“撕贴夹心”的方法,这样,幼儿比拟简单承受,比刚开头一股脑儿讲完要好,更适合小班孩子边做边想的心理特点。 其次次活动效果记录: 其次批幼儿人数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但幼儿的兴趣和参加度还是很高涨,吸取上一次活动的教训,我在开头环节里让孩子充分谈论有关各
7、种果酱的颜色和味道,每种颜色的果酱孩子们都能能讲出好几种味道的名称,“绿色的果酱是猕猴桃酱、西瓜皮酱”、“红色的果酱是苹果酱、草莓酱”、“黄色的果酱是柠檬酱、香蕉酱”、“蓝色的果酱是蓝莓酱”、“橘黄色的果酱是橘子酱、橙子酱”、“白色的果酱是奶油、色拉酱”这样让孩子们充分地讲,满意了幼儿表达的愿望,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讲解示范; 在示范讲解时,我也借鉴了第一次活动中以我为主的介绍方式,而是第一次由我做、其次次由幼儿操作的方法,这样既能满意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又可以发觉幼儿操作中可能消失的问题,从而准时订正。同时我省略了“撕贴”夹馅的环节,而是秘而不宣,与操作材料一起投放在桌子上,观看幼儿是否会使用
8、到,以到达“生成”与“预设”共存的效果。果真,动作快的孩子在涂好颜色后,发觉了盘子里还有一些彩色纸条,就拿了一张放进面包里,还乐滋滋地告知我:“这是胡萝卜。”“这是葱。”“这是辣椒。”“这是鸡肉。”“这是香肠。”有些孩子比拟细心,还特地撕成一小条一小条夹进面包里,因此,我便“顺水推舟”,向其他幼儿作了介绍推广,这远比教师单方面的教要来得自然贴切,又简单被幼儿所承受。 完毕时孩子们想到了“共享”,于是,他们中,有的把面包送给听课的教师品尝,有的”送到娃娃家给娃娃品尝,还有的走到楼上的班级去送面包了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气氛中自然完毕。 总结缺乏之初,假如幼儿在涂抹果酱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再抓住他们对颜色
9、变化的留意,不露声色地引导他们观看变颜色的隐秘,就更好了。如“怎么你涂了蓝莓酱和柠檬酱,结果翻开来却变成猕猴桃酱啦?”幼儿或许就会对“蓝色加黄色会变成绿色“的颜色变化加以关注了。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嬉戏情境中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有肯定生活阅历 2、材料预备:各种铃声(闹钟、电话、自行车、门铃、小铃)、课件、实物(小铃、电话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今日姜教师让你们熟悉一位朋友,瞧,它是谁呀? 2、小熊和你们一样都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可是小熊今日
10、还没有来上学呢,让我们去它家看看吧。 二、理解儿歌 价值分析:在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喜爱听辨各种不同的铃声,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意义。 (一)闹钟 1、看,小熊在干嘛? 2、小熊妈妈想了个好方法叫小熊起床,是什么呀?闹钟 3、闹钟发出了声音? 4、闹钟叮铃铃,要告知小熊什么呀? 5、我们一起叫醒小熊吧。 小结:闹钟叮铃铃,我们起床吧 (二)电话机 1、小熊听到了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电话叮铃铃响了,我们接电话要怎么问啊? 3、个别幼儿师范接电话:喂喂是谁呀? 小结: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是小猫打来的电话,要小熊到她家和她一起去上学呢 (三)自行车 1、小熊怎么去熊妹妹家呀? 2、出示自行车
11、图片,原来小熊是骑着自行车去小猫家的呀,观察前面有人,我们该怎么办啊?为什么要按车铃呀? 3、一起仿照小熊骑车,按车铃 小结: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呀。 (四)门铃 1、小猫家到了,我们先要怎么样? 2、门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小猫听见了要先说什么呀? 3、一起试试按门铃。 小结:门铃叮铃铃,请问是谁呀? (五)小铃 1、熊哥哥和猫妹妹一起去上学咯。 2、幼儿园里真快乐,小铃也发出了叮铃铃的声音,小熊和小猫一起在干嘛呀? 小结: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3、完整观赏儿歌 三、嬉戏铃儿响叮当 价值分析:通过嬉戏,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T:我们也来学学小熊和小猫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
12、我以情景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幼儿对于活动参加的兴趣深厚,在活动中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情愿仿照和表演,幼儿的生活阅历比拟丰富,所以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活动中我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行了动静结合的方式,深得幼儿喜爱,总体而言,目标达成度较高。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辨别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力量。 2、观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4、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
13、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现(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知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阅历沟通 1、提问: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知我们什么?) 2、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叙述。 3、争论:假如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观赏儿歌,学习朗读 1、师示范朗读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教师一起朗读儿歌。 3、幼儿跟教师一起表演儿歌。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4 目标: 初步练习拖物跑的力量。 预备: 响铃绳若干。(在每根绳上结一个响铃) 过程: 1.听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做动作,如走走、跑跑、下蹲等。 2.幼儿
14、手持响铃绳,拖着响铃四散跑,留意不要撞到别人。 3.幼儿每人拖着响铃绳边听音乐,边一个跟着一个走,完毕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嬉戏熬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力量,还培育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章的习惯,表达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5 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儿歌) 活动目标: 1、尝试辨别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力量。 2、观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活动预备: 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1、媒体展现(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
15、音?它可能会告知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阅历沟通1、提问: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知我们什么?)2、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叙述。 3、争论:假如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观赏儿歌,学习朗读1、师示范朗读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教师一起朗读儿歌。 3、幼儿跟教师一起表演儿歌。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加腿部肌肉力气,培育弹跳力量及协调力量。 2、初步培育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预备 1、场地中画一个大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高
16、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开头局部 (1)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教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2)玩“大皮球”嬉戏。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儿依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教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教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当教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根本局部 (1)嬉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教师交待嬉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
17、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动作。 (3)幼儿嬉戏,教师巡回指导,鼓舞个别幼儿大胆地参与幼儿嬉戏。 (4)小结 3、完毕局部 (1)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2)在教师带着下开心的飞下场。 活动延长 1、引导不同力量的幼儿去顶或触碰凹凸不同的串铃、挂物。 2、教育幼儿嬉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开相互拥挤。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洁联系 2、情愿参与集体活动,体验共同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
18、摸一摸,激发兴趣 嬉戏:摸摸你的*,*在哪里? 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事真大! 二、听一听,区分铃声 1、闹钟铃 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似乎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 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仿照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 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2、电话铃 电话响了会唱什么歌?电话丁零零,似乎对喜洋洋说什么话? 嬉戏:打电话 小结:电话丁零零,请问你是谁,打好电话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3、车铃 喜洋洋骑的是什么车?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车铃丁零零,似乎在说什么? 小结: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吧。过公路走横道线,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4、门
19、铃 门铃叮叮咚,似乎在说什么? 嬉戏:做客 我们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说一说,铃儿响叮当 四、唱一唱,体验欢乐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8 学习活动: 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知道各种铃声分别提示我们要干什么。 2 学念儿歌,学用左、右手做仿照动作。 活动预备: 1 各种铃声录音。 2 儿歌录音、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各种铃声。 1 分别听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 2 说说铃儿响了,告知我们要干什么。(如:车铃丁零零,就是告知别人“快让开!”) 二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 1 观赏儿歌录音,提问:儿歌的名字?儿歌里有哪
20、些铃声? 2 听着录音,学习用左、右手分别做做儿歌中的仿照动作。 三 家里的声音。 1 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请幼儿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 3 想一想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知我们要赶什么?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9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各种铃声分别提示我们要干什么。 2、学念,学用左、右手做仿照动作。 教案预备: 1、各种铃声录音。 2、录音、图片若干。 教案过程: 一、各种铃声。 1、分别听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 2、说说铃儿响了,告知我们要干什么。(如:车铃丁零零,就是告知别人“快让开!”) 二、学念“铃儿响叮当”。 1、
21、观赏录音,提问:的名字?里有哪些铃声? 2、听着录音,学习用左、右手分别做做中的仿照动作。 三、家里的声音。 1、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请幼儿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洁联系2、情愿参与集体活动,体验共同嬉戏的欢乐活动预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激发兴趣嬉戏:摸摸你的*,*在哪里? 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事真大! 二、听一听,区分铃声1、第一页:闹钟铃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似乎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 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仿照自己穿衣服、自己穿
22、裤子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2、其次页:电话铃电话响了会唱什么歌?电话丁零零,似乎对喜洋洋说什么话? 嬉戏:打电话小结:电话丁零零,请问你是谁,打好电话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3、第三页:车铃喜洋洋骑的是什么车?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车铃丁零零,似乎在说什么? 小结: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吧。过公路走横道线,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4、第四页:门铃门铃叮叮咚,似乎在说什么? 嬉戏:做客我们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说一说,铃儿响叮当四、唱一唱,体验欢乐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加腿部肌肉力气,培育弹跳
23、力量及协调力量。 2、初步培育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预备:场地上悬挂一排小串铃,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着幼儿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教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二、绽开 1、热身嬉戏:玩“大皮球”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儿依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当教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教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 当教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 教师教授新嬉戏。 (1)教师介绍嬉戏 “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教师交待嬉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 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动作。 (3)幼儿嬉戏,教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地参与幼儿嬉戏。 (4)教师小结:针对幼儿的嬉戏状况,简洁小结,教育幼儿嬉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开相互拥挤。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 提高串铃的高度,引导幼儿探究,想方法触碰凹凸不同的串铃。 三、完毕局部 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