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范文汇总六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范文汇总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范文汇总六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范文汇总六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觉别人的特长,要正视自已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教师事先板书题目:陶罐和铁罐。 教师指板书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读课题,想想: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讲的是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熟悉注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认读生字。 御厨傲慢讽刺虚心软弱轻视愤怒和谐 相处吵耻辱消逝覆灭渣滓掘开哟 朴实氧化 3.就文中有的学过的字的读音反复读。 高傲争论
2、盛东西相提并论倒塌遗弃荒芜 惊异价值兴奋马上 4.读准以下多音字,并组词: 5.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铁罐讽刺 陶罐的?(学生读后答道:从开头到“陶罐不再理睬铁罐”。)又有哪几小段写很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不复存在了?(从“时间在消逝”到完。)所以这篇课文可分两段,哪两段?(学生再说一遍,加深印象。) 2.学生读第一段,想:铁罐是怎样讽刺陶罐的?(只思索不答复)学生读第一段,用“”划出铁罐讽刺陶罐的语言。(学生答教师板书)“敢碰吗?”这是铁罐怎样说的?(高傲地说)什么是“傲 慢”?(傲慢自大,看不起别人。
3、)这说明铁罐在向陶罐挑衅。 教师指导读这句,读出高傲的语气。 问:铁罐见陶罐不敢碰它,更加傲慢自大,它又说什么了?什么是“软弱”?(脆弱无能,不顽强。)这时它是怎样说的?(轻视地说)什么叫“轻视”?(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读出它自高自大来。 教师问:当陶罐与它争论时,它又说了什么?什么叫“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对待。)为什么铁罐说陶罐不能与它相提并论?铁罐还说总有一天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你们说铁罐怎样?(高傲自大,无理取闹、蛮横无理。) 教师指导学生读铁罐的话,读出它的恼羞成怒,蛮横无理来。 教师说:铁罐不仅自高自大,看不起陶罐,而且还觉得和陶罐
4、在一起感到耻辱,哪儿写着呢?请读一读(学生读)什么叫“耻辱”?(不光荣,不风光。) 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同学们看板书答复:铁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讽刺陶罐的? 3.对于铁罐的一次次讽刺,陶罐又表现如何呢? 学生读陶罐的话,答复,教师板书。 “虚心”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承受批判。)在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傲慢) 读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读出虚心的语气。 面对铁罐的轻视,陶罐说什么了?争论说明白什么?(说明陶罐不服气,申诉自己的理由。)读陶罐的话。提问:“陶罐的话说完了吗?那么,它还想说什么呢?”(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答复。) 对于铁罐的蛮横无理,陶罐仍很急躁,它说什么了?读“何必这样说呢?”这句
5、话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应怎样说?(不必这样说)学生比拟这两句,哪句最能表达感情?(第1句)这句是反问句,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学生再读反问句。 学生看板书答复:陶罐面对铁罐的讽刺、无理是怎么说的? 4.学生争论:铁罐看不起陶罐,对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教师提问: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滑、朴实、美观,而铁罐却被氧化,早已无影无踪了。) 6.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时,它的心情怎样?(兴奋)它说什么了?从它的话里你觉得陶罐怎样?(很懂理知礼,并对铁罐很友好。) 四、前后比照,提醒寓意 1.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6、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对别人要知礼懂理,懂得要多发觉别人的特长,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3.学生说寓意。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给父母讲这个小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篇2 【教材理解】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很多年以后,陶罐出土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知人们,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擅长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以“讽刺”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
7、,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学情简介】 三年级学生,有意留意的时间较短。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意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气氛,运用多种活动增加学生参加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展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高傲”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对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特长讽刺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当相互敬重、
8、和谐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当尽量抑制自己的言行。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说一说,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关于对待别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绽开情节,推动故事的进展,铁罐的高傲、无理和陶罐的虚心、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呈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之重,本节课是以“讽刺”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
9、四次对话,重点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我知道大家都特殊爱读书,尤其是童话和寓言。今日,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那就是第24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2、大家看大屏幕,教师把他们带来了。这是陶罐,这是铁罐,你们知道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坚硬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屏幕出示词语, 现在心里默
10、读一遍,有不熟识的现在心里记住它。 3、同学们,词语朋友我们已经熟悉,下面我们就随着它们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4、翻开书,我们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讽刺”) 二、 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理解“讽刺” 师:同学们刚刚在说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讽刺”,你认为讽刺是什么意思呢? 师:那么,文章中的“讽刺”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真正的理解“讽刺”。 2、学习29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师:铁罐是怎样讽刺陶罐的呢?请自由读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讽刺陶罐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2) 谁来读读铁罐第一
11、次是怎样讽刺陶罐的。 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傲慢,高傲、看不起别人) 谁能用高傲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明明知道铁罐不敢碰他,却偏要抓住铁罐的弱点进展发问,目的是? (称赞铁罐) 那通过铁罐这个表现,你认为讽刺是什么意思?(看不起别人,用难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 师:面对铁罐的高傲无礼,铁罐不慌不忙,他是怎么答复的? 指名读其次句 师: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白什么? (陶罐虚心友好) 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 同位分角色练习。 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第一组对话。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读得这么好,首先抓住了重点提示语,进一步理解读,然后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
12、这下来我们连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三组对话。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1)提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练读后面的三次对话,留意圈出描写神态或心情、重读的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然后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2)同桌练读,教师巡察指导。 (3)学习其次次对话,大屏幕出示其次次对话。 师:从他们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沟通汇报。 生加动作表情再读。 师:同学们看,这有一个什么号?.,省略号说明白什么? 生自由沟通说,陶罐没有说完的话。 师:对,我们有理时就要争论,要理直气壮。 (4)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得这么好,教师也想读,谁想跟教师一起来读第三组对话。
13、(大屏幕出示第三组对话) 师:教师读得怎么样?(不好)同学们都比教师会读书,谁来读读。 生读。 (5)学习第四次对话。 师:铁罐这么愤怒无理,而陶罐还是那样安静友好。铁罐由刚开头的高傲到轻视,再到愤怒,现在是 生: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指名生朗读第四次对话。 师: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讽刺。 (6)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 过渡:陶罐虚心而不软弱,它不跟铁罐针锋相对,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特别宽敞,铁罐以为自己很结实,就经常讽刺陶罐,而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无以反对,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了那么多蛮不讲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消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
14、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4、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2)生沟通汇报,出示相关句子,师相机板书“光滑、美观、无影无踪”。 (3)当时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爱谁呢?为什么? 生沟通汇报 三、 提醒寓言,领悟中心。 1、假如你遇到了这只铁罐,你会怎么劝说他? 2、生沟通说。 3、提醒寓言寓意,身体和灵魂 四、 作业: 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语句,积存语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内容篇3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洁,却寓意深刻。向我们
15、叙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局部向我们叙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傲慢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讽刺他。后半局部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和最终的结局形成了剧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现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虚心,铁罐的高傲。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白这一点。如傲慢、看不起、高傲、讽刺、虚心、轻视、争论、生气等许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知我们,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擅长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16、。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洁,却寓意深刻,向我们叙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局部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拟中质疑,在沟通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学问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熟悉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索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觉别人的特长
17、,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进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连续进展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力量,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力量。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拟中质疑,在沟通中解惑。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进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觉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
18、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消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弃在荒芜的场地上,很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精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问教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适,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展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
19、生上前叙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认真,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忆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情愿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朗读体会,争论沟通,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仆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虚心、大度 铁罐傲慢、高傲(依据学生汇报状况板书:傲慢,虚心)(有一对反义词:傲慢,虚心)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表达陶罐虚心,铁罐傲慢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
20、来,比拟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沟通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沟通: 第一段: (1)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讽刺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讽刺”的意思。 讽刺: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尴尬。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近(挖苦、挖苦、称赞、讥讽) (3)、这里说谁经常讽刺谁?(铁罐经常讽刺陶罐)也就是说铁罐经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索: 铁罐是怎样讽刺陶罐的?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罐 铁罐 教学 设计 教案 内容 范文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