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听课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听课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来到房山实习已经一月有余,上课的时机并不多,但是每节课都会有充分的时间好好预备,对于课堂实施,实践的太少,把握度仍是不够,这次能有时机去房山五中观摩优秀地理教师的课堂,对我的课堂教学阅历积存来说能够起到特别大的帮忙。 该堂课讲授的是初一上册内容“地震”一节,整堂课授课教师把握得很好,其中有几点是特别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1.课堂导入: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诗句及汶川地震引入课堂,直切主题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课堂。 2.导学案的使用:教师设计了导学案,整堂课学生边学边练,使得学生在学习新学问的同时能够准时的稳固复习所学学问,每一小节习题做完后教师
2、会准时请同学答复所填答案,以此猎取学生把握状况,并进展肯定的补充,真正的做到了教学讲练评的全都性。 3.景观图片与材料的使用:对于重难点学问,授课教师通过图片和相关材料引入,例如在讲解“地震造成的灾难”这一学问点时,教师给出了一组唐山大地震的真实图片,使学生直 面当时的惨状,并且唐山距离北京较近,更能给学生较深的触动;在讲解防震和抗灾这一重点时,教师给出了日本关于防震减灾措施的相关材料,由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频发,因此该国家有特别完备的防震措施,且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据我国较近,学生了解也较多,该材料的列举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景观图片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觉,材料则可以给学生供
3、应大量的信息,并且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两者在课堂上的运用都可以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学问,把握学习内容。 4.学生活动:在讲解地震逃命方法的时候,教师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环节“地震求生演练”:当地震降临时,在教室的学生应当如何隐藏?该设计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特别胜利的教学环节! 但是课堂上仍有一些小方面是不妥的,也是值得我引以为戒,在今后的课堂上加以留意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活泼度不是很高,积极性没有被教师充分的调动起来。有些事例的列举并没有充分的反映课堂内容,并且讲解不够完整,给学生留下一知半解的感觉,反而使学生产生了新的怀疑。 本节课后,地理教研
4、员给我们细致的分析了本堂课,又点出了一些问题,特别的详细且全面,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受益匪浅。 1.教学设计的编写格式:使用表格式书写方法,明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该环节的设计意图,三者缺一不行,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明确课堂目标,清晰课堂每一教学环节,以及各个环节是否合理。设计要具有规律关系,由点引面,环环相扣,流程清楚。 2.三维目标:教研员重点提出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举例及运用图能够更加直观地说明问题,并有助于学生理解。但是对于一堂课来说,景观图片的选取肯定要少且张张具有典型性,而地图尽量做到能够一图多用。总之,削减用图量,并多从图片中提取信息。
5、3.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地理课堂上首先应当保持学习的趣味性,只有好玩,才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其次做到课堂学问的有用性,初中地理学问中许多都是与生活亲密相关的,对学生能够起到终生进展与帮忙的作用。 4.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设疑,课堂上总是留有悬念,才能够始终紧抓住学生的留意力。为了避开课堂教学的单一枯燥,教师应多换方法,使学生始终饱有新奇感,避开学生产生疲乏感。对于可样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肯定要处理好各环节间的过渡语,过渡平稳才不会给学生突兀的不适感。整个课堂上事例的列举不应超过三个,由于每则材料中学生都能够猎取大量的信息,一节课上材料过度的堆加会使学生承受的信息量过大,反而冲淡了对重难点学问的把握。在一堂课完毕时,教师应小结课堂,运用板书或者思维导图帮忙学生理顺本节课的学问以及重难点。 对于新教师,只有多加学习总结,并在实践中反思,才能够更快地进步,把握学生,把握课堂,课堂上随机应变,才能使课堂更加的充实,更加的饱满,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本学科。这一次的听评课着实让我学到了许多也总结了许多,为我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又打下了一块坚实的根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