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 11操作风险的广泛性 操作风险的掩盖面较宽。从掩盖范围看,操作风险治理几乎掩盖了银行经营治理全部方面的不同风险。既包括发生频率高、但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纰漏,也包括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存亡的自然灾难、大规模舞弊等。操作风险是一个涉及面特别广的范畴,操作风险治理几乎涉及银行内部的全部部门。因此,试图用一种方法来掩盖操作风险的全部领域几乎是不行能的。 12操作风险的可控性 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很大比例上来源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属于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构造变化快速的业务领域,
2、受到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最大。单个操作风险因素与操作损失之间并不存在清楚的、可以界定的数量关系。所以,对于操作风险,详细业务部门应当担当第一位责任,董事会应担当最终责任。 13操作风险的对应性 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风险与酬劳存在一一映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肯定适用于操作风险。由于不能保证长时间、持续地获得回报,而且操作上引起的损失许多状况下与回报的产生没有任何关系。 14操作风险的非正态性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损失分布根本呈现正态分布,而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是很歪斜的。当风险资本正常安排于一个置信度很高水平常,损失分布的“尾巴”将很极端,配置资本可能不行行。不过,大多数人认为,操作风险至
3、少占用了20%的总风险资本,甚至可能占收费业务的50%。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 21治理者和员工在经营指导思想与思想熟悉上存在误区 治理者和员工队伍思想发生质变,抱负信念动摇,经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强大冲击,从而背离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利用职务之便,想方设法钻银行的空子,不惜内外勾结,铤而走险,引发严峻的道德风险,使银行防不胜防。同时,很多营业机构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有的营业机构消失牺牲内控治理为减员增效让路的状况;很多员工在操作岗位,却被迫担当了大量营销任务。 22制度的制定不能与业务进展同步 相对滞后的治理制度与不断变化的操作程序
4、错位是操作风险形成的间接缘由。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开头认知风险治理理念,着手建立风险治理制度,从总行到分行层层抓治理,到处建制度,形成了比拟完整的治理制度体系。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和高科技治理技能的广泛应用,新制度与旧制度、新程序与旧版本频繁更替,程序缺陷和系统故障常常消失,处在较低文化层次和素养构造的业务操作人员不能适应业务程序和治理制度快速创新;有些新开发的业务程序还在逐步适应市场,制度建立相对滞后,有些部位和环节也还存在制度建立盲点。 23风险治理机制不健全和风险掌握措施不力 风险治理机制不健全,风险掌握措施不力,导致局部业务在操作风险防范上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掌握力
5、。如在一些新的金融产品的研发与推出时,往往对开办此项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漏洞没有充分估量。因此,在将某一金融产品推向市场时,绝大多数没有配套出台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视治理方法;另外,虽然制定了一些风险防范措施,但因防范机制不健全,往往在实际工作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同时监视掌握机制落实不到位,给犯罪分子供应了可乘之机和伺机作案的环境和土壤。主要是肩负监视治理职责重任的部门和人员未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往往碍于关系和情面,能遮就遮,能隐就隐,不敢也不想对被查单位存在的问题照实进展曝光和上报,从而使问题根深蒂固,屡查屡犯,当问题积存到肯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最终导致案件的发生。 24银行高层治
6、理人员缺乏约束力 个别基层行的负责人迫于上级行的任务压力或是为了一时的政绩,公然违法违规,人为造成业务操作人员不能正常执行制度,甚至利用职务权力逼迫下属违规操作。目前商业银行各级行实行行长负责制,党组、党委一把手也为行长兼任,权力大且集中,内控机构在其领导下工作,监管只能对下,对上存在盲区。这就是广东开平中国银行三任行长盗用资金4.83亿美元8年未被发觉的缘由。 25基层业务单位重业务拓展、轻内部治理 在拓展业务时,个别基层行违反客观经济运行规律,不按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办事,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内部治理的现象。更有甚者,为了业务的进展甚至把规章制度抛在一边,一味满意客户提出的无理要求,使一些本该仔
7、细贯彻执行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31注意文化建立,形成内在约束的良好气氛 要建立操作风险掌握文化。内部掌握文化包括银行员工的风险观、风险掌握意识和风险治理职业道德等。内部掌握是一个需要董事会、高级治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建立,特殊是基层机构局部工作人员还未充分熟悉到内控和风险治理的内涵。因此,要全面提高银行员工的风险掌握意识,养成照章办事的习惯。 32强化制度建立,建立健全内掌握度 稽核监视部门在组织上应当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视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越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
8、具有权威性,能够有流畅的渠道让其真实反映发觉问题,起到监视制衡作用;同时应依据实际状况,扩大内部稽核监察工作的范围、内容和权限,紧紧围绕怎样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开展绩效稽核。稽核监察的内容要由单一的合规性稽核监视,扩大为风险稽核、效益稽核、人事稽核、制度稽核。 33以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流程标准操作行为 流程是标准操作、引导执行、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是落实制度的有效支撑。流程建立方面,商业银行要做到:一是流程与制度和产品配套,实现“一项业务、一套制度、一套流程”,有业务操作的地方,就必需要有相应的流程配套指导。二是流程必需表达风险点和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有效地流程必需对业务操作过程
9、中消失风险点进展详尽的分析。对风险点要有明示,并且要配套以相应的风险掌握措施。三是流程必需以提升效率为目标。流程设计必需要满意高效地处理的需求,路径要尽可能缩短,环节要尽可能少,并尽量避开消失穿插和职责不清的状况。这样既有利于掌握操作风险,又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四是流程必需以科学技术手段掌握为根底。广泛实行预警措施,在电脑操作程序中输入各种业务的标准流程,对于违反流程的操作赐予相应的预警机制,在消失违规或者错误的操作时准时的赐予提示和预警,使操作风险在还没有发生的阶段就得到较好的掌握。这样一方面可以削减操作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职员失误的发生。 34采纳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转移的措施 作
10、为商业银行,可以提取肯定的经济资本作为补偿机制。经济资本是相对于监管资本而言,此方法类似于企业提取的坏账预备金,这是一种最终的保障机制。它需要考虑到这个经济资本占治理资本的比例。随着高级的度量法应用的逐步绽开,顺势数据资料的积存,以及对操作风险讨论的深入,各商业银行依据自身业务及治理程序的特点,建立适宜的模型,使用自己的历史数据,计算出自身操作风险所需要比例的经济资本以补偿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行风险转移的措施缓解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这种转移包括两种,一种是风险转移的详细形式包括互换、对冲、保险、担保、和约、证券化和工程融资;另一种是转变资本构造的详细措施可以供应更多的资本、降低债务水平、降低
11、操作杠杆、经营分散化、自我保险。 35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增加高层治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明确治理责任,建立操作风险责任追究制。明晰业务治理部门和风险掌握部门等相关治理部门责任,分清责任主次,并实施风险责任追究。专业治理部门负责操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辅导,督导落实内控治理部门的整改意见;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部门加强对基层行和各业务操作环节的检查监视,确立标准,落实责任,定期检查,限期整改。对整改复查不符合要求或不彻底、形成操作风险者,逐级追查责任,并加重惩罚;对因操作违规、治理失职形成风险,并造成损失者,依法追究操作人员、治理人员以及一切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形成常常性、制度化的风险治理长效机制。 36完善操作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实施安排级差治理 从治理者的角度讲,要把业务操作质量、风险掌握程度作为对操作层面员工实施考核的核心内容,用数量和质量的比照关系,确立操作人员之间的差异层次和安排依据,应成为比拟合理的治理方法。详细讲,就是确定每一个业务操作人员的质量指标体系,分期测算其过失次数和风险系数,依据考核结果给操作人员相应等级,并计算安排比例,变风险掌握刚性治理为利益严密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操作人员风险掌握热忱,收到风险治理的抱负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