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汇编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质实习报告汇编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实习报告汇编5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质实习报告汇编5篇地质实习报告 篇1 前言 在学校学习地质根底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展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稳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事,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育和熬炼学生体质,培育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进展的和格人才。通过这一实习,熟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育我们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讨论的力量。其次,地质实习也是我们专业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涉及到许多根底地质学问、技能和方法,是大学阶段的一次比拟系统的综合训练过程
2、,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受益匪浅。 实习纪律要求 1.实习期间严格听从实习带队教师的要求和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四天野外实习中结合所学学问,识别简洁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展分析和评价,对理论学问和实际相结合得到初步熟悉。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完毕实习后,要准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实习完毕后,按要求仔细编写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及要求: 学习内容: 1、主要以常见的地质现象为主,包括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岩石及矿物的识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地层古生物和石油地质方面的学问及野外的根本工作方法。 2、本次实习我们进展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
3、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力量;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实习中要求到达: 1、能比拟正确地区分观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展成因上的分析 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殊是造岩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 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准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6、熟识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把握野外识别方法。 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查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9
4、、学会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 10、把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一、实习地点所属范围及地质特征 1、实习地点所属范围为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限: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 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2、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主要出露沉积地层系统,包括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合而成的宽阔陆表浅海沉积;上古生界中
5、石炭统二叠系和中生界的三叠侏罗系的碎屑岩夹含煤岩系及白垩系的碎屑岩沉积。上古生界记录了由陆缘滨海海陆交相互沉积向陆内沉积盆地转化的地层组合,中生界则为陆内沉积盆地的特征河流湖泊相沉积组合其中陕北地区的中生界河流湖泊相沉积和陕西富平赵老峪的上奥陶统海相深水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秦岭造山带因普遍患病变形变质改,以发育变质沉积地层系统、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和变质杂岩异地地质体的简单构造组合。秦岭造山带中的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是造山带与稳定陆块间的过渡带,除出露新太古界古元古界结晶基底变质杂岩和中元古界浅变质火山沉积岩外,主要发育中新元古界下古生界的海相和二叠三叠系的陆相沉积岩系。北秦岭构造带则突动身育古元古
6、界的变质杂岩,中新元古界下古生界的中、深变质的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后者中残留洋壳的剩余片段。在上述根底上,上叠了石炭二叠三叠系的陆相沉积。 地质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般地质熟悉实习是以获得对主要地质现象的感性熟悉,加深对一般地质学理论学问的理解,把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根本方法与技能,依据地质现象进展地质思索、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根本方法,为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地质根底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普地实习要解决实践问题,培育观看、识别、推断、分析的力量,以及精确运用地质概念的力量;把握地质工作根本方法与技能;提高综合分析、归纳、表达写作力量。 进展普地实习需要通过野外观看,培育实践力量,熟悉
7、矿物岩石、化石、地层、地质构造,学会地形图的使用、地质工具的使用、空间点方位确实定、地质体产状确实定、地质现象的记录、地质图件的绘制、地质标本的采集。 野外地质实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仔细、主动地观看地质现象,勤于思索,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才能对地质学的根本概念、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的把握。因此,要求做到“四勤”,腿勤、手勤、嘴勤、脑勤。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南京湖山 南京湖山地区位于南京东部,隶属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因湖山村而冠称,距南京中山门约21km,可由沪宁高速大路或宁杭大路直达(图1)。其大致包括宁杭大路以北,前新村湖山村培墅村一线以南,汤山龙潭大路之西和青龙山乌龟
8、山之东的地区,其东南角即为汤山镇政府所在地。 南京湖山地区处于宁镇山脉西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区内有三列山、两列谷。山脉走向NEE,与构造线方向根本全都。三列山之间为两列谷地,其中的北列谷地势较低区内,属低山丘陵区.北列山海拔高程120171m,包括泉山和棒锤山;中列山山势较高,标高多为150250m,有孔山、獐龙山、培山和千山等,最顶峰孔山,海拨高度为342米;南列山由珠山、黄龙山、连山、团山、小墓山、陡山、挡山和狼山等组成,标高多在140240m之间。 南京湖山地区地学讨论历史悠久、讨论程度高、教学资源丰富。从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保存较为完整的地质记录,构造变形适中,
9、构造样式典型,化石 丰富,沉积岩类型多;构成难易适中的野外地学教育资源,是我国闻名的根底地质教学基地之一。 2、南京六合方山 长江北岸南京六合、仪征一带,屹立着一座座古火山火山,和称六合火山群。已知25座,讨论详者12座,包括方山、马头山、塔山、瓜埠山、奶山、红山、大铜山等。其中有一座形态颇为完整的火山锥,不仅形态保存完整, 而且构造带典型,是六合方山。六合方山位于六合取东沟镇北4公里处,可由宁通高速大路至六合城,再由六合至横梁乡镇大路直达,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千米。 南京六合方山形状为截头圆锥状,全山面积约2平方公里,顶高188米,标高150米。山的外圆直径为1300-1600米(南北长,东
10、西窄),山顶平缓,内部凹陷,凹陷处为火山口位置所在,火口外围直径约600米,底部直径为300米,陷落深度达80米。火口四周熔岩高耸,是一道由玄武岩陡坎所构成的火山口垣,背侧有一缺口,因此六合方山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观之为平顶山,平面上观之则是一座马蹄形的火山锥。 图1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三、实习概况 实习队由金陵学院城资系09级五个专业两百五十多个同学和教师吴俊奇、阎长虹、刘 家润、施贵军、赵明、蔡云峰、叶淑君、许宝田、潘国强、阎正副、刘道忠、王实、周洁等共13人组成,吴俊奇任实习队长,刘道忠负责后勤工作。我组带班教师为阎长虹。实习分为两阶段进展:20xx年5月8日至5月14日在南京湖山地区、南
11、京六合方山进展野外地质观看,5月15日至5月16日进入室内阶段整理。 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实习区地层与化石、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南京六合方山火山锥的物质组成、火山机构;熟悉南京湖山阳山泉、观看外动力地质作用塑造的地貌景观;野外常规地质工作根本方法与技能训练,包括地形图和地质罗盘的使用,野外地层剖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野外地质记录等;初步学会把握利用野外地质素材,组织归纳,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力量;了解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培育对大自然塑造的地质景观的喜爱,启迪勇于探究地球的神秘。 实习中完
12、成的主要任务: 1、观看了5条地层剖面,。对湖山地区地质进展史以及六合方山火山锥的组成,火山机构及喷发过程有了清晰的熟悉。 2、根本把握了实习区碳酸盐岩类、硅质岩类、泥质岩类、闪长玢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主要岩石类型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 3、把握了地形图、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以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根本方法与技能。 4、初步把握了实习区的背斜构造、向斜构造以及正断层、地垒构造野外识别方法。 5、初步学会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习对地质学的理论学问加深理解,初步把握了野外工作方法,完成了野外观看任务和野外记录,6月15日完成实习报告初稿。经教师批阅
13、,提出修改意见。 地质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熟悉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讨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拟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稳固和把握地质科的根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消失的简洁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力量,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根底。主要目的有三: (1)熟悉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根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把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看、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难奋斗的
14、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时间: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三、实习地点: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 四、人员组成: 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门寨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习简介: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漂亮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
15、区交通非常便利,(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大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长,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3、实习区气候
16、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拟潮湿温柔,海滨地带夏季凉快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4、实习区水文状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
17、习区的经济状况。 实习区工业特别兴旺,以秦皇岛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习去地形简介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晰,地层特征具有肯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
18、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实习内容: 1、地层: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晰,地层特征具有肯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
19、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
20、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觉牢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非常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晰,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张夏组 受到掩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
21、盆地四周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拟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异很大。化石非常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
22、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晰。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一样,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简单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三)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实习 报告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