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测量的基础知识(1).ppt
《第1章测量的基础知识(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测量的基础知识(1).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1.测量的基本方法及分类测量的基本方法及分类;2.标准量及其传递方法标准量及其传递方法;3.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4.测量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测量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 测测量量的的最最基基本本形形式式是是比比较较,即即将将待待测测的的未未知知量量和和预预定定的的标标准准作作比比较较。由由测测量量所所得得到到的的被被测测对对象象的的量量值值表表
2、示示为为数数值值和和计计量量单单位位的的乘乘积积。测测量量可可分分为为直直接接测测量量、间间接接测测量量、组组合合测量及软测量。测量及软测量。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1.1.1 1.1.1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1 1、定义: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定义: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 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2 2、分类:可分为两种:、分类:可分为两种:直接比较直接比较和和间接比较间接比较。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
3、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直接比较直接比较 1 1)定义:直接把被测物理量和标准作比)定义:直接把被测物理量和标准作比 较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比较。较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比较。2 2)举例)举例 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测量导体的电阻测量导体的电阻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间接比较间接比较 1 1)定义)定义 利用仪器仪表利用仪器仪表统称之为测量系统统称之为测量系统把原始形态的待测把原始形态的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变换成与之保持已知函数关系的另一种物
4、理量的物理量的变化变换成与之保持已知函数关系的另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以人的感官所能接受的形式,在测量系统的输出端显变化,并以人的感官所能接受的形式,在测量系统的输出端显示出来。示出来。2 2)举例)举例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弹簧测力弹簧测力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1.1.2 1.1.2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1 1)定义:)定义:间接测量是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间接测量是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
5、的大小。2 2)特点)特点 被测物理量不能用现有仪表直接测量得到,需被测物理量不能用现有仪表直接测量得到,需通过数学关系计算得到。通过数学关系计算得到。如:在如:在 中,欲测量中,欲测量y,y,首先测量首先测量x x1 1,x x2 2,x x3 3,才能得到才能得到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举例举例用线圈靶测弹丸速度用线圈靶测弹丸速度 一般,尽可能地不采用间接测量,因为它的准确度往往不如直接测量高,但是,有时所要测的物理量本身就是根据数学关系定义的,没有比较的标准可供使用(如冲量、马赫数等),或者没有能够探测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
6、仪器,在这些场合,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了。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1.1.3 1.1.3 组合测量组合测量1 1)定义)定义 将直接测量值或间接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按已知关系组合将直接测量值或间接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按已知关系组合成一组方程(函数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得到被测值的方法。成一组方程(函数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得到被测值的方法。2 2)特点)特点 组合测量实质是间接测量的推广,其目的就是在不提高计组合测量实质是间接测量的推广,其目的就是在不提高计量仪器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被测
7、量值的准确度。量仪器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被测量值的准确度。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举例分别对线段和10倍的线段进行直接测量。测得结果分别为,即有可得 ,明显比 直接测量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1.4.1 软测量1)定义 软测量技术(Soft Sensor Technology)就是利用易测过程变量与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和方法估计,在测定易测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待测过程变
8、量的测量。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2 2)特点)特点 软测量技术出现在近年来的过程控制及检测领域,软测量技术出现在近年来的过程控制及检测领域,其实质也是基于间接测量的思想。软测量是在成熟的其实质也是基于间接测量的思想。软测量是在成熟的硬件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模型运算处硬件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模型运算处理而完成的,以软测量技术为基础的软仪表,具有通理而完成的,以软测量技术为基础的软仪表,具有通用性好、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宽等优点。软测量技术用性好、灵活性强、适用范
9、围宽等优点。软测量技术的关键是建立表征辅助变量(易测过程变量)与主导的关键是建立表征辅助变量(易测过程变量)与主导变量(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之间数学关系变量(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之间数学关系的软测量模型。按建立软测量的数学模型的方法不同的软测量模型。按建立软测量的数学模型的方法不同可将软测量技术分为:机理建模、回归分析、状态估可将软测量技术分为:机理建模、回归分析、状态估计和辨识、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相计和辨识、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相关分析、过程层析成像、非线性处理技术等。关分析、过程层析成像、非线性处理技术等。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
10、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续续)3)3)应用应用 如对于辅助变量较少的情况,常采用多元线如对于辅助变量较少的情况,常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技术可获得较好的软测量数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技术可获得较好的软测量数学模型。对于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通常要借助学模型。对于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通常要借助机理分析,首先获得模型各变量组合的大致框架,机理分析,首先获得模型各变量组合的大致框架,然后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软测量模型等方法。然后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软测量模型等方法。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
11、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2 标准量及其传递标准量及其传递 为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为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测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用作测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用作比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比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认的;其次,进行比较的测量系统必须认的;其次,进行比较的测量系统必须工作稳定,经得起检验。工作稳定,经得起检验。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2.1 SI的构成 为了求得国际上的统一,国际计量会议建立了统一的“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
12、f Unit),简称SI制。SI由SI单位和SI 单位的倍数单位构成。SI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构成一贯单位制的那些单位,SI导出单位又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和具有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为表述方便,SI规定了七个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是用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其中采用基本单位的乘除运算符号来表示的单位称为组合单位。如速度的SI单位为 。在SI的导出单位中,规定了具有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专门名称和符号,如能量的单位通常用焦耳(J)来代替牛顿米()。用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和SI辅助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称为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
13、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如 称为兆(M)。SI单位的倍数单位不能单独使用。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1.2.2 SI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规定七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米 长度单位,单位符号为m。1884年曾规定1米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标准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棒上两根细线在0时的距离。1960年第十一次国际计量会议重新规定,1米等于真空中氪-86(Kr-86)在2p10和5d5能级间跃迁时辐射的桔红光的波长的1,650,763.73倍。1983年新基准定义1米是光在真空中(1/
14、299,792,458)s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规定英制长度单位和SI制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英寸=2.54厘米 (1-1)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千克(公斤)质量单位,单位符号为kg。1889年规定以保存在巴黎国际标准计量局内的高度和直径均为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国际公斤原器为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可保持(12)的准确度。规定英制质量单位与SI制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磅=453.59237克 (1-2)秒 时间单位,单位符号为s。规定以英国格林威治1899年12月31日正午算起的回归年的1/31,556,925.97
15、47为1秒。但该标准的建立需要依靠天文观测,使用起来不方便,1967年第十三次国际计量会议上规定1秒为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辐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持续时间。该标准的准确度可达3 。第第2 2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第第1 1章章 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的基础知识 安培 电流强度单位,单位符号为A。真空中两根相距1米的无限长的圆截面极小的平行直导线内通以恒定的电流,使这两根导线之间每米长度产生的力等于210-7牛顿,这个恒定电流就是1安培。它由电流天平(安培天平)来实现。开尔文 热力学温度单位,单位符号为K。是水的三相点(即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基础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