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ppt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Early atherosclerotic burden20-30 years 30-50 years 50 years onwardsDecades and years2009-2010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PCI热点追踪PCI vs CABGBMS vs DES可降解和非降解药物支架可降解和非降解药物支架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STEMI&ACS的优化治疗的优化治疗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主动
2、脉瓣置换术PCI vs CABG冠心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存率降低心肌梗死风险缓解心肌缺血症状u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两种血管重建策略的相对益处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SYNTAX研究研究对多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最新贡献:对多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最新贡献:对多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最新贡献:对多支和左主干病变的最新贡献:在低分区(022分),PCI与CABG的效果相当;在中分区(2332分),对于单纯左主干病变患者,CABG与PCI效果仍然相当,但在3支病变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中,CABG优于PCI。在高分区(33分),CABG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PCI。SY
3、NTAX评分评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据可依、精确量化的客观评评分评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据可依、精确量化的客观评价指标:价指标:改变过去由内科医生根据个人经验和喜好决定血管重建策略的模式。SYNTAX研究同时为我们传递了重要的信息随着SYNTAX评分分值的增加,PCI相关MACCE发生率及死亡率逐渐递增,而接受CABG者的MACCE和死亡率并不受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SYNTAX评分计算较为繁琐、复杂,因此在临床决策中实际应用比较困难。其次,SYNTAX评分仅考虑到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因此在实际临床决策中还应该结合冠状动脉以外的其他评估指标(如EuroSCORE以及ParsonnetSCORE等)来综
4、合评估。CARDia研究:研究:PCI和和CABG在糖尿病人群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再度交锋中的再度交锋规模最大的一项在糖尿病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对比CABG与PCI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共入选510例患者,随机分入CABG或PCI组。1年的初期结果显示,CABG与PCI两组间复合终点(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无显著差异(10.5%对13.0%,P=0.39)每个单项终点发生率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死亡3.3%对3.2%(P=0.83),非致死性心肌梗死5.7%对9.8%(P=0.25),非致死性卒中2.8%对0.4%(P=0.09)。但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仍高于CABG组。SYNTAX与C
5、ARDia两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糖尿病患者这一高危人群中,PCI与CABG在主要临床终点,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在对再次血运重建的比较中,CABG仍优于PCI;两项研究均显示,CABG组患者的脑卒中风险高于PCI组,尽管无显著差异,但仍值得我们警惕。完全血运重建的效果来自ARTS-II 研究 ARTS-II研究目的是比较行PCI或CABG治疗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或未完全血运重建者5年临床预期结果差异ARTS-II研究是一个欧洲多中心观察性比较研究,设计目的是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治疗多支血管病变CAD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外科手术治疗组及裸支架治疗组(BMS)作为
6、该实验的历史对照组研究就ARTS-I研究中567名CABG治疗患者以及ARTSII研究中588名SES治疗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随机研究如RAVEL中的患者进行比较ARTS-II研究人群SES的使用为平均每人植入支架3.7枚,且平均每人植入支架总长度为72.5mm。不完全血运重建的定义为行PCI后血管狭窄超过50%且直径超过1.5mm。所有达到完全性血管重建的受试者进行评估。对行PCI治疗未达到完全性血管重建的患者通过SYNTAX评分进行分层。ARTS-II 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经SES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率为61.2%(360/588),而CABG组为84.1%(477/567)
7、,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5年MACCE生存率而言,完全血运重建组(包括PCI及CABG治疗组)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以SYNTAX评分为依据对经PCI治疗后不完全血管重建的患者其5年MACCE生存率进行分层,结果显示:SYNTAX评分越高,其生存率越低(p=0.04)。该研究为最近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了外科手术进行血运重建对于解剖学比较复杂及SYNTAX评分较高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好的治疗措施。ARTS-II研究是观察CABG术及DES介入治疗术行完全血运重建效果随访时间最长的。l通过ARTS-II研究认为,对于不很复杂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即使PCI
8、未达到完全性血运重建,但仍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争议还在继续争议还在继续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一直是介入领域的禁区,但随着PCI技术的完善,DES的出现及不断改进,PCI在UPLM治疗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SYNTAX研究中包括700例UPLM患者的亚组分析以及在MAINCOMPARE病例对照研究,PCI均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对于SYNTAX评分33的患者,CABG仍是首选。SYNTAX研究也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SYNTAX研究中PCI组使用的是TAXUS支架,因此,应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XIENCEV是否能够进一步改善PCI
9、的效果?此外,FAME研究显示应用血管功能检测FFR来指导PCI治疗能进一步改善预后,而在UPLM介入治疗中,应用FFR、IVUS等辅助方法是否也能优化PCI的治疗效果?EXCEL研究:研究预计入选250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UPLM病变需满足冠脉造影示LM狭窄大于70,或冠脉造影示LM狭窄在50至70之间同时FFR0.8或IVUS最小管腔面积6mm2,并且排除SYNTAX评分大于33分的患者。满足条件者入选EXCEL随机试验组,随机给予PCI或CABG治疗BMS vs DESDES vs.BMS-荟萃分析结果 在2010年斯德哥尔摩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年会上报道了一项荟萃分析,对ST
10、EMI患者植入DES或BMS的长期预后进行了比较分析。共有8项研究的5389例患者录入分析,随访5年时,与BMS相比,DES植入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相对较低(OR95%CI=0.540.45-0.65,p0.001)、心源性死亡率较低OR95%CI=0.720.53-0.98,p=0.037),但在全因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OR95%CI=0.790.61-1.03,p=0.082)。此外,复发心梗(OR95%CI=0.940.74-1.21,p=0.65)和支架内血栓(OR95%CI=1.070.79-1.44,p=0.67)在两组间无差异。u该荟萃分析表明,该荟萃分析表明,STEMI患者植
11、入患者植入DES使心源性死使心源性死亡率下降、重复血运重建率降低,但在再梗和支架内亡率下降、重复血运重建率降低,但在再梗和支架内血栓发生方面没有差别。血栓发生方面没有差别。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之间,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入选病人均行选择性的PCI手术,除非符合DES植入标准,绝大部分患者植入BMS。DES植入标准:糖尿病,弥漫性斑块,小血管病变,远端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分支病变。混合支架植入被避免。共1250个患者入选,1095个患者接受BMS,其余155个植入DES。DES植入组患者更多是糖尿病,弥漫性病变,不规则斑块,C型斑块。但是多支血管干预方
12、面两组没有区别。四年后随访结果提示:两组的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没有区别。两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无差异。u新加坡专家新加坡专家Huay-Cheem Tan认为:如果合理有效地使用临床认为:如果合理有效地使用临床建议,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合理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或者金建议,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合理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或者金属裸支架,长期临床结果是可喜的。临床医生应当根据临床判断,属裸支架,长期临床结果是可喜的。临床医生应当根据临床判断,结合效价比与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支架植入。结合效价比与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支架植入。DES的适应症有22种不同DES取得CE标志,其中仅少数有高
13、标准的临床随机试验证据不同DES之间也没有分类影响不仅应该关注哪些病人应该用DES,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病人不能用DES。比如,如果一个将要行重大手术的患者因为无法延时接收抗血小板治疗,此时就应该植入裸金属支架,SYNATX评分高于33分者应该考虑行CABG手术DES植入的最佳化通过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检查比如MRI、CT和FFR等检查结果选择支架最佳植入位置在IVUS或OCT指引下用非顺应性球囊使DES植入最佳化必须保护分支血管(必要时可行扩张),特别是在主要血管植入长DES。可降解和非降解药物支架可降解和非降解药物支架可吸收支架可吸收支架DES技术革命新引擎技术革命新引擎ABSORB研究是一
14、项前瞻、多中心、非随机研究,入选113名患者,植入全新的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vascularscaffold,BVS),支架由聚乳酸材料制成,在急性期植入闭塞的血管可将管壁撑开,此后支架结构逐渐降解并最终全部吸收,不在血管内留下任何痕迹,从而不影响血管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新型可吸收支架能够改善现有DES的极晚期安全性问题。ABSORB研究随访植入BVS后,30天,6个月,12个月的临床MACE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此外,还通过冠脉造影、IVUS、OCT等检查手段,评估支架及血管壁的变化情况。研究30天随访结果已于年初的ACC会议公布,支架内血栓、靶病
15、变重建率均为零,MACE事件率为2.0。ABSORB第二阶段研究结果PCR公布的ABSORB-Cohort-B研究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依旧令人振奋显示随访6个月时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为4.4,并且无一例支架内血栓事件通过QCA进行评价,支架节段再狭窄率为2.4,晚期管腔丢失仅为0.19mm(定义为支架植入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支架管腔直径之差)Serruys教授认为该试验的结果显示,BVS可吸收支架的效果已经能同现有金属结构的药物洗脱支架相媲美,也标志着BVS可吸收支架系统距离实际临床应用仅剩一步之遥ISAR-TEST-4研究ISAR-TEST-4研
16、究的12个月结果显示可降解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和非降解雷帕霉素或依维莫司药物支架的临床疗效相同2010年ESC年会公布的ISAR-TEST-4研究2年结果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可降解药物支架和非降解药物支架的临床疗效依然没有差别。该研究将接受药物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入选生物可降解药物支架组和非降解药物支架(Cypher和XienceV)组。两组分别有1299和1304例患者入选。ISAR-TEST-4研究结果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心源性死亡或心肌梗死组成的复合终点和靶病变重建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1至2年间终点事件发生率都很低u2年时的心源性死亡或心肌梗死复合终点发生率在生物可降解
17、药物支架组为7.1%,在非降解药物支架组为7.2%(RR=0.98,95%CI0.76-1.31;P=0.89)u明确或可能血栓的发生率在生物可降解药物支架组为1.1%,在非降解药物支架组为1.7%9(RR=0.67,95%CI0.34-1.31;P=0.24)u在抗再狭窄效果上,1至2年TLR增加率在可降解药物支架组和非降解药物支架组分别为2.2%和2.3%(P=0.79),造影再狭窄增加率在两组分别为3.9%和3.0%(P=0.19)u主要终点发生率在可降解药物支架组和非降解药物支架组分别为16.4%和17.4%(RR=0.94,95%CI=0.78-1.13,P=0.51)研究的结论是可
18、降解药物支架和非降解药物支架2年时的临床疗效没有差别,理论上生物可降解药物支架促进临床疗效的作用在2年随访时间内仍然没有显现。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桡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对目前有关不同经桡动脉途径注册研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与经股动脉途径类似,但前者严重出血需要输血治疗明显较少,因需要输血而死亡和缺血事件也下降英国Chase教授还对4个中心38872例PCI患者进行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需要输血为1.4,而股动脉途径则为2.8,前者与后者比较,减少的OR值为0.56(95可信区间0.45-0.69,P0.0001),经股动脉途
19、径需要输血患者一年死亡增加的OR值为3.58(95可信区间2.94-4.36,P0.0001)。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有关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因出血或血肿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较少,与之相关的死亡率和缺血事件下降,患者无需卧床,因此深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另外,也有专家报道可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颈动脉介入治疗和肾动脉介入治疗等加拿大魁北克心脏研究所Beitrand教授认为不仅普通患者可以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而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如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也可以应用,对心衰和休克患者在经股动脉置入IABP、ECMO同时,也可以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0、LATENT研究左侧桡动脉介入治疗入路更好?2010ESC临床试验论坛上,来自意大利的Sciahbasi教授公布了LATENT研究结果LATENT研究入选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所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计1540例,随机分为经左侧桡动脉或右侧桡动脉入路组研究的结果显示u采用左侧桡动脉入路组的透视时间明显低于右侧(149minvs.168min,P=0.0025)u患者射线吸收剂量也明显低于右侧入路(10.7vs.12.1Gy/cm2,P=0.004)u而右侧锁骨下动脉迂曲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左侧(16vs.8,P70。结果发现:血栓抽吸组主要终点达标率为50,而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组仅为41
21、TAPAS研究是评价血栓抽吸装置在直接PCI中疗效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入选1071例STEMI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组相比,血栓抽吸联合PCI组术后心肌blush分级3级率和完全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而30天死亡率显著降低;随访1年,血栓抽吸联合PCI组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以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PCI组Burzotta等通过荟萃分析同样发现,血栓抽吸装置可明显改善接受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死亡率在血栓抽吸联合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组、单纯血栓抽吸组以及单纯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组分别为3.3、4.8和5.0血栓抽吸装置在直接PCI
22、中的应用-反方与上述观点不同,来自阿根廷的Cura认为,血栓抽吸装置可选择性用于血栓负荷重的STEMI患者行直接PCI,但不应常规应用ATTEMPT研究是一项涉及11项试验(包括TAPAS研究)的荟萃分析,尽管结果显示血栓抽吸装置显著降低STEMI患者死亡率,但该结论大多基于TAPAS研究结果EMERALD研究同样采用Export血栓抽吸导管,并使用阻塞球囊进行远端保护,但并未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率,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完全ST段回落率亦无明显改善Cura认为,TAPAS研究中观察到血栓抽吸改善心肌灌注可能与对照组必须预扩张后置入支架有关,支架置入前的球囊预扩张可能导致心肌灌注不良,而血栓抽吸组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状动脉 介入 治疗 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