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综合布线系统设计.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r综合布线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r综合布线系统设计.ppt(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r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楼宇布线机房布线智能布线前言第一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第二部分 管槽路由系统课程内容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第二章 综合布线整体设计第三章 综合布线分系统设计第一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综合布线系统介绍产生背景社会需求:社会需求:1.1.城市建设及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城市建设及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2.2.建筑物各系统独立,难以管理,功能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建筑物各系统独立,难以管理,
2、功能不足,难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统一并形成标准统一并形成标准(AT&T)(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于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于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末期推出年代末期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随后推出随后推出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SCSSCS(Structure Cabling SystemStructure Cabling System).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综合布线功能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容纳(信息通道)综合布线系
3、统可以容纳(信息通道)p语音:数据:影像:控制:语音:数据:影像:控制:在目前技术条件环境和实际需要下多为前两种:在目前技术条件环境和实际需要下多为前两种:语音语音 数据数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对象应结合具体项目有选择地纳入,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对象应结合具体项目有选择地纳入,包括:安防监控,门禁一卡通,楼宇控制安防监控,门禁一卡通,楼宇控制是一种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在楼宇和园区范围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内,利用双绞线,大双绞线,大对数铜缆或光缆对数铜缆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等设备的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等设备的结
4、构化信息传输系统。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综合布线在网络模型中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按照近期和远期的通信业务,计算机网络拓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按照近期和远期的通信业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等需要,选用合适的布线器件与设施。选用产品的各项指标应结构等需要,选用合适的布线器件与设施。选用产品的各项指标应高于系统高于系统指标指标,才能保证系统指标,得以满足和具有发展的余地,同时也应考虑工程,才能保证系统指标,得以满足和具有发展的余地,同时也应考虑工程造价及工程要求,对系统产品选用应恰如其分。造价及工程要求,对系统产品选用应恰如其分。综合布线系统介绍与传统布线比较与传统布线相比,综合布线具有以下优点:与
5、传统布线相比,综合布线具有以下优点:1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2 2、材料统一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材料统一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3 3、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4 4、便于扩充,节约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便于扩充,节约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系统基本结构(旧)传统布线的系统结构划分传统布线的系统结构划分1.工作区2.配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建筑群子系统5.设备间6.进线间7.管理GB50311-2007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建议七个部分建
6、议七个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系统基本结构(2007)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第二章 综合布线整体设计第三章 综合布线分系统设计第一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2.设计原则3.整体设计4.图纸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用户情况用户情况/人员数量人员数量-建设规模建设规模-网络结构网络结构/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工程投资工程投资-未来扩展未来扩展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设计对象设计对象/系统规模系统规模-整体满足整体满足/局部满足局部满足-主要功能实现手段主要功能实现手段-系统指标系统指标-主要(设备)分布方案主要(
7、设备)分布方案-构建系统主要组成构建系统主要组成-主要子系统主要参数主要子系统主要参数-技术参数技术参数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设计原则实用性实用性先进性先进性可靠性可靠性模块化,标准化模块化,标准化可扩展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安全性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应体现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应体现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联动性;性、联动性;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国际、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标准。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国际、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整体设计:A.A.确定设计对象确定设计对象B.B.系统功能主体规划系统功能主体规划C.C.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D.D.系统布局建
8、立系统布局建立E.E.构建系统图构建系统图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设计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工厂、金融、文化、媒体、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工厂、金融、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确定建筑物及区域)确定建筑物及区域)使用要求及需求使用要求及需求 办公人数:计算机网络(有线办公人数:计算机网络(有线/无线)、语音电话、安防监控、无线)、语音电话、安防监控、门禁一卡通、楼宇控制系统。(确定服务的对象)门禁一卡通、楼宇控制系统。(确定服务的对象)能支持语音、数据、
9、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A:确定设计对象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设计根据设计对象设计系统的功能主体规划根据设计对象设计系统的功能主体规划数据网(内网,外网数据网(内网,外网)语音网语音网监控网监控网门禁网门禁网(是实现需求的主要手段,满足不同服务人是实现需求的主要手段,满足不同服务人群的不同需求)群的不同需求)B:系统功能主体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设计配线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配线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CAT5eCAT5e、CAT6CAT6、CAT7CAT7,OF,OF,UTP UTP、FTPFTP主干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主干子系
10、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单模、多模单模、多模 千兆、万兆千兆、万兆 大对数大对数 防火防火 补充知识:补充知识:铜缆系统的分级及类别,光纤系统的分级及类别铜缆系统的分级及类别,光纤系统的分级及类别 C:主要技术参数C: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注:注:3类、类、55e类类(超超5类类)、6类、类、7类布线系统应能支持向下兼容的应用类布线系统应能支持向下兼容的应用系统分级系统分级支持带宽支持带宽(Hz)(Hz)支持应用器件支持应用器件电缆电缆连接硬件连接硬件A100KB1MC16M3类3类D100M55e类55e类E250M6类6类F600M7类7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
11、体设计C: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 千兆以太网光纤的分级千兆以太网光纤的分级数据可参见数据可参见IEEE 802.3-2002光纤光纤类型类型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光纤直径光纤直径(um)波长波长(nm)带宽带宽(MHz)应用距离应用距离(m)多模100BASEFX20001000BASBSX62.58501602201000BASE LX2002755005501000BASE-SX508504005005005501000BASE-LX1300400550500550单模 1000BASE-LX1013105000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设计C: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万兆以太网中光纤的分级万兆以太
12、网中光纤的分级上述数据可参见上述数据可参见IEEE 802.3ac-2002光纤光纤类型类型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光纤直径光纤直径(um)(um)波长波长(nm)(nm)模式带宽模式带宽(MHz(MHzkm)km)应用范围应用范围(m)(m)多模10GBASE-S62.58501601502620050033400400665050050082200030010GBASBLx462.5130050050030050400400240500500300单模10GBASEL25mm其他芯数和主干光缆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4对非屏蔽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4对屏蔽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大对数主干电缆不小
13、于电缆外径的10倍室外光缆、电缆不小于缆线外径的10倍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设备应保持必要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设备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类别类别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间距最小间距(mm)380V380V电力电缆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与缆线平行敷设600600有有-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150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电气防护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其他管
14、线其他管线平行净距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给水管15020压缩空气管1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煤气管30020分系统设计:水平子系统屏蔽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3Vm m时,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进行防护。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进行防护。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干扰和防信息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泄漏)时,或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宜采用屏蔽布线时,或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系统。采用非屏蔽布
15、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屏蔽产品分类ISOIEC 11801中推荐的方法统一命名中推荐的方法统一命名可分为可分为FUTP(电缆金属箔屏蔽电缆金属箔屏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丝网加金属箔屏蔽电缆金属编织丝网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
16、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属箔屏蔽属箔屏蔽)金属箔对高频、金属编织丝网对低频的电磁屏蔽效果为佳。如果采用双重金属箔对高频、金属编织丝网对低频的电磁屏蔽效果为佳。如果采用双重绝缘绝缘(SFUTP和和sFTP)则屏蔽效果更为理想则屏蔽效果更为理想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光纤到桌面系统设计连接到计算机网卡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网卡端口MT-RJ/LC 光纤跳线光纤跳线多模或单模光缆多模或单模光缆跳线连接到网络交换设备端口跳线连接到网络交换设备端口配置:配置:光纤芯数至少应有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芯备份,按按4芯水平光缆配置。芯水平光缆配置。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电气保护(总结)
17、防电磁干扰的措施有以下几种:防电磁干扰的措施有以下几种:与电磁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与电磁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采用采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金属线槽或金属管敷设敷设采用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电缆采用光缆布线采用光缆布线分系统设计水平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定义:干线子系统定义: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干线介质干线介质干线规格干线规格长度统计长度统计干线的介质 干线线缆可选择如下几种传输介质,它们干线线缆可选择如下几种传输介质,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1 1)100100双绞电缆双绞电缆(2 2)62.5m62.5m125m125m多模光缆多模光缆(
18、3 3)50m50m125m125m多模光缆多模光缆(4 4)8.38.310m10m125m125m单模光缆单模光缆(5)5)语音大对数电缆语音大对数电缆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光缆的应用(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850nm和和1300nm1300nm的多模光纤及标称波长为的多模光纤及标称波长为1310nm1310nm和和1550nm1550nm的单的单模光纤。模光纤。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用应符合网络的构成方式、业务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用应符合网络的构成方式、业务的互通互连方式及光纤在网络中的应用传输距离。的互通互连方式及光纤
19、在网络中的应用传输距离。楼内宜采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多模或单模楼内宜采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相连时宜采用单模光光缆,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相连时宜采用单模光缆。缆。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光缆芯数设计(依赖于网络的应用,需要知道交换机的应用情况)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备份的理解芯的备份(同一根光缆中芯的备份)芯的备份(同一根光缆中芯的备份)缆的备份方式缆的备份方式1 1(不同光缆的备份)(不同光缆的备份)缆的备份方式缆的备份方式2 2(不同路由的备份)(不同路由的备份)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线缆类型-大对数 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
20、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电话电话8 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1 1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础上至少预留约1010的备用线对。的备用线对。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主干长度测算从设备间到各电信间主干缆线用量计算如下:从设备间到各电信间主干缆线用量计算如下:每个电信间的每个电信间的主干电(光)缆用量主干电(光)缆用量=每根电(光)缆长度每根电(光)缆长度+预留长度预留长度根数根数式中,预留长度式中,预留长度电(光)缆在设备间和电电(光)缆在设备间和电信间的端接预留长度,一般取信间的端接预留长度,一般取101015m15m。建筑内的电(
21、光)缆用量为各电信间电(光)建筑内的电(光)缆用量为各电信间电(光)缆用量的总和。缆用量的总和。分系统设计主干子系统分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位置的选择位置的选择端接设备选择端接设备选择跳线配置跳线配置标签标识标签标识机柜安装空间的设计机柜安装空间的设计位置的选择管理间位置的选择尤其重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管理间位置的选择尤其重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能系统性能施工安装施工安装工程成本工程成本分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确定。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400
22、个个,水平缆线水平缆线长度在长度在90m90m范围范围以内,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以内,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数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数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90m的情况下,宜几个的情况下,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缆线竖井。设置缆线竖井。-电信间的使用面积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不应小于5m25m2,也可根据工程中配,也可根据工程中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调整。
23、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调整。-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两个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两个220V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电源插座插座,但不作为设备供电电源。,但不作为设备供电电源。电信间设计(GB50311)分系统设计管理间子系统设备空间安装规定-电信间如果安装电信设备或其他信息网络设备时,设电信间如果安装电信设备或其他信息网络设备时,设备供电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备供电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宽大于0.7m0.7m。电信。电信间内温度应为间内温度应为10103535,相对湿度宜为,相对湿度宜为20208080。如果安
24、装信息网络设备时,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如果安装信息网络设备时,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800mm,后面的净空,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不应小于600mm600mm。-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0mm300mm。分系统设计管理间子系统端接设备选择铜缆RJ45配线架(配线架(24口,口,48口)口)配线架空架模块配线架空架模块角型配线架(角型配线架(24口,口,48口)口)计算公式:计算公式:配线架的数量(信息点的数量配线架的数量(信息点的数量/每个配线架的最大每个配线架的最大端接端
25、口数)向上取整端接端口数)向上取整分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端接设备选择大对数110配线架(配线架(25对,对,50对,对,100对)对)(注意各种组合占用的空间,一般(注意各种组合占用的空间,一般100对占用对占用1U)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10 配线架的数量(信息点的数量配线架的数量(信息点的数量/每个配线架的最每个配线架的最大端接端口数)向上取整大端接端口数)向上取整注意:(对数与水平线缆的关系)注意:(对数与水平线缆的关系)25对应端口对应端口6个,个,50对对应对对应12个,个,100对对应对对应96个个分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端接设备选择光缆端接接头的选择端接接头的选择耦合器的选择耦合器的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r 综合布线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