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三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第三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三章.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分为远距离感觉(视、听)、近距离感觉(味、嗅、皮肤觉)和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平衡觉)三类。(了解)P43P434.4.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的生理机制(基本过程):收集信息(产生感觉的第一步)、转换(即把人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感受器)、传入大脑皮层。(了解)P44P44第1页/共61页5.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识记)P45-48P45-48(1 1)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2 2)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 3)感
2、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第2页/共61页6.6.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为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用以表示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是有阈限是有50%50%的机会被察觉的最小刺激量。(识记)P45P45第3页/共61页7.7.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指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即差别感受性
3、。在心理量上体现为最小可觉差(jndjnd)。(领会)P46P46注:最小可别差:就是指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P47P47第4页/共61页 8.8.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的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了解)P47P47 9.9.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增长。(了解)P47-48P47-48第5页/共61页第6页/共61页10.10.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一种电磁辐射的能量。波长在将近400400至750750
4、毫微米之间的光谱部分为人眼可见的。(了解)P48P4811.11.颜色感觉的三种特性颜色感觉的三种特性:色调、饱和度、亮度 (识记)P50P50第7页/共61页补充:视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则可专门反应光的波长也就是颜色,但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锥体细胞集中于视网膜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这就造成了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效果更好的原因。(识记)P51-52P51-52第8页/共61页12.12.视觉适应视觉适应:(识记)P52-53P5
5、2-53(1 1)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指在从暗处到明处,人眼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包含瞳孔缩小和视觉色素的漂白(人眼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即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的过程)过程。(2 2)暗适应,是指在从明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包含瞳孔扩大和视觉色素还原的过程。第9页/共61页13.13.色觉理论色觉理论:三原色说和拮抗说。(领会)P53-54P53-54第10页/共61页注:视觉现象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注:视觉现象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了解)(了解)P53-54 正后像正后像:指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的作用后,:指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的作用后,
6、他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他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如电影的原理。的驻留,如电影的原理。负后像负后像:可以发现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可以发现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第11页/共61页14.14.听觉刺激听觉刺激:振幅在202020000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了解)P55P5515.15.基本的听觉现象基本的听觉现象:(领会)P56-57P56-57(1 1)声音的属性:称为感觉特性,即音强、音高、音色(指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织形式构成声音的质
7、量特征,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如男声、女声)第12页/共61页-13-(2)听觉适应: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3)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特点:恢复慢,可能产生音隙、音岛(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失聪。(4)声音的混合: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由于两个声音的频率、振幅不同,混合的结果也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强音强度一致,频率相差大混合音强度一致,频率相近拍音声音掩蔽第13页/共61页16.16.听觉的机制听觉的机制:(领会)P57-59P57-59(1 1)耳及其组成内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2 2)
8、位置学说(又称行波学说,贝克西)和频率匹配学说。P58-59P58-59第14页/共61页17.17.知觉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识记)P60P6018.18.知觉的形成知觉的形成(知觉与感觉的关系):(应用)P60-61P60-61(1 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2 2)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而是将各种信息整合起来并加以解释,任何属性都与一定客体相联系,并具有一定的意义。第15页/共61页(3 3)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
9、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4 4)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5 5)对知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6 6)结合具体实例谈知觉的形成(如,如何教孩子形成对火的知觉)。第16页/共61页19.19.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识记)P61-66P61-66(1 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
10、原则,主要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态度。第17页/共61页(2 2)知觉的选择性:指根知觉对象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轮廓清晰,似乎突出在背景之上,而作为背景的部分则轮廓模糊。双关图形是最好的示例。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规律性也使之容易被选为图形。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第18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第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