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必选参考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必选参考教案五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必选参考教案五篇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认识维也纳: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准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认识。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欣赏维也纳的美丽风光吧!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二、走近维也纳:1.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冯骥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珍珠鸟花的勇气。今天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认识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困难可
2、以提出来。3.纠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尽量尽快撩动巢穴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宁静又精致4.读完课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三、感受维也纳: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2.默读课文,学生动笔在文中找句子。(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变化)那就富有变化的读
3、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B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在。”四、享受维也纳: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幸福呀!五、畅想维也纳:1.推荐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2.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维也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孔明智退司马懿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浅读懂文言文的大意。2.通
4、过认真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3.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课前准备:阅读马谡拒谏失街亭,预习课文。教学流程【课前谈话】:意说。师引入课文。一、故事导课、激发兴趣1、刚才我们大家谈的故事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上部分内容即马谡拒谏失街亭,正是失了街亭这一咽喉之路,所以孔明_安排撤兵。也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2、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司马懿的“懿”笔画很多,大家不妨跟着数空一下。它是一个书面用语,现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齐读课题)二、粗通文本、了解大意1.这是六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预习了吗?请生读词:旌旗、隐匿、笑容可掬纶巾
5、、鹤氅、麈尾(看图理解)2.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难懂?一般来说故事都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果,你能不能每一个环节都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串起来说说故事大概讲了什么?现在能说说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吗三、紧扣题眼、品读文本(一)找出句子1、同学们刚才已经较好的说出了课文的大意,这大意在课文的题目就已经做了精炼的概括。再读课题,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为关键?(圈“智”字)3、交流。(二)聚焦“计”。1、出示句子: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
6、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2、请生读,断句。3、你能借助下面的注释,读懂这段话吗?用自己的话说说4、孔明说“吾自有计”,板书:计,那他究竟是怎样设计的呢?他第一步做的是什么?师生一起标出第一步:将旌旗尽皆隐匿,板书:隐匿旌旗。接下来几步又是什么呢?请自己读一读,标一标,概括一下。A、孔明将旌旗隐匿,叫诸军各守城铺,严明军纪是为了B、孔明大开四门,叫军士扮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焚香操琴是为了6、集体交流:将旌旗尽皆隐匿旌旗指什么?a、代表一个部队的方号,部队的人数有多少。b、为什么要尽皆隐匿?为了迷惑敌人,让司马懿摸不清虚实。诸军各守城铺按兵不动,不让司马懿发现,也为
7、了做好最后一搏的防范。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妄行出入,高言大语者”,就是高声说话者,擅自出入的人。为了不漏破绽,保证计划顺利进行。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为了让司马懿起疑。孔明正襟危坐、焚香操琴也是为了引起司马懿的怀疑。7、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孔明布下的这一计,他是将(自己的兵力)隐匿,将(一座空城)展现在司马懿面前。孔明是想告诉司马懿:我只有一座空城。你信还是不信?“好个我自有计”,孔明这是唱得什么计啊?(板书:空城)8、孔明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布下这一计的?出示: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
8、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你看到的情况是(十万火急、千钧一发、命悬一线)力量悬殊十五万对二千五百,且是文官。众官尽皆失色笑容可掬_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板书:临危不乱)师:孔明设下空城计,如此周密的布局课文仅用了短短百十来个字,可谓字字珠玑。这也是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语言极其凝练。_再读孔明布局的整段话。(三)聚焦“人”1、孔明为何敢如此设计?2、出示: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出
9、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意思是说:司马懿此人心里多猜忌,但对人却装的很宽容,用人颇多疑而但又能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可见司马懿此人生性多疑,处事谨慎。懿看毕大疑,究竟在一些什么呢?出示京剧唱词:我们不妨来欣赏一段京剧唱词。现在,你能读出司马懿见到这番景象时的心情吗?请一生读。师生对读,生读:孔明部分,师读:司马懿部分。司马懿举棋不定,最终决定退兵,说:出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在司马懿退兵之后,孔明这边的众官也是不明所以,丞相为何不用一兵一卒就将仲达退之呢?诸葛亮也有一言。补充出示:亮曰:“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此规模,疑有伏兵,故退去也。”可见:诸葛亮敢用此计
10、正是料定了司马懿生性多疑必中计。你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明?(板书:深谙人心)四、补充结尾,拓展延伸:1、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出示故事结尾,生阅读。2、师小结:这真是“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诸葛亮是指挥如意笑谈中,难怪人们把他说成是智慧的化身。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诸葛亮,了解那一个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建议同学们课后再读三国演义,感受经典的魅力!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教学目标:1.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1立、刚强的性格特征。3.学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二、教学重难点:以人
11、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和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三、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1)让学生进行介绍。(2)明确:(出示幻灯片1。)王安忆,当代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4.文中的“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什
12、么?5.文中“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6.找出自学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嗫嚅倔强有力胆怯沮丧轮廓风靡恍惚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2.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要求:能找出各种描写对应的句子。3.文中“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明确:(逐渐成熟、自主
13、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4.“小心”一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明确:(“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6.重点研讨“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本部分明写了哪两方面的事?(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加点词体现了
14、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明确:(爸妈拌嘴时总是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又总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五)梳理巩固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一件运动衫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二、教学重点: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备:投影设备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
15、的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有关的语句。1、提示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的句子。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三块钱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失”去运动衫:“我用这件运动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买下这双鞋,可以吗?”“我把那件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衫。”2.给文章划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3.按照板书的提示,用你
16、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叙“我”买一件漂给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给“我”一件运动衫的事。)(二)重点读读课文中有关“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的描写,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也可以从“表达心意、体现情谊”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还可能从“标价(4.5美元)与实付的钱(“三块钱”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价中”及售货员外加“一双长腰袜子”上发现售货员写,更进一步地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三)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故事的结局了吗?学生各抒己见。1、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当“我”得知运动衫是老人用小狗换来的时
17、候,又有何反应?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一说当时“我”会怎么想?)2、小结:我们从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中不仅产生新奇感,而且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谊而深感震撼。3、请你自己读一读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四)教师总结1、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用了两条并行的线索,一明一暗。“我”买运动衫、买鞋是结局。2、你们说说这种表达方法有哪些好处呀?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出:出人意料的结局中不仅产生新奇感,而且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谊而深感震撼。六、教学结束:布置学生学会本课知识点,并复习下节课内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齐天大圣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会义10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能流利有感
18、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情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4.体会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孙悟空战胜天兵天将被封为“齐天大圣”的经历,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教学难点:本文有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要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材料,视频材料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读顺。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清课文脉络。教
19、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西游记主题曲、小黑板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导入新课。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歌曲,看着这精彩的画面,我们都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内容?我们都看过西游记是吗?它讲的是什么?都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齐天大圣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的经过。(板书课题:齐天大圣)2.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繁多。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打清文安障碍。(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地方画出
20、来。(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4.交流自学情况。(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生字本课要求学生会认“御、陛、(哪)、吒、擒、(挑)、霄、盔、遣、旨”,注意这些字的读音,特别是盔、挑、遣。本课要求会写8个生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结构,左右结构的要注意左右占位,上下结构的要求书定紧凑一些。词语调派、擒拿、夸口、垂头丧气、气势汹汹、派遣、神通广大、蟠桃5.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给课文加小标题,理清课文脉络。全班讨论,共同筛选出小标题。参考小标题:(1)反下天庭,讨伐悟空(2)打败巨灵神,大战哪吒(3
21、)玉帝害怕,封为“齐天大圣”6.(1)说说下面哪些词用得好。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这场恶战真是地动山遥。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打来密如雨点,打去疾似流星。两人在半空中混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2)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7.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8.小结,从孙悟空反下天庭,打败巨灵神、哪吒,最后逼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一个性格特点?9.课后作业:阅读西游记,搜集西游记中故事,特别是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准备召开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
22、故事最精彩。板书计划:齐天大圣(1)反下天庭,讨伐悟空。(2)打败巨灵神,大战哪吒。(3)玉帝害怕,封为“齐天大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教学重点:感悟文中人物形象教学准备:西游记中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断。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对本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孙悟空反下天庭,又打败了天兵天将,天庭震惊,玉帝无奈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节课。2.明确教学目标。(1)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掌握读书的方法,特别是阅读名著的方法,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翅膀。3.自由
23、读课文,你喜欢那些词句?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地读出来。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1)众猴向孙悟空报告,一开口就是:“祸事来了!祸事来了!”(对话很传神,显出了有成竹。)(2)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孙悟空镇定、从容应对,且威风凛凛,体现了孙悟空的特点。)(3)巨灵神垂头丧气。(读出巨灵神打了败仗情绪低落、懊丧的样子。)(4)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打来密如雨点,打去疾似流星。(两人交战的场面,说明两人交战非常激烈。)(5)李天王大惊失色。(哪吒被打败后,李天王没想到,非常害怕,以至于脸色都变了。)5.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体现出主要人物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构思很奇妙,生动展示了他们打斗的每个场面,展开你的想象,如果你来写,你会怎样展示这场打斗?6.看西游记片断,进一步感受人物特点。7.概括读书的过程,总结读书的方法。8.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