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3篇.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 一、嬉戏导入: (和学生玩古诗接龙的嬉戏,一起背诵一些写山的诗句。)当我们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心情往往会无端地安静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憧憬着山,沉迷着山,寄情于山。今日,让我们跟随着现代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山。 二、初读,读通顺。(勾画、理解有新奇感的词句) “山中访友”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你觉得新奇或生僻的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正确、通顺。 (出示生字词,正音,识记) 三、再读,读出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画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
2、感受呢?选择你喜爱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对话,读文章想画面,体会景美。)明明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题目怎么是“山中访友”呢?看来,“友”不是“友”。 四、三读,读出情。(凭借语言体会友情,结合生活,体验友情) “友”是不是“友”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 1学习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 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谁来读第3段。(相机评价、指导,体会“情深”) 3“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是“我”常来的这片树林,是我的知己。) 4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
3、满怀的好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在读中训练句式,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 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会“我”满怀的好心情。 6此时,大家再看题目,“友”不是“友”吗?友确是友。引读文章结尾,体会友情。 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诗人以他独特的感受给予大自然深深的情感,正所谓“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山林,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与大自然浓浓的友情。(配乐朗读) 五、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为什么在的
4、眼里都变得含情脉脉、有情有义呢?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邀”“俯”等8个生字和“清爽”“吟诵”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3、感受所描写的物我两忘之境,激发类似体验,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学习运用比方、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5、品尝如诗如画的语言,通过摘录、背诵、练笔等形式丰富语言积存。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固然,体会第6自然段中的联想和感受局部,学生比拟困难。 课前预备 教师制作山中访友PPT课件 教学时
5、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1、天籁之声动听悦心 (1)课件播放来自山林的天籁之声。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相继传来风声、河水声、鸟鸣声、风吹树梢声、溪流声、飞瀑声、雷雨声、犬吠声、群鸟归巢声,引领学生美妙遐想。 (2)学生闭目静听神游。 (3)沟通假想历程。 2、语言描述,牵情入课 师:同学们,奇妙的大自然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今日请让我们跟随闻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投入的山林的怀抱,去专心灵沉醉大自然的迷人风景,去倾听大自然的奇妙乐章,好吗。 3、解读题目,激起期盼 师:依据预习,我们不难猜出李汉荣先生去山中访问的朋友是谁?(大自然中的朋友)那么,你肯定很想知道:
6、作家为什么会称它们为朋友?他“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会晤了哪些山中的“朋友”呢?请让我们快快走进童话般的大自然吧。 二、触摸大自然的生命因子 1、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段前标序。 (2)读对读通。 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比拟难读或写得美丽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3)自学字词。 b、认读正确音节。 树冠(gun gun) 扎进(z zh) 旋转(zhun zhun) 唱和(h h) 细数(sh sh)瀑布(p bo) 津津乐道(jn jng) c、把握正确字形。 “邀”是“辶”旁;“瀑”的右下角不是“水”;“蕴”的下面不是“温”。 “吟诵”的“吟”,右边是“今”不要多“、”;“
7、挺立”的“拔”,右边不要写成“发”;“ 神秘”的“奥”,上面不要封口;“津津乐道”的“道”,不要写成“来到”的“到”。 d、仔细书写字词。 把本课比拟难写的字词各仔细书写三至五遍。教师要提示学生留意笔顺,安排好字的间架构造,把字写端正。 2、默读扫瞄,查找“朋友” (1)默读扫瞄。 学生默读课文,查找在山中访问的“朋友”。 (2)全班沟通。 访问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每一棵树、山泉、溪流、瀑布、陡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岩石、归鸟等。概括地说,山林中的一切都是的朋友。 三、呼吸大自然的灵动之气 1、自选朗读,积存情感 a、画诞生字新词。1)本文有8个自然段,学生依
8、据自己的喜好,自选朗读,积蓄情感。 (2)教师边听边相机指导评价。 2、美文美读,引发共鸣 (1)师:本文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描写了“我”先后访问的十几位山里的“朋友”,请同学们自选最喜爱的描写访问不同“朋友”的局部美美地读一读。 (2)教师边听边相机品评点拨。 3、赏读赛读,移情自然 (1)师:这篇散文读来令人沁人心脾,心旷神怡,请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2)学生挑战读、竞赛读,师生共读,共同呼吸大自然的灵动之气。 (3)教师一边观赏,一边相机点拨解读。 四、感受老朋友的德高望重 1、谈话过渡,亲近老桥 (1)师:同学们,作家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首先访问了古桥。见到
9、“老朋友”,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关于介绍“老桥”的图文。 2、自由朗读,共享奇趣 学生自由读,个人读,共享与老桥物我相忘的奇趣。 3、教师导读,感悟老桥 (1)师:看到老石桥,联想到了哪个词语来赞美他? (2)围绕“德高望重”一词,结合“几百年”等关键词语,引领学生重点体会老桥悄悄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效劳的品质。 4、悉心体会,学习写法 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详细、生动、形象地传达给了我们,读来引人入胜。 其次课时 一、早知名山如高人,你我岂可久不见 1、听写词语,稳固旧知 听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立、身躯、精巧、蕴含、神秘、侠客、德高望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中访友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访友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