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共7页).docx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共7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3.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4.原核植物:植物体由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包括蓝藻和细菌。 5.真核植物:植物体由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6.高等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内发育胚的植,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7.低等植物 :在形态上无根茎叶分化,
2、构造上无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8、物种 :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具有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特性。9植物分布区:分布区是一个种系或任何分布单位(种、属、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10.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的总称。11.植物区划:利用各种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方法把那些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地理成分与起源、不同等级的特有性与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是植物(区系)区划。12.生物入侵:生物由原生地经
3、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另一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13.环境: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4.生态因子 :环境因子中一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15.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16.生境: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17.限制因子:那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18.生态幅 :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耐受上限与耐受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称
4、为生态幅。 19.植物内稳态 :指植物控制小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进而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形成ATP和NADP的过程。20.种群: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有机集合。21.最大持续产量:是要使产量达到最大,又不损害持久利用。22.生物学过捕 :如果利用资源使某种生物资源降低到k/2水平以下时,就叫生物学过捕23.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24.生态位重叠:当两个生物(或生物单位)利用同一资
5、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两个种或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空间上不同程度地相互重叠的现象,称为生态位重叠25.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而每一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就称为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ation)。26.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用K来表示。27.种内关系:指种群内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8.种间关系:指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动态(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29.植物群落: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
6、里,各种植物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植物组合,即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所有植物种群的集合。30.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31.物种多样性 : 一个群落内物种的数目、每个物种的个体数目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32. 生活型谱: 群落中的组成,是群落对外界环境最综合的反映指标。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33.群落波动:植物群落年际间发生的变化。不涉及新种的侵入,是围绕一个平均数的波动。原因:环境条件、生物活
7、动周期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4)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3、植物的命名法规有哪几种?同物命名、同名异物4.植物界类群: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5、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光合作用色素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无保护层保护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的形成6、 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无根、茎、叶分化的单细胞体或为丝状体或
8、裸露的原生质团。菌类无叶绿素,无光合能力,是异养的原植体植物。异养 菌类的原植体植物很简单 7、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由1种真菌和1种藻类共生,少数为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真菌: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藻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营养关系:互惠共生 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8. 简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1)特征: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 有花粉管的形成 形成种子 具有裸露的胚珠 孢子叶聚生成球花 具有多胚现象(2)代表植物: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紫衫纲、买麻藤纲9、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花 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的
9、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10.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有何区别?(1)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维管束系统、单细胞的生殖器官、无胚植物、对环境适应力弱、生活在水生、潮湿或动植物体内、主要类群有藻类、菌类、地衣(2)高等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系统、多细胞的生殖器官、有胚植物、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在陆地、主要类群有苔藓、蕨类、种子11、 分布区制图有:点图法、轮廓法和涂斑法12.分布区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影响因素(1)形状大小:高纬度地区:许多植物种的分布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原因:分布地区生存条
10、件的空间变化东西差别小,南北差别较大有关。 寒带和温带地区 :自西向东呈椭圆形 原因:南北方向的气候条件尤其温度条件变异较大 热带地区 :南北直径较大 (2)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 、地形因素 、生物因素 、历史因素 、人为因素 13分布区中心类型:多度中心、发生中心、多样化中心、变异中心、残异中心14、 植物分布区的类型及成因?A 广域分布区:有些植物的分布区面积辽阔,通常遍及各大洲,称为广域分布区B 特有分布 :是指只生长在某一地区而不在其他地区出现的植物。成因:古特有种、新特有种、生态特有种、岛屿特有现象、假特有种 C连续分布区:是指某一植物种(或属、科)连续分布在某一完整区域内。
11、D间断分布区:如果某一植物分类学单位占有两个以上相互分离的地区,并且它们之间不可能凭借现在的自然因素传播种子,这种分布区称为间断分布区成因:自然条件的变化 、迁移说 、陆地下沉 、大陆漂移说、跳跃式传播、人为影响E残遗分布区:一个古老种过去曾经具有广阔的分布区,后来由于地质条件或气候条件的变化,现代的分布面积大大缩小或者星散为几个小的分布区,称为残遗分布区F替代分布区:从相邻两个区域的同样生境起源,或从同一区域的两个不同生境起源的两个近缘分类单位相互取代的现象叫替代现象,它们的分布区是替代分布区成因:物种在散播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生态条件而分化出新的种型 气候的变迁 古地理环境变迁15.植物区系
12、成分包括哪几个? 地理成分:根据植物种或其他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来划分的,可以归为若干分布型。发生成分: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的区系成分。迁移成分:按植物种迁移到某一植物区系所在地所循的迁移路线来划分的区系成分,例如,沿某江河流域、海岸线、山脉等。生态成分:是按植物种的适应生境而定的区系成分。这类成分对于研究一个植物区系的历史及其所经历的气候变化具有极大意义。历史成分:根据植物种在某植物区系区域内出现的时间来确定的区系成分。16.阐明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a.植物种类丰富 b.起源古老c.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1)具有明显的热带
13、、亚热带性质 2)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温带成分3)具有一定比例的古地中海和泛地中海成分4)特有属丰富d.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 e.特有植物丰富(2)成因:a.环境演变历史 b.第四纪冰期中国大部未受北方冰盖影响 c.形成古老植物庇护所和新物种的发祥地d.南方地区更是基本保持温湿环境e.环境条件的多样化17.影响岛屿植物区系的因素?a.岛屿面积对植物区系的影响b.距离对岛屿植物区系的影响c.岛屿年龄的影响18.简述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并说明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的指导意义。(1)理论:生物向岛屿拓殖速度与岛上种类灭绝速度趋于平衡。即岛屿上的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这是一
14、种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灭亡,也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补偿灭亡的物种。(2)指导意义: 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受其周围生境“海洋”所包围的岛屿。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说来,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但有两点需要说明:建立保护区意味着出现了边缘生境(如森林开发为农田后建立的森林保护区)。适应于边缘生境的种类受到额外的支持。对于某些种类而言,小保护区比大保护区可能生活得更好。(3)应用a.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b.自然保护区形状确定c.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9.阐明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地理学 复习资料 自己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