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7篇.docx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7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7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篇1一、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知道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的部分内容。、2、弄清牛郎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善良的品质是牛郎能与织女成婚的重要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这样的品德教育。3、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这一故事。二、教学重点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2、使学生受到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善良的品德教育。三、课型:独立阅读课四、教学方法:谈话法。七、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我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其间有不少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民间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则民间故事。板题、揭题、读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和课文内容谈话。1、释题:牛郎
2、、织女分别是谁、作简单介绍。“(一)”是说这个故事篇幅较长、这里分为几个部分、先介绍它的第一部分。2、简介本文作者叶圣陶。3、试着介绍故事内容。(观看录像后)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介绍了一个贫苦的孩子牛郎自小受到哥嫂的欺凌、吃尽了苦、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指引下、认识了织女、结为夫妻。(后面的内容为28课的内容、学生可介绍也可先不介绍、留到下一课教学时补充。)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看看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他又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2、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3、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大家讨论。按以上要求自学课文。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一)用“我认为牛郎是个的孩子”的句式来谈问题1.1、牛郎是个贫苦、孤独、吃苦耐劳、有爱心的孩子。2、他的童年是在哥嫂的虐待、勤劳地干活、老牛的陪伴中孤苦地度过的。(课文一节)3、他是在与哥嫂分家后、在老牛的指引下认识了织女、他的善良、勤劳和孤苦的身世感动了织女、织女就嫁给了他。(二)从这些事情中、你受到什么启发?1、要做一个吃苦耐劳、有爱心的人.2、好心必有好报。(三)课文同时还介绍了哪几个方面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哥嫂凶残、自私、贪财。2、天庭冷酷、无趣、人间鸟语花香、充满美好与自由。(四)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疑问:提出来同学互相解决。牛虹(m6ng):昆虫类、像蝇那样大、生活在野草丛
4、中、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奋血液。(五)自由读文、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起立汇报读。无拘无束:不受拘束、很自由。小结。牛郎织女(一)告诉我们什么呢?(只要勤劳就会过上好日子)作业。将故事讲给亲戚朋友听。板书设计牛郎:贫苦、孤独;吃苦耐劳、有爱心渴望自由与欢乐织女:勤劳能干、渴望自由有爱心(结为夫妻)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篇2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在感悟中受到热爱自由、
5、勇于抗争的品德熏陶。教学准备:相关古诗词、家乡传说故事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1、读一读齐读秦观的鹊桥仙2、过渡:“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集。二、初读课文。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三、熟悉课文。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幸福生活被王母抓呼牛郎救七夕相会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四、探究感悟。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
6、、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词来理解。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制残暴,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极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人间幸福、所追求人间自由的真谛: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尤其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天上辛苦?可“
7、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明知会有祸患,到底是什么让织女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再读再悟。第二次交流。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的织女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1)小组练习。(2)全班汇报。(3)略作讲评。六、拓展活动,自选其一。1、
8、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2、搜集有关家乡的传说。3、民俗知多少。(连线)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篇3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
9、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二、了解作者资料。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3、学生汇报。板书: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一天一天从此以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
10、的问题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一)小组内交流。(二)全班汇报。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六、作业书写生词。第二课时一、导入激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板书:鹊桥相会织女被抓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三、作业: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板书设计:鹊桥相会织女被抓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哥嫂待他不好老牛指点男耕女织话别留皮趁机抓走鹊桥相会照看老牛周到相识成婚幸福美满天河相隔教学反思:1、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文章的细节,如“披上的牛皮没有能量,怎么能够把他们三个人带上天空呢?”“为什么不能够从天河上飞过去?”“披着牛皮飞不过天河,为什么喜鹊能够飞过?”等产生质疑,说明学生对民间传说并不够了解。2、让学生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但学生囿于条件
12、所限,无人给他们讲,也鲜有接触的机会。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活动篇4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
13、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说:“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老牛没说完就死了。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
14、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
15、,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
16、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教学目标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重点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郎织女 教学 设计 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