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5篇.doc
《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5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仿照、明显”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险中坚决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急状况要镇静冷静,坚决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境况危急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才智,冷静的处事方法。 教具预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教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教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留意要
2、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理一理:课文是根据什么挨次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沟通,这个故事的进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许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教师信任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扫瞄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讲解)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闲适地站在甲板上观赏着漂亮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摆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
3、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知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境况太危急了。 师:请翻开书本快速扫瞄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境况很危急,找到了可以大声告知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境况危急,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非常精确,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境况危急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索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沟通、争论。 (学习小组争论,教师参加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争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沟通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
4、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境况非常危急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境况的危急,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学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觉“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受很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急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境况太危急了。 (7)师:同学们把刚刚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状况进展评价。) 师:用什么
5、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境况危急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把握得真好,太令教师观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特别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状况的危险。) 师:大家的方法,究竟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由于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境况危急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争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 (学生沟通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长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沟通)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妙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妙心愿,并鼓舞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熟悉解释,并能够借助解释帮忙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诗歌,整体
7、感知课文内容。 3.熟悉解释,知道解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提醒课题,熟悉解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看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翻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解释,看看它说明白什么? 小组沟通、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进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
8、了字。这个和平条约究竟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沟通、评价,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将来的世界应当和平,没有战斗、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制造美妙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沟通释疑 1、和同桌沟通一下,预习中你发觉的这些生字的留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依据反应进展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9、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按肯定挨次进展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在“会飞的蒲公英”中寄予的不断追求新的抱负,以及对将来布满盼望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听教师的描述,猜一猜。“初夏季节,风儿轻轻吹过山坡,一朵朵长着圆圆脑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随风轻快地飞了起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蒲公英)这正是我们山里人最常见的一种的花。今日我们就来熟悉这些会飞的蒲公英。 2、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 要求:专心听教师读课文,留意
10、听准字音,思索: (1)本文是按什么挨次表达的? (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汇报。学习13自然段。 (1)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 (3)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色的牵牛有何用意呢?(衬托) (4)从妈妈对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么? 板书:妈妈的盼望 (5)过渡:蒲公英给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很深,甚至在梦中都盼望自己成为一朵会飞的蒲公英。(板书:我的幻想)这个幻想实现了吗? (6)师:这一蜕变的过程在的笔下,横穿成线、竖串成串,纵横交叉成了一张学问的网,这网就在你语文书69页上,翻开书看一下。请同学们
11、结合学问网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重要或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等。 (7)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三、阅读感悟 师:就让我们沿着记忆的路线边走边看。 1、汇报填表。哪几段是写小学期间的事?这局部中你是结合哪些词句理解的? (1)上学了,理所固然应当有书包,妈妈送我书包和一般的书包有什么区分,妈妈又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 (2)看到我从学校里有所收获,妈妈又什么样的表现呢? 课件出示:妈妈有些感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妈妈看到我开头起飞,很快乐。) 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经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件件古旧
12、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盛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看出妈妈对我的成长感到很满足。) 2、汇报填表。哪些段落是写中学期间的事?把你对这局部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共享。 (1)课件: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2)找出这段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能看出什么? (3)昏黄的油灯下,妈妈熬红了眼,扎破了手,却还在一针一线地绣着那多白白的蒲公英,妈妈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3、汇报填表。 (1)收到大学录用通知书,幻想实现,最难忘是临别前的一个黄昏。 (2)重点指导朗读第8段。
13、(3)妈妈的水彩画是怎样一副画面?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4)从妈妈的画里,我读出了什么? 4、大学毕业后。汇报填表。 (1)大学毕业后,实现自己的抱负,妈妈又会送来什么礼物,他又将在怎么样的路上飞来飞去呢? (2)纵观全文,蒲公英飞向宽阔天空的过程,恰恰是我从山里走出去,闯荡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是借物喻人。这种表达的手法叫象征。同学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运用到写作中。 蒲公英象征着山里的孩子,那么只是象征自己吗?从哪里看出来? (3)读最终一段,弄清:象征千千万万的山里孩子。 反问句结尾,增加表达效果,引人深思。 四、感悟提升。 (1)师:我们也都是山里的孩子,我们的妈妈又何尝不是满怀期盼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年级 下册 优质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