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docx





《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看、想像、思考和争论的过程中,懂得对朋友应真诚、宽容。 2、学习运用此:又长又尖、又阔又大、伸。 3、指导幼儿学习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动。 4、依据已有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情愿分角色表演简洁的故事情节。 活动预备: 图三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意,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1,交代角色,引出主题。 有一只狐狸想和仙鹤做朋友,有一天,狐狸碰见仙鹤,对它说:“好朋友,今日我请客,走!”仙鹤就跟着来到狐狸的家。 狐狸会怎样招待仙鹤那?(仙鹤设想各种可能性) 到底狐狸是怎样招待仙鹤的呢? 2、出示图2 (1)狐狸是怎样招待仙鹤的? (2)狐狸在平底
2、的小盘子里,盛了一些清汤对仙鹤说:“好朋友别客气,请吃呀!”仙鹤为什么不吃呢? (3)为什么狐狸能把小盘子里的汤咕噜咕噜全喝光?仙鹤又会怎样想呢? (4)过了几天,仙鹤也请狐狸去吃饭,仙鹤没有喝到汤,为什么反而要请狐狸去吃饭呢?狐狸听说仙鹤请客,它心里会怎样想? (5)狐狸想,上次仙鹤来吃饭,什么也没吃到,饿着肚子回去了,这只笨仙鹤,还请我去吃饭。它欢快地走在路上,见到兔子不去抓,见到小鸡不去骗。为什么饿着肚子的狐狸不去抓兔子,骗小鸡呢? (6)狐狸还没走到仙鹤家,就闻到一股香味,口水直往下流,猜一猜,仙鹤可能会怎样招待狐狸呢? (7)仙鹤是怎样招待狐狸的,请看图。 3、出示图3 (1)仙鹤是
3、怎样招待狐狸的? (2)为什么仙鹤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而狐狸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鲜汤呢? (3)狐狸说仙鹤笨,现在,它还会这样想吗?为什么? (4)仙鹤会对它说什么静静话呢? 二、完整赏识配乐故事 三、思考、连续 你认为仙鹤和狐狸,今后还会连续做朋友吗?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进展,特别是口语进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力气是在沟通和运用的过程中进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舞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沟通,让幼儿想说、敢说、宠爱说并能得到乐观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看图片中
4、角色的表情、动态,并依据图片供给的线索,开放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情愿与同伴共享。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进展连贯表述的力气。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预备 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表达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生疏、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看、表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看。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舞幼儿用不同的词
5、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看。 最终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 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助时会怎么说? 鼓舞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其次幅图片,请幼儿观看。 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6、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依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表达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终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相互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教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完毕。 活动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在表达要求上承受逐次添加要求
7、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知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其次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表达,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表达任务,更简洁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表达的兴趣。 第一、其次环节:我承受的是分解观看和预期结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制造悬念是激发幼儿惊异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三幅图没有同时出示,目的是给幼儿制造悬念,为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怎样脱离虎口的供给推理和表达的时机。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时,承受了遮挡图片局部内容的手段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这个
8、环节表达的重点就是:把大象怎样救兔子这件事讲清楚。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对话框符号,承受了角色移位、师幼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把握角色之间的对话,理解焦急、欢快、可怕的语气语调,为幼儿生动表达供给支持。这个环节的表达重点是:丰富角色之间的对话,使故事更加饱满、生动。 第四环节:我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通过教师提问和放大镜的示意,引导幼儿细致观看画面的内容,分析角色的表情,运用描述性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从而推断角色内心的想法,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观看引导,为幼儿生动表达供给了有效支撑,化解了表达的难点。 第五环节:给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仅仅是让表达活动更加完整,更重要的
9、是让幼儿能抓住表达重点,培育幼儿的提炼和概括力气。 语言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里的意境。 2.发挥想象创作“叶子鸟”。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洁的事情。 4.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预备: 故事叶子鸟,画笔、叶子、双面胶、各种叶子鸟的造型。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有落叶的地方,找个地方坐下来,静静倾听风吹叶子的声音,看看叶片被风卷起、带起,在地上滚动的样子。 2,讲故事叶子鸟引导幼儿想象。“秋天来到了,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变成了一只只得意的叶子鸟。那么,这些叶子鸟在干什么呢?出示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叶子鸟。
10、 问幼儿: 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胖胖的叶子鸟说对瘦瘦的叶子鸟说,你真瘦呀!我太胖了,我要减肥了。” 幼儿:“大大的叶子鸟妈妈说,吃得真饱,我要去闲逛了,你们睡跟我去?叶子鸟宝宝说,我们都要去。” 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来是去参与舞会。看看他们在跳什么舞? 3、放轻柔的鸟的音乐?问幼儿:“听听,谁来了?”“叶子鸟来了。”“叶子鸟飞到我们这里来了,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做叶子鸟呢?”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各样的叶子鸟。 你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叶子鸟?(要求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示) 幼儿:“我做的是瘦瘦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火箭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高高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长长的叶子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故事 大班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