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林海教案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走进林海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林海教案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走进林海教案教学设计 公布时间:2023-11-21 10:25:07来源:admin 走 进 林 海(综合实践活动) 浙江省海宁马桥中心小学 朱丽华 写在前面: 老舍先生的林海一文,可谓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我们在一次次亲历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种“读你千遍也不厌的感觉”。而今,当我和我的学生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诠释“她”的美味时,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舒适”感。所以,笔者尝试在语文阅读课后续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引领学生再一次走进这一片“林海”,一睹她的神韵,并结合现实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笔下这一片绿的“真谛”。 设计理念与设想: 1、充分挖掘潜藏在教材的内在信息,使课堂学习的信息转
2、化为新的互动资源,使学生能动地学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并开展自由合作、双向沟通、集体争论、书写体会。 2、通过“巡游、欣赏、赞美、联想”等方式对文本的学问进展再造与重构,使原有的的文本内容得以更加饱满,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进一步把握,多元解读内容的价值取向,敬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结合网络资源,对教材进展创新和开发,使教材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不断生成丰富生成新的学习内容,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参加读写实践的兴趣,把握实践的方法,培育读、思、写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4、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气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语文学习与读写
3、活动结为一体,做到课内外延长,学科间融合。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预备: 学生: 1、充分阅读林海一文 2、收集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 3、制作大兴安岭的风景幻灯片。 4、预备抒情的音乐。 教师: 1、预备大兴安岭的录相。 2、有关的大兴安岭水与火的图片及资料。 活动形式: 巡游、访问、访谈、朗读、练笔等。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了奇妙而又令人憧憬的林海,不仅感受了林的绿、岭的柔、花的美,更体会到了的兴安岭与我们关系是如此亲密。对于兴安岭,你还有新的想法与愿望吗? 生:沟通 (估量学生会提出去大兴安岭游玩或参观) 二
4、、游林海,观林海 1、师:教师特别快乐能听到同学们那么多心灵要求,这也是对学问永不满意的追求。接下来教师就满意大家的要求,带大家去兴安岭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固然,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结伴而“行”,也可以单独而“行”,还可以邀上教师作“向导”。 (播放无声录象) 生:观录象,自由沟通。 2、师:这次林海之游你总该满足了吧! 生:发表意见。 (估量学生有不少意见:如录相的效果、音乐较差,没有作讲解等。) 师:那怎样能使我们的林海之行有特色,有情趣呢? 生:沟通。(配乐、加讲解词等) 3、师:那我们就自由组合成小小旅游团,先为这林海之旅配上自己喜爱的音乐,并在团内选出一位“导游小姐”为我们
5、作介绍,固然别忘了给自己的旅游团取个洪亮的名字。赶快行动吧! (重播录象) 生:自由组成团队,活动。 师:巡回检查,鼓舞。 4、师:先请旅游团动身,其他团队成员可以随游,也可以随团作采访。 生:各小组争先介绍游况。 5、师:看来我们的林海之旅真是受益多多呀!我们得评一评最导游和最正确记者。 生:小组评比 (练笔说明:课后,整理串写导游词。) 二、赞林海,诵林海 1、师:观赏了林海的旖旎风光后,对林海你肯定更添了一份敬意和崇敬吧! 生:集体沟通。 2、师:是呀,走一回林海就会有一份新的真实感受。看,我们的老舍先生不也有同感吗?让我们一起倾听老舍先生及那些到过林海的名人大家对林海这一片土地的心声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 林海 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