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x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晋豫鲁铁路通道 ZNTJ-10 标范家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 施 方 案编制:熊伟审核:潘能武审批:林三国中铁五局晋豫鲁铁路通道ZNTJ-10 标工程经理部隧道三队2023 年 4 月目 录1 编制依据12 本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3 地质简单程度分级24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35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技术35.1 不同地质简单程度的预报方法及工艺流程35.2 TSP203PLUS 超前预报55.2.1 根本原理55.2.2 观测系统布置65.2.3 现场测试要求85.2.4 数据采集掌握85.2.5 资料整理要求95.2.6 成果的解释95.3 地质雷达预报105.3.1 根本原理10
2、5.3.2 外表雷达测线布置115.3.3 现场测试要求115.3.4 资料整理要求115.4 红外线探测技术125.4.1 根本原理125.4.2 现场测试要求125.4.3 资料整理要求135.5 地质编录135.6 超前钻探135.6.1 技术要求135.6.2 现场工作要求146 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估量147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安排158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169 质量掌握1610 安全措施1711 预报成果提交1812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01 编制依据1)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3105 号。2晋豫鲁铁路通道建设“六
3、位一体”治理文件试行。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GB50287-99)。4)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5)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23)。6)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3。7)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23)。8) 现场踏勘地质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调查资料。9) 指导性施组及相关文件。10) 范家山隧道施工图纸。2 本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该隧道全长 10190m,起止桩号为DK419+820DK430+010,该隧道区地层岩性: 表层为第四系上更统砂质黄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砂岩夹泥层、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层。
4、隧道洞身发育有一 F 正断层,该断层为三叠系刘家沟组内发育的一正断层,断层与隧道洞身大角度相交于DK424+312m 处,断层宽度约 50m,断层走向为 N26E/80S,断层上下盘岩性为砂岩夹泥层,上盘产状:N30W/3N,下盘产状:N50W/4S,由于受断层影响,该面砂岩、泥岩岩体较裂开,对隧道工程有肯定的影响。隧道进口四周有沁河、出口四周有泗水河、洞身的半沟均有常年流水;河水水质较好,对钢筋混凝土构造和混凝土构造无侵蚀性。洞身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本地段没明显不良地质发育,特别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隧道出口段发育有薄层第四系上更统砂质黄土,具自重湿陷性,场地内省属于 II 级中等湿陷性
5、场地。桩号段地层地质状况说明风化围岩隧洞埋DK419+820 DK421+4501630m表 2-1建晋豫鲁铁路ZNTJ-10 标范家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分析表岩性中低山区,通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为程度级别深(m)主,中粗构造,中厚层构造, IV 级软岩,砂岩、泥岩互紫红色泥岩,薄层状构造,风化层厚约48m,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改组垂直节理强风化IV0160层的切割可能产生坍顶或掉块,估算正常涌水量 868m3/d,最大涌水量 1736m3/d;- 1 -中低山区,通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为DK421+450
6、主,中粗构造,中厚层构造, IV 级软岩, DK423+600砂岩、泥岩紫红色泥岩,薄层状构造,风化层厚约48m,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改组垂直节理2150的切割可能产生坍顶或掉块,估算正常涌水量 1225m3/d,最大涌水量 4900m3/d;中低山区,通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为DK423+600主,中粗构造,中厚层构造, IV 级软岩, DK426+000砂岩、泥岩紫红色泥岩,薄层状构造,风化层厚约48m,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改组垂直节理2400的切割可能产生坍顶或掉块,估算正常涌水量 918m3/d,最大涌水量 1836m3/d;中低山区,通过地层主要为
7、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为DK426+000主,中粗构造,中厚层构造, IV 级软岩,砂岩、紫红色泥岩,薄层状构造,风化层厚约DK428+300泥岩48m,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改组垂直节理2300的切割可能产生坍顶或掉块,估算正常涌水量 918m3/d,最大涌水量 1836m3/d;中低山区,通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夹泥岩。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为DK428+300主,中粗构造,中厚层构造, IV 级软岩,砂岩、紫红色泥岩,薄层状构造,风化层厚约弱风化III 级为主160300弱风化III 级为主300120弱风化III 级为主12080DK430+01017
8、10泥岩48m,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改组垂直节理的切割可能产生坍顶或掉块,估算正常涌水量 918m3/d,最大涌水量 1836m3/d;强风化IV、V级8003 地质简单程度分级依据本隧道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3105 号本,对应表 2-1,将该隧道简单程度分为“简单”、“中等”、“简洁”三级,详见表 3-1。桩号段简单程度分级预报重视程度备注55m简单重点预报25 m中等加强预报4280m简洁常规预报300 m简单常规预报5400m简洁常规预报50 m中等加强预报表 3-1地质简单程度分级DK419+820 DK419+875DK41
9、9+875 DK419+920DK419+920 DK424+200DK424+200 DK424+500DK424+500 DK429+900DK429+900 DK429+950DK429+950 DK430+01060 m简单重点预报4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进一步查清本隧道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准时把握和反响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掌握工程变更设计供给依据。依据本隧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在认真分析前期勘察资料的根底上,结合地表调查状况分析,该隧道地质状况简单,
10、断层、向斜等特别地质构造多,施工中可能遇含水断层,不同程度的渗、流水及涌水、垮塌等地质灾难,对该隧洞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必需实行多种方法综合预报,查明隧洞掌子面前方存在的较大不良地质缺陷的规模、空间分布状况等,以便为施工、设计准时做出正确的处理预案,确保工程施工顺当完成, 避开安全事故发生或造成人员伤亡事故。5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技术本隧道属高风险隧道,超前预报工作要高度重视,必需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必要时还要进展不良地质体详查,对该隧道工程施工超前预报主要即以地质分析为根底、物探方法为手段,宏观预报地表调查、中长距离预报地震波反射法、短期预报外表地质雷达
11、及红外线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体系。(1) 宏观预报。通过对该隧道的已有勘察资料以及地表调查状况分析,将预报等级划分为“常规预报”、“加强预报”、“重点预报”三个预报级别。确定预报难点、重点, 编写预报方案,指导中期、短期超前预报顺当进展及物探手段的优化组合。(2) 中长距离预报。承受地震波反射法对掌子面前方 100150m 处较大的构造及岩体质量进展初步预报。进一步提出预报的重点,为短距离预报供给指导。(3) 短距离预报。承受外表地质雷达及红外线探测技术对掌子面前方 30m 范围内的地质状况进展准确预报,指导施工。5.1 不同地质简单程度的预报方法及工艺流程(1) 常规预报常规预报主要实行以地
12、质分析为根底、物探方法为手段,宏观预报地表调查、洞内地质素描及加深炮孔资料整理、中长距离预报地震波反射探测预报相结合的预报体系。其预报流程图见下页图 5.1-1常规预报工艺流程图。宏观预报(争论既有资料,进展地表地质调查)洞内地质素描,加深炮孔资料整理地震波反射探测预报提交预报成果有异议决策部门无异议确定施工方案,进展施工信息反响验证预报成果提出修正意见图 5.1-1 常规预报工艺流程(2) 加强预报加强预报主要实行以地质分析为根底、物探方法为手段,宏观预报地表调查、洞内地质素描及加深炮孔资料整理地表调查、中长距离预报地震波反射探测预报、短期预报外表地质雷达及红外线预报相结合的预报体系。其预报
13、流程图见图 5.1-2加强预报工艺流程图。宏观预报(争论既有资料,进展地表地质调查,洞内地址素描、加深炮孔资料整理地震反射波中长距离预报(0150m外表雷达、红外线短距离预报2030m)提交预报成果有异议决策部门无异议确定施工方案,进展施工信息反响验证预报成果提出修正意见5.1-2加强预报- 4工-艺流程图(3) 重点预报宏观预报(争论既有资料,进展地表地质调查,洞内地址素描、加深炮孔资料整理中长距离预报(0150m外表雷达、红外线短距离预报2030m)一个超前钻孔,特别方法预报4050m 无特别特别至少增加两个超前钻孔,进展特别方法预报综合判析,确定特别形态、规模、性质,提出施工建议提交预报
14、成果有异议决策部门无异议确定施工方案,进展施工信息反响验证预报成果提出修正意见重点预报主要实行以地质分析为根底、物探方法为手段,宏观预报地表调查、洞内地质素描及加深炮孔资料整理、中长距离预报地震波反射探测预报、短期预报外表地质雷达及红外线预报、超前钻孔及辅以特别方法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体系。其预报流程图见图 5.1-3重点预报工艺流程图。图 5.1-3重点预报工艺流程图5.2 TSP203plus 超前预报TSP 作为一种地震波反射法中长期的预报,其预报范围一般界定为100150m,其目的除了为短期预报供给指导意义外,还同时能够为施工单位制定一个相对长期的施工打算供给科学的依据。5.2.1 根
15、本原理由微爆破引发的地震信号分别沿不同的途径,以直达波和反射波的形式到达传感器, 与直达波相比,反射波需要的传播时间较长,TSP系统由测得的从震源直接到达传感器的纵波传播时间换算成地震波传播速度- 5 -XVp1 T 15.2-11式中: X1 爆破孔到传感器的距离, T直达波的传播时间.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下,就可以通过测得的反射波传播时间推导出反射界面与承受传感器的距离,以及在隧道断面的距离,其理论公式为:(XT =22+ X )3 VP(2 X=2+ X )1 V5.2-2P式中, T2反射波传播时间; X2爆破孔与反射界面的距离; X3传感器与反射界面的距离。地震反射波的振幅与反射界面的
16、反射系数有关,在简洁的状况下,当平面简谐波垂直入射到平面上时如图5.2-1所示,其上的反射波振幅和透射波振幅分别为:Ar V- r Vr =22r1 1 = R5.2-3AV+ r Vi221 1A2r Vl = r1 1= 1 - R5.2-4AV+ r Vi221 1其中, A 入射波振幅; A , A 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 V ,V反射界面两侧介质irl12的速度; r , r12反射界面两侧介质的密度; R 界面的反射系数。由图 5.2-1 可知,当入射波振幅 A 肯定时,反射波振幅 A 与反射系数 R 成正比;而i反射系数与反射界面两侧介质的波阻抗 r1r有关,其主要由界面两侧介质的
17、波阻抗差决定,波阻抗差确实定值越大,则反射波振幅 Ar就越大,当介质的波阻抗大于介质的波阻抗,即地震波从较为疏松的介质传播到较致密的介质时,反射系数R 0,此时,反射振幅和入射振幅的符号一样,反射波和入射波具有一样的极性;反之,假设地震波从较为致密的介质传播到较疏松的介质时,此时,反射系数R 0,则反射振幅和入射振幅的符号相反,因此反射波和入射波的极性相反,从而可清楚的推断地质体的变化。iAr1122A5.2.2 观测系统布置Al图 5.2-1地震波的垂直入射通过在掘进面前方肯定距离内的钻孔中进展微型爆破来放射地震波信号,爆破的地震波在岩体中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其中一局部向隧道前方传播,
18、当波在隧道前方遇到一界面时,将有一局部波从界面处反射回来,界面两侧岩石的强度差异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也越强。TSP测量系统中使用了两对三重量高灵敏度传感器,高灵敏度传感器按放在特制金属管内放入钻孔中,分别以平行、垂直和径向隧道轴线的方向,能保证接收由各种不同角度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使用两对水平和垂直布置的传感器还能有效地减小干扰信号的影响。对炮孔的数量、深度、间距、倾角、高度及传感器的安装都有严格的要求图5.2-2。图 5.2-2 TSP 测量工作断面图隧洞 TSP 观测系统布置见图 5.2-3。隧洞每掘进 100m 预报一次,预报有效距离为 100150m,重复 2050m。每次预报时,在隧
19、洞左、右壁各布置 1 个接收孔,在洞壁一侧布置 2124 个爆破孔。接收孔距掌子面 4050m 左右,距第一个爆破孔 1520m。爆破孔间距为 1.5m 呈直线分布。接收孔2掌子面隧道轴线TA55m接收孔120m1.5m炮孔S1S2S3S23S24接收孔上倾接收孔上倾5105101m下倾1020下倾1m1020炮孔炮孔横截面接收孔- 7 -横截面炮孔5.2-3TSP203 观测、接收系统平面示意图5.2.3 现场测试要求(1) TSP 地质超前预报设备使用TSP203PLUS系统。(2) 钻孔在隧洞左、右壁各布置1 个接收孔,在左或右壁布置2124 个爆破孔,承受风钻钻孔。接收孔:距掌子面 4
20、050m,距第一个爆破孔 1520m,接收孔直径为 3850mm, 孔深为 1.92.0 m,向上倾斜约510,孔口距洞底面约 1.0m。爆破孔:第一个爆破孔距接收孔1520m,其余爆破孔间距为1.5m 呈直线分布,孔直径为3845mm,孔深为1.5m,垂直于隧洞轴向,向下倾斜约 1020,孔口距洞底面约 1.0m。当接收孔和爆破孔造孔完成后,马上插入孔径略小、长度稍长的 PVC 管,以保护钻孔防止堵孔,在埋设接收器或炸药时,再将 PVC 管取出。(3) 接收器埋设在现场测试至少 12 小时前,将特制的接收器套管插入孔内,并承受不收缩水泥或锚固剂进展孔内灌注使其与四周岩体粘合在一起,保持接收器
21、套管与四周岩体良好耦合。在现场测试时,将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特制套管内,连接电缆至 TSP 主机。(4) 炸药埋设将瞬发电雷管与炸药连接结实,塞入爆破孔孔底,然后灌水封闭炮眼。电雷管的两根引线接出孔外与起爆线相连。每个炮眼依据围岩软硬、完整程度及距接收传感器位置的远近装入不同份量的一级岩石(10200g)。(5) 试验数据的采集在放炮采集信号时,应停顿四周 300m 范围内一切施工干扰,自第一炮眼(近接收传感器)激发地震波,记录仪将同时启动并记录地震波信号,分别记录左、右壁传感器的3 个重量信号。自动存盘记录后,依此在其它炮眼激发地震波,直到最终一炮记录完毕, 完成野外试验数据的采集。有效激发孔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前 地质 预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