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docx
《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大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了解牙齿的名称,正确对待换牙现象。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3、发展幼儿嘴巴动作的灵活性。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牙齿模型课件活动过程:一、认识牙齿1、小朋友,平时我们是用什么来吃食物的呀?为什么我们是用嘴巴吃食物呀?请你们张开嘴巴,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牙齿,说说牙齿是怎样的?(请幼儿先互相观察,自己先说说牙齿是怎样的)2、(教师出示牙齿模型)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牙齿模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牙齿都是什么样的?(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是一样的)认识门牙:我们来看最前面的这些牙齿,它们是
2、扁扁的,这些叫做门牙。扁扁的门牙可以切断食物。认识磨牙:里面这些方方的牙齿力量最大,可以压碎食物,叫做磨牙。二、丁丁的故事一)丁丁担心啥1、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他的牙齿怎么会摇动了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听完故事我们就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2、播放课件前半部分(开头至“、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3、提问:丁丁的牙齿摇动了,他以为牙齿怎么样了?(烂掉了)丁丁为什么以外牙齿烂掉了?丁丁为啥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二)丁丁换牙了1、丁丁的牙齿真的烂掉了吗?让我们来继续听故事吧!2、播放课件后半部分(从“这时,老师看见了、”至结束)3、老师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
3、4、新的牙齿是怎样长出来的?要让新牙不长得歪歪扭扭,应该怎么办?(请班上一些已经换牙的幼儿出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换牙现象,记住一些注意事项,使牙齿能长得漂亮)三)乳牙与恒牙1、教师以乳牙的口吻讲述老朋友和新朋友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和老师的牙齿:告诉幼儿老师和爸爸、妈妈是大人了,现在的牙齿就是恒牙,恒牙一般有2832颗。而小朋友还没换牙的都是乳牙,乳牙有20颗。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恒牙要来替换乳牙?恒牙长出来的时候,乳牙会怎么样?(摇动、脱落)3、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帮助我们吃东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小百科: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正常人略带微黄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
4、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大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欢欣赏悦耳的声音,对声音感兴趣。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听噪音。活动准备1、声音:切菜的声音,接水的声音等。2、准备容易发出声音的物品:铃鼓、装有黄豆的小瓶子。活动过程一、倾听声音。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在歌声中体会声音的美好与神奇。2、教师:声音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告诉我们谁来了,还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用耳朵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二、触物游戏1、体验猜测声音的乐趣。教师:声音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5、请你上来随便摸一样东西,并让它发出声音,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2、请幼儿上前游戏,让其他幼儿一起听辨声音,并说说自己的听辨理由。三、操作活动,继续感受不同的声音,了解物体的振动会发出声音。1、教师:看!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也都忍不住要发出声音了,可它一个人发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帮助。请你们去试试看,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2、请幼儿逐个用自己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大家一起听辨声音,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四、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1、组织幼儿倾听录音机中播放的不同声音切菜的声音马桶冲水的声音可怕的声音敲门声打雷声救护车声音台风2、说说自己喜欢听到什么
6、声音?不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为什么?3、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听过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声音,特别是要谈谈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是什么感觉?(不舒服、心烦、害怕等等。)五、介绍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儿避免听噪音。1、教师:不好听、乱糟糟的声音我们叫它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害处。经常听噪音,耳朵会变聋,还容易得心脏病。2、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应该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者离开那里。)六、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学习控制音量的礼仪。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声音,上课发言要声音响亮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楚;人多地方说话声音轻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不制造噪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场合来确定声音的轻或响。大班
7、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的磁力现象,用磁铁来发现生活中的铁制品。2、探索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属性,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3、能主动探索,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磁铁、无机磁铁、回形针、橡皮、积木、纸团、铁片、塑料盆等2、记录表若干活动过程:一、了解磁铁,发现磁铁的磁力。1、出示磁铁T:“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磁铁试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T:“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出示)T:“老师把这些东西画在一张记录表上,请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铁和它们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请小组长进行
8、记录,能吸起来就打个勾,不能被吸起来就打个叉,好吗?”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4、教师总结。T:“能被吸起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铁能把铁做的东西吸起来。”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现象。1、幼儿初次探索。T:“这个小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T:“小磁铁一头是红颜色,一头是蓝颜色。”T:“磁铁的.两头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用磁铁碰一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尝试,个别幼儿说一说)2、幼儿再次探索,并进行记录。T:“让我们的小磁铁再来碰一碰,这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了。”T:“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颜色的正方形贴纸,红色
9、的贴纸代表磁铁红色的一端,蓝色的贴纸代表蓝色的一端。如果你想用红色的一端去碰蓝色的一端,就把红色和蓝色的贴纸贴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记录你的发现结果,两个小朋友一组,好吗?”3、教师总结T:“相同颜色碰到会相斥,不同颜色碰到会相吸。”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找出无机磁铁的两端。1、教师示范操作T:“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和刚才我们玩的有什么不一样?”T:“那我们怎么把它的两头找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T:“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示范,用红色的一头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这一头是什么颜色?”(弹开的话是什么颜色?)教师在无机磁铁上贴上相应颜色的贴纸T:“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黑色
10、磁铁,请你也来碰一碰,弹开的话是相同颜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颜色,请你来试着找一找,好吗?”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评价幼儿的操作T:“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检查小朋友的小磁铁贴对了呢?”T:“用红色的去碰蓝色的,吸住了就是对的。”4、幼儿检查,纠正错误四、利用磁铁相吸相斥的原理进行游戏,结束活动。T:“小磁铁真好玩,瞧,它又变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们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来做船长,想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船航行起来呢?”T:“前进的话,应该怎么做?后退的话,应该怎么做?”T:“请小朋友自己来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双面胶撕掉,贴上磁铁,然后用另一块磁铁让小船航行起来吧。”大班科
11、学教案4活动设计:夏季各种各样的花朵都竞相开放,青蛙也呱呱的叫了起来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蝉也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个没完没了,仿佛在说“真热啊,真热啊”。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小朋友认识到更多夏季的昆虫!活动目的:1、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儿歌,并积极开动脑筋,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2、培养仔细听的能力。活动准备:1、对夏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2、挂图、磁带活动流程:引起兴趣理解诗歌讨论仿编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你怎么知道现在是夏天了?(自由回答)夏天有好多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想)请你仔细的听一听,谁知道夏天的秘密。(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二、理解诗
12、歌1、(出示图片,听第一遍)t:谁知道夏天的秘密?(小青蛙)还有谁知道夏天的秘密?(荷花)还有谁知道夏天的秘密?(知了)2、请你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听第二遍)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幼儿复述)青蛙为什么知道夏天的秘密?(因为他是夏天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象小青蛙一样来说一说。(幼儿集体朗诵第一段)荷花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幼儿复述)他为什么知道夏天的秘密?(因为他也是夏天出来的)师:谁想来象荷花一样做一做,说一说?(请几位小朋友复述)知了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谁能说完整(幼儿复述)3、师:我们一起来再来听一听夏天的秘密,好不好?(先听录音)师t: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夏天的秘密,好不好
13、?(跟念)三、讨论仿编1、夏天的秘密这么多,我们小朋友再来找一找夏天还有那些秘密?(幼儿自由回答)2、那么除了图上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夏天的秘密?3、你们怎么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呢?请你和好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4、请你来说一说。(幼儿上来朗诵)四、延伸活动1、老师在小橱上准备了许多纸和笔,请你把你知道的夏天的秘密画一画、讲一讲。2、幼儿操作:夏天的秘密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夏天在哪儿呢?青蛙从一张荷叶跳到另一张荷叶上,呱呱的叫着,小声的说:“夏天在这儿,夏天在这儿。”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夏天在哪儿呢?池塘里荷花抬起头,露出笑脸,小声的说:“夏天在这儿,夏天在这儿。”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夏天在
14、哪儿呢?知了在树上晒着太阳,小声的说:“夏天在这儿,夏天在这儿。”我看见了夏天的秘密,夏天真的来了!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夏天在哪里?夏天的秘密都有哪些呢?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3、夏季不仅仅只是炎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眼睛去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多有关夏季的小趣事,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吧!大班科学教案5设计思路: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
15、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重、难点分析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
16、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完录像后提问:(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
17、么?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跳与数要对应上;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18、,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大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3、引发幼儿学习日历的兴趣。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活动过程: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1、猜谜语,引出日历。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
19、,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三、让幼儿
20、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活动延伸: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活动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
21、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小百科: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大班科学教案7活动目标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活动准备1、小鸡出壳挂图;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3、记录表。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
22、激发幼儿兴趣。教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教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
23、底到哪里去了呢?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教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2、幼儿操作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五、引发问题,拓展活动。大班科学教案8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教案 通用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