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县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实施单位:县交通局三、项目法人代表:张建平(局长)四、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五、项目建设地点:县三岔河乡境内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计划对幸铁公路(三岔河乡幸福村至铁锁乡政府驻地)幸福村(KO+000米)至朵腊河底(K7+260米),7.26公路的路段进行改扩建,通过对局部纵坡过陡,回头弯半径较小,路基宽度达不到标准的路段进行改线降坡,增大回头弯半径,提高平纵线形标准,配备、增设必要的涵洞、挡墙,改造后使其达到部颁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的标准。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理由幸铁公路位于州县
2、境内,是县管一般经济干线公路,该路起于幸福村,止于铁锁乡政府驻地,全长40.5公里。该路1965年修通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长7.26公里,1973年修通至铁锁,全长48公里。该公路修建按林区公路建设,按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属等外公路。多年来,经公路养护部门精心管养,局部改善、拓宽,使行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建设初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投入不足,公路标准低,涵洞、排水及防护工程较为薄弱,经过40年的营运,老公路负担日益加重,特别是“1.15”、“7.21”、“10.16”地震后,该公路上坍、下陷严重,地质疏松,晴通雨阻较为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据2004年调查,全路段混合交通量已达319辆
3、/日,该公路目前的状况极不适应改革开放和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该段公路沿线覆盖三个乡镇,连通大理州祥云县,直接受益人口5万人。每天均有客车及货车通过该路往返于和大理州祥云县之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山区经济发展较快,核桃、烤烟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产量增加,已逐渐发展成为山区的支柱产业,运输量成倍增长,但公路面貌无多大改观,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反差。综上所述,该线的改建已是势在必行。它的建设对促进县与大理州祥云县间的横向经济协作,促进公路沿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社会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以及带动这一片区的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3 可行性研究报告
4、编制依据1、县发展计划局关于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2、县发展计划局、交通局关于委托编制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3、县交通局提供的幸铁公路(幸福村至朵腊河底段)四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资料;4、州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州2005年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情况表;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计划管理的通知;6、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以工代赈工作意见;7、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公路建设项目在综
5、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及作用;2、现有公路运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4、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指标与公路客货运输量、交通量增长的关系;5、交通量分析、发展预测;6、公路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7、建设条件、方案选择;8、投资估算;9、建设进度计划安排和实施方案。通过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上级对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确切的依据。1.5 主要研究结论(一)建设理由1、改建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是县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地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铁锁铜矿,目前已形成一定开采规模。农业经济的最大优势是粮、烟、核桃
6、,大白芸豆、野坝子蜂蜜等农副土特产品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三台、铁锁的核桃以其壳薄、味佳、油脂含量高而久享盛名,除供本地需要外,还向省内外提供约4050%的优质商品。随着资源的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集市贸易的繁荣,交通流量增加,因而对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要求十分迫切。2、改建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改善运输条件是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交通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修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多年来,虽经公路养护部门精心管养、局部改善、拓宽,使行车条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属于低等级公路,各项配套设施薄弱。四十年来,机动车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公路面貌却没有多大改观,
7、已适应不了公路运输量的变化,据调查,2004年行驶在该线上的混合交通量已达319辆/日,老公路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以致交通事故发生频繁,事故次数及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从交通发展预测来看,交通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改建本路,提高技术标准已是势在必行。(二)交通量预测根据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各观测点的平均交通量调查统计数据,取2004年交通量作为基年交通量,结合本地区经济及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预测未来年交通量如下表:交 通 量 预 测 结 果中型载重汽车(辆/日)年 份交 通 量增长率(%)备 注20043198基年200534520063732007403竣工年2008427620
8、094532010480201150920125294201355020145722015595设计末年2016619(三)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按部颁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对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进行改扩建,改建起点三岔河幸福村(K0+000米处),止点三岔河乡朵腊河底(K7+260米处),推荐路线全长7.26公里。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土石方87000立方米。其中土方:60900立方米,石方26100立方米。平均每公里11983.47立方米;防护工程1400立方米;涵洞15道120米;路面工程 41000平方米;平面交叉3处;2、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量发展预测,至2016年新路交通量
9、将达619辆/日(中型车),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应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推荐路线全长7.26公里。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 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6.50米路面宽度 5.50米路面类型 天然砂砾石路面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15米最大纵坡 9%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级(四)主要控制点:三岔河幸福村、H-1500米,朵腊河底、H-1405.23米。(五)投资估算根据县交通局调查估算的工程数量,按照交通部颁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1号),及云南省交通厅云交基建(1997)373号云南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
10、法补充规定的公路标准计取人工费及各项费率进行估算。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全长7.26公里,估算总投资137.2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8.91万元。(六)项目建设计划安排为尽快完成该路段的改造,本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在2005年6月底完成,2005年7月开工,2006年6月底完成,建设工期一年。四、问题和建议本段公路属改建工程,大部份路段是在原基础上扩宽、截弯改直,施工时须处理好工程施工与通车的关系,确保车辆畅通和工程质量。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沿途均有村庄和部份农田(地),施工中应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村庄、农田、灌溉沟渠的矛盾,避免给沿途村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大的影响。第二章 社会经济现状
11、及预测2.1 概况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邻永仁、元谋两县,南与姚安、牟定毗邻。西与大理州的祥云、宾川县接壤,北临金沙江与永胜、华坪隔江相望。距省会昆明312公里,距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120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165公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70.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3.5公里。总面积414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彝、回、傣、傈僳、苗、白、壮、土、纳西、藏等22种民族。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沟壑纵横,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主要矿藏资源有铜、盐、石英砂、高岭土等,野生动物近410种。县是南方丝绸古道的要冲,有着灿
12、烂的史前文明。距今万年前,世居先民就创造了“十八月太阳历”即天文历法。1982年在发现殷商晚期古文化遗址2处,从而进一步启动了古文化发展的历史格局,人类从原始社会不定居的狩猎生活,向定居的狩猎、农耕过渡。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辖4镇15乡,148个村民委员会,1904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户数68999户、281221人,其中农村人口257034人,占总人口的91.4%。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108600万元(现价),同比增长9.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34元;粮食总产103300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2千克,财政收入415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90元,农村人
13、均纯收入1835元。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见表2-3,历年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见图22。表23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项目年份总人口(万人)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国内生总值总额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9127.4728969120162376748.327.024.7199227.5231276135912580248.827.224.0199327.5534076149842799545.430.224.4199427.6838329184303015145.330.324.4199527.7645532246303448841.23523.81996
14、27.915708433905402941.033.625.4199727.9664701392274618641.531.027.5199827.9869085426765169338.532.229.3199927.9459524443705493035.334.730.0200028.0588931433752524336.533.829.7200128.0878831483842778237.932.729.4200228.0888976484322842838.132.929.2200328.1210861757716325163050202.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4年县完成
1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见表24表24年 县2004年完成固定自产投资情况单位:万元主要指标2003年比2002年增减(%)1、国有经济投资167702、其它投资21143、集体经济投资11914、城乡私人投资11474全县合计3154935.1资料来源:县统计年鉴(2004年)2.4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县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的农业县,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加强,带动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包谷、薯类、小麦、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烤烟、甘蔗、亚麻等。其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见表25。表25 县农林牧渔业增加情况(现
16、价)单位:万元指标名称2003年比2002年增减(%)1、农业3632111.692、林业862333.783、牧业198655.044、渔业50022.24合 计653094.772.5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8617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2.5%,2003年达14077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比2002年增加9.9%,农业总产值增长4.8%。人均占有粮食达402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0%以上,2003年达1835元。人口增长率为0.75%,2003年达28.12万人。2001年2010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5%,
17、2010年达1428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4%,2010年达5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内,2010年达31万人左右。表27 县人口、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结果地区大 姚 县 指标年份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万元)199027.292133527454199527.773699952629199727.964611468277200028.46316488931201030.37142813248268202033.95280935587741增长率(%)1990-19970.35%11.64%13.9%1998-20000.75%10.54%12.5%200
18、1-20100.6%8.5%11%2011-20200.45%7%9%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3.1 概述(一)远景交通量的组成远景交通量一般包括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以及转移交通量三类。本项目属改建项目。且项目主要影响区均为县境内。因此,本项目不计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远景交通量为正常交通量的增长。二、预测年限和特征年根据交通部颁发的(88)交计字500号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预测年限取10年。本项目预计2006年6月竣工。预测特征年定为2005年、2006年、2011年、2016年。预测基年2004年。3.2 项目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现状
19、及发展规划一、综合运输概况县古称晴蛉,是“中国西南丝绸古道”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境内省管公路南永线,途径县内七街、金碧、赵家店3个乡镇,境内全长127公里。县乡公路8条,总长292公里。乡、村公路45条,总长805.85公里,矿区专用公路2条,长46公里,水库专用线3条,长33公里,林区专用线6条。长113.8公里,200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04.86 公里,其中,省道127公里,县道386.01公里,乡道805.85公里、村道302公路、专用道84公里。到2002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784里,其中,省道127公里,县道465公里,乡道806公里,村道386公里,县机动车发展状
20、况和交通运输量发展状况见下表:表31 县历年机动车保有量单位:辆年度货车客车拖拉机其他车类199662943571651997639100593126199865012462521319996121745702462000587184601230200154424771922120025443917192212003575586719221表32 县交通运输量历年统计表年份客运量(万人)货运量(万吨)199046.428.5199576.143.1199677.343.519977949199894531999966820004912.9200169.5233200296.4195200371
21、208二、“十五”计划及2010年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实施以“省道为龙头,县乡道路为骨架,乡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建设总体思路,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机遇,加快一横(元谋新华至铁锁),三纵(南永线、瓦湾线、三台至米甸)的建设步伐。通过五年至十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县内高等级公路,县乡公路路基达到等级化,路面达到高级、次高级化,乡村公路设施逐步配套完善,通过率100%。三、本项目原有道路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幸铁公路幸福村朵腊河底段于1965年底全线通车,为等外公路,多年来,经公路养护部门精心管养,局部改善、拓宽,使行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路线线形改善不大,加之路面较差,阻车现象时有发生。据公路交通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幸铁 公路 幸福 村至朵腊 河底 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