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博物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分析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10期 1引言 地域文化是指与一个地区亲密相关的,诸如可以看作是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总特征。博物馆作为最具文化特征的一类建筑类型,地域文化的表达是其建筑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当今各国都很重视进展博物馆事业,普遍地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的进展效劳,进展中国家还把建立博物馆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博物馆作为公共建筑,展现的不仅是古迹文物,更是地域文化的再现,对维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博物馆成为当代建筑师面临的挑战。 2地域文化
2、建筑表达的要素分析 2.1设计理念-哲理观念的契合 哲理观念造就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形成了人们的建筑观,指导建筑的构思和营造。一切建筑活动,都是以某种哲理观念为根底的。生活在一样地区的人群有一局部共享的地域哲理观念,他们的哲理观念提醒了博物馆建筑独特气质的形成背景,表达在博物馆建筑颜色、材质的形象塑造等各个方面。在环境心理学中,这种思维方式的契合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地域感的认同。同时非当地居民游客也可以通过设计受到哲理观念的潜移默化,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 2.2建筑形态-适应周边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局部,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文化建筑表达对于地理环境因素不行无视。不同
3、地形地貌的环境特质某种程度上打算了场所的性格,建立在建筑与基地所在的地形地貌环境之间的对话应当是协调全都的,使得基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特色特别鲜亮,建筑与场地的特质相照应,更表现出人与土地的质朴关系。在地理环境与博物馆建筑之间求解,应充分发挥博物馆建筑空间、界面特点,因地制宜地与周边地理环境建立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全都整体的,也可以是比照反衬的。任何出于人文角度考虑的地域文化表达都应以适应周边地理环境、适合博物馆建筑功能为根底。 2.3人文环境-历史文脉的延长 地域文化的进展随着时间的积淀和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历史文脉的延长强化了地域文化的亲和性和分散力,它是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
4、局部。博物馆建筑如何反映地域历史和记忆中的形式与寓意,如何从地域文化中吸取的灵感和激情,如何既要对历史上的文化传统进展必要的继承,又要适应当今时代的进展步伐,是建筑师在地域文化建筑表达过程中要探究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2.4材料质感-利用地域物质资源 在建筑的进展史中,地域物质资源为地域性建筑供应了限制更供应了条件,作为造就地域建筑风格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的博物馆建筑往往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充分利用地域物质资源更是博物馆建筑地域文化表达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建筑对于材质的选择要求较高,材料的质感作为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要转换途径之一,可以沿用传统地方材料,也可以利用现代材
5、料。传统建筑材料如石块、木材、粘土砖等在当代亦可演绎“时髦”的现代地域建筑形态。 2.5符号转换-建筑文化的传承 博物馆建筑与传统建筑有不解之缘,最初的博物馆就诞生于传统建筑之中,一些爱护建筑也往往以博物馆的身份找到其新的历史地位。建筑文化遗存为新时期的博物馆创作供应了极具群众认同性的创作途径。熟识的建筑符号影响下,新的建筑更简单成为地区社会的心理寄予和情感归宿。 3丹麦TIRPITZ博物馆的地域文化表达 3.1总体介绍 TIRPITZ博物馆位于丹麦的西海岸,有2,800平方米,每年可以吸引大约10万名游客。工程于2023年立项,由BIG建筑事务所设计,A.P.MlerandChastineM
6、c-KinneyMler基金会、Nordea基金会、Augutinus基金会和Varde市政府共同出资建立。它是包括西日德兰半岛的历史、大西洋壁垒、丹麦特产琥珀的奇幻世界,以及该处改造后的德国二战战壕遗址等文化主题的开创性文化综合体。BIG设计团队用一个单独的构造整合了四间展厅,低调地嵌入位于丹麦西部的Blvand海岸爱护区,隐于沙丘地貌之中,令人印象深刻。 3.2人文环境与地理位置 丹麦主体民族是丹麦族,崇尚自然、敬重传统。丹麦作为开放式小国经济,工农业生产都很兴旺。丹麦地处欧洲国家与中欧国家的贸易交通要塞,最靠近西欧并受其影响最大,拥有北欧地区最相宜的气候。全境起伏平缓,大局部土地是耕地,
7、其他局部由森林、草地、荒地、沼泽、沙丘和湖泊等掩盖。这些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布局有着直接的打算作用,而当地资源则对建筑材料的选用有重要影响。 3.3设计理念 具有表现力而又丰富的丹麦自然景观成为建筑师们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丹麦建筑师形成了以人为本、为一般人设计的群众化思想,这使得其建筑虚心、朴实;在设计过程中提炼纯洁、简洁的形式,注意建筑质量,讲求功能实效,并且将其根植于建筑文化,形成建筑师的一种思维方式。TIRPITZ博物馆的设计结合景观与文化内容,同时保存了场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价值。新建筑与古老的防备工事形成鲜亮比照(图1)。据BjarkeIngels介绍:“TIRPITZ是一座与二战掩体相对
8、立的建筑。战斗堡垒沉重、封闭的压抑感被博物馆轻松、开放的气质平衡。几个展厅隐蔽在沙丘之下,似乎沙漠中布满生气的绿洲,与纳粹堡垒的混凝土巨石形成鲜亮比照。为了牢记这段刚刚过去不久的黑暗历史,我们保存掩体作为空间中的唯一一个标志性建筑。只有深入到场地内部,才能发觉这个崭新的文化空间。” 3.4几何形式的运用 为了与二战所使用的沉重地堡形成比照,博物馆用一个交汇的十字刻入大地景观。与场地中炮兵堡垒浩大而具有侵入性的体量不同,新建成的TIRPITZ博物馆是一个简洁、纯粹的混凝土体块,被当心的嵌入岸边的沙丘,隐匿在景观下的伪装中。远观映入眼帘的是沙丘上的炮兵堡垒,渐渐靠近,刻入大地的空间才渐渐绽开,将游
9、人带入通向博物馆综合体深处的下沉游廊(图2)。随处可看的风车形成丹麦的独特景观,因而风车及其外形也成为丹麦鲜亮的文化要素之一。Tirpitz博物馆的设计将四个主要展馆平面环形排列,总平面上犹如一个巨大的风车(图3)。其外形尺度与周边景观亲密结合,既将文化几何要素融于设计,解决了流线问题,同时又低调和谐而不显得突兀。中心空间沿风车旋转方向,与周边展馆旋转形成一个角度,将充足的日光带入四个展厅,6米高的玻璃幕墙面对室外庭院,即使是嵌入地下的空间也能保证自然光照条件。步道从渐渐下降,交汇在中心的公共空间形成十字形的平面。与步道相连的立面使用了全幅的玻璃窗,将日光和空气带入综合体的核心。 3.5地方材
10、料的运用 丹麦的自然资源影响了建筑材料的选用。丹麦拥有大片石灰石矿和博恩霍尔姆岛盛产的花岗岩,为建筑供应了丰富的石材;冰川时期的沉积物沙子、砂砾以及石头又为生产水泥和混凝土供应了原材料;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特有的豁土可以用来生产红色和黄色的砖,利姆海峡地区生产绝缘砖和活性砖,这些砖也都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TIRPITZ博物馆使用了混凝土、钢、玻璃、木材等四种主要的材料,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场地现有的构造和景观中找到。展览室的墙壁由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支撑;36米悬挑的屋顶平台上使用了覆土构造,以连续周边的沙丘景观,最重的屋顶平台重约1.090吨;整个画廊使用的主要内饰材料是原木;每面隔墙中都使用了钢材作
11、为支撑。 3.6参观流线与馆陈设计博物馆的配景设计 由乌特列兹体验设计局TinkerImagineers完成。四个展馆的展陈设计基于建筑韵律和周边自然环境,筹划了一场有关西日德兰半岛穿越时空的旅行(图5)。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旋律,与主题产生共鸣:高潮低潮,黑夜白天,好坏,冷热,时间的消逝。在“混凝土之军”不规章的防地堡景象中,游客了解西日德兰半岛大西洋壁垒的前因后果之后,进入“西海岸之金”的钢铁森林。伴随着颜色和声音的变幻,展馆里的气氛在冷暖中转换,以呈现琥珀的形成过程。由下沉画廊开头,游客可以一路沿着地下空间进入古老的掩体建筑,这是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机器。黑暗的环境中,游客可以通过声光嬉戏复原地堡的运作方式。“西海岸故事”聚焦于当地的100,000年历史,每隔一小时都会有一场4D晚间电影。 4结论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进展,在博物馆建筑类型不断完善的同时,针对地域性的创作渐渐成为焦点。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建筑表达的多样化,既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化进展多元化的趋势,又满意了当代建筑可持续进展的要求。本文从契合哲理观念、适应周边地理环境、延长历史文脉、利用地域物质资源、传承建筑文化几方面,提出当代博物馆建筑地域文化建筑表达的创作手段,并结合TIRPITZ博物馆实例分析,盼望能为博物馆地域文化创作供应借鉴,同时也期翼能引起群众对具有地域性博物馆的互动与共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