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doc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为了摸清现状、找准差距、提出建议,由政协主席夏于峰牵头,副主席李芳信组织区政协办、科教文卫体委、区文明办等单位人员,进村入户广泛调研,并赴山东省淄博市、潍坊市考察学习,积极寻求我区建设文明乡风的最大公约数,为促进乡村振兴凝聚最大向心力。一、持续推进“两城同创”,黔江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明显调研组选取新华乡、杉岭乡、石会镇、黄溪镇、小南海镇、舟白街道等乡镇街道,以及石钟村、尖山村、中元村、桥梁村、黄桥社区、路东社区等村(社区),采取查看资料、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农村文化设施、村规民
2、约制定、文化活动开展、操办婚丧事宜、乡贤评选、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调研。窥一斑而见全豹,乡村山清水秀的整洁环境、纯朴善良的乡风民风,充分证明近年来我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两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为抓手,以文明细胞创建为载体,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收到良好成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获得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提名资格,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浓厚了乡村文化氛围。(一)抓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乡风文明基础条件逐渐改善。一是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近三年累计统筹整合国、市、区三级资金18亿元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集中安置点72个,实施农村小康路1
3、639公里,完成村(社区)人行便道硬化665.4公里,通乡通村公路在全市率先实现“六个100%”目标;新增补助标准列养乡村公路1087公里,实现养护全覆盖;新建农村集中供水84处、分散供水2398处,巩固提升31万人饮水问题;建成投用2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24个集镇污水处理厂、12个村庄污水处理站,完成土地生态综合治理1.48万亩;实施“三改”(住房、地平、厕所)工程,全面消除农村危旧房。二是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契机,以垃圾治理为重点,彻底清理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死面,在农村大院设置垃圾箱、垃圾桶,引导村民将垃圾集中投放,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3%;制定农户保洁标准,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
4、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抽调专人采取暗访方式实行每月督查考核,并在全区大会上由区委主要领导对得分前三名的单位颁发红旗,后三位的单位发放灰旗。如石会镇中元村聘请人员对公共区域集中清扫;杉岭乡利用广播发布卫生评比预通知,并对卫生差的农户实行广播通报,促进了村民卫生习惯养成。(二)抓文化惠民利民工程,乡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全区已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文化中心(文化站)30个,村(社区)农家书屋21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20个,文化中心户65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4个,村(社区)农体工程193个,广播、电视、互联网实现全覆盖。认真挖掘、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整理出版了黔江方言俚语黔江民间故
5、事黔江民俗礼仪黔江民族文史等书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市级14个。深入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讲座、送展览、送春联”下乡,每年举办摆手舞、龙狮舞、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各乡镇街道结合乡村旅游经常开展文化活动,如濯水镇将后河古戏传承创新常年演出;水市乡每年举办“云上水市”文化节系列活动;小南海镇桥梁村建起农村幸福院;新华乡举办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元村成立文艺宣传队,新建“群众文化大舞台”等。(三)抓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乡村陈规陋习逐步扭转。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各类邪教组织和非法传教活动露头就打,“法轮功”“门徒会”等非法活动基本销声匿迹;
6、对带有欺诈性质的“保健品”“日用品”下乡推销活动,予以及时制止和打击;对打牌赌博等不良习俗,强化教育引导。二是强力整治违规整酒,制定出台黔江区治理请客送礼风规定关于规范村(居)民操办喜庆事宜的通知,划红线、出真招、树新风,不准借生育子女、升学参军、乔迁新居、生日寿宴、开业庆典、调动升迁等事由请客送礼,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同时加强宣传和督查,在武陵都市报、黔江广播电视台、“清风黔江”等媒体和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治理请客送礼风专栏,公开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做到报必接、接必查、查必果,并公开通报曝光形成震慑,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四)抓基层文明细胞创建,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开展“新乡贤
7、”“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坚持群众评、评群众,在群众身边树立典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村镇9个,获评“重庆市最美家庭”4户、“重庆好人”28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1人,评选区级文明家庭150户,“黔江好人”109人。如石会镇中元村采取村民评议的方式,将评选的星级文明户进行挂牌表彰;黄溪镇评选新乡贤24人,并设置“乡贤榜”集中宣传;杉岭乡设置新乡贤“好家训好家风”宣传点,让乡贤主动参与政策宣传、纠纷调解、产业发展帮扶等。二、乡风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我区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科学文
8、化素质、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村容村貌有待改善。除集镇和新建的集中安置点外,农村面上建房无规划,传统的吊脚楼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布局凌乱、五颜六色的一幢幢砖混房屋,缺乏自然美感。绝大多数村(社区)无公厕,撤并村改厕效果差,农村环卫设施配备不足,且多摆放在公路沿线,加之乡镇财力不足,垃圾处理的运行情况较差。一些农民群众习惯于垃圾乱扔、柴草乱堆、污水乱倒,“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突出。(二)乡村文化设施相对薄弱。个别乡镇文化站被挪作他用;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均是依托村委会而建,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不齐、数量不足、更新缓慢,电子阅览室配备很少,少数
9、图书室甚至长期闲置。村史馆、村规民约墙、家规家训墙、善德义举榜等宣传专栏设置不够,村民普遍喜欢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多。乡村电影放映不再受欢迎,但对村民影响较大的广播却存在故障多、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通响率不高。(三)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乏力。乡镇街道文化中心干部普遍兼任其他工作,村(社区)均是由村干部兼任图书管理员,农村文化人才缺乏,不具备组建专业文艺队伍的条件。部分乡镇和村(社区)很少开展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民族文化活动。一些农民群众“白天忙田头、晚上靠床头”,主要文化生活就是看电视,农闲时打牌赌钱较为普遍。农村新生代对唱山歌、喊号子、板凳龙、龙狮舞等传统民俗文化不感兴趣,文化传承保护难度大。(四)
10、移风易俗任重道远。农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性群众组织不完善,村规民约多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流于形式。虽然违规整酒得到遏制,但满月酒、生日宴、乔迁宴等违规整酒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人情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农村婚丧事宜送人情从前些年的50元、100元上涨到200元以上,一般家庭年均人情债支出至少五、六千元,多的上万元。少数地方办丧事讲排场,停丧10余日才出殡,期间鞭炮轰鸣,纸钱冥币随意抛洒,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与厚养薄葬的美德背道而驰。封建迷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升迁嫁娶、破土动工都要看风水。(五)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外流。全区常年约有11.9万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占农村总人口的36
11、%以上。未外出的妇女中,约占20%的在集镇、城区购(租)房陪读,真正留守农村的多为儿童、老人。由于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离家外出,造成农村“空心化”,使乡风文明建设缺少主力军。(六)思想认识还有误区。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乡风文明是软指标,不是硬任务,没有将其放到应有的位置,对乡风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号召的多、落实的少。有的党员干部从观念上、行动上没有带头转变,对不正之风习以为常。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文明乡村样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2、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努力使全区“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用乡风文明的成效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增光添彩。(一)通过教育触动,让正确导向立起来。一是加强乡风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一样重视、一起布置、一并检查、一同落实。二是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行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红岩精神、黔江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围绕“德馨乡贤”评选活动,发动群众广泛选树道德
13、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文明村民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三是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通过开展亮家风晒家训、谈家训立家规以及家风家训征集、家风家训故事会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乡风好民风。(二)抓好环境推动,让乡村风貌靓起来。一是加强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全面推广农房户型图集,注重保护土家苗寨特色风貌,突出自然、人文、产业、建筑、民俗等方面特点,让民俗风情、田园风光永驻乡间。二是聚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以农
14、村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按照“户集、村收、乡运、区域处理”模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延伸农村卫生保洁区域范围,将“三边三底三界三线”(村边、路边、田边,河底、湾底、沟底,区界、镇界、村界,铁路、公路、河流)纳入整治范围,确保到2023年行政村有效治理率全覆盖。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到2023年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每个村(社区)至少建设1座公厕。四是深化“靓化家园”志愿服务,以“文明在行动、黔江更洁净”活动为载体,让群众自觉成为美丽乡村的志愿者、建设者、受益者,共同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三)依托载体促动,让典型示范带起来。一是以
15、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制定完善全区文明细胞创建实施方案,切实抓好以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细胞创建工程,力争三年时间全区文明细胞比例达50%以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院落、进家庭。二是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集中打造阿蓬江一江两岸美丽乡村示范带,将沿阿蓬江一线的小南海、中塘、舟白、正阳、冯家、濯水、阿蓬江等乡镇、街道的文明村串联起来,搞好规划编制,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农耕文化、乡土气息,着力打造一条集文明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乡风文明最美风景线。三是集中打造武陵山区最美文明村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巩固发展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加大对舟白古石
16、城遗址、濯水古镇和草圭堂、小南海十三寨、黄溪张氏庭院、五里陈家大院等历史文化村落、民居祠堂和特色街巷的保护开发力度,促进特色建筑的修复、特色村庄的保护、特色风貌的延续,努力培育23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魅力乡村。(四)出台规矩制动,让新风正气树起来。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担任理事会成员,制定完善理事规范工作制度,依靠群众管群众,实现自我管理。二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充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把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扩大影响的过
17、程,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群众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三是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制定操办婚丧事宜指导标准,要求婚事新办,积极倡导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节俭方式,做到仪式从简、规模从小、时间从短,不大办宴席、不铺张浪费、不借机敛财;提倡丧事简办,从区殡仪馆做起,简化治丧仪式,规范停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夜三天入土为安,特别是城区应禁止燃放鞭炮、抛洒纸钱冥币、烧灵屋等严重扰民和污染环境行为。提倡理性人情消费,要求不送、不收或少收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建议规定婚丧事宜送人情的上限,除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外,其他关系送人情一次不超过100元。同时,大力整治赌博、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强力扫黑除恶,把不良
18、风气压下去,把良好风尚立起来。(五)依靠阵地拉动,让文体活动多起来。一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乡风家风馆、村史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设施功能,配备和更新图书、电脑、音箱、广播等设备。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逐步解决基层文化中心人员在岗不在职等问题,对农村文体团队、文化骨干进行培训辅导。发挥基层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带头作用,鼓励发展农村演出队、文化中心户,每个乡镇培育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三是经常性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以小型、多样、分散为特色,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会、农特产品展示会、乡村旅游节、插秧比赛、山
19、歌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挖掘、保护具有土家苗寨特色的跳摆手舞、开女儿会、吹帅氏莽号、练向氏武术、玩龙灯狮舞等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六)健全机制联动,让上下齐心抓起来。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运行规范的管理服务体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乡村自筹、企事业单位帮扶、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等方式为辅,多渠道保障乡风文明的经费投入。三是建立区、乡、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图书室的借阅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四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
20、加以细化、量化,将考核结果作为年末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振兴。乡风文明是评判乡村共同体进步开化与否的标准,是乡村振兴水平和程度的外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的提出过程与内涵在党的文献中,将“乡风”和“文明”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
21、“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营造现代文明风尚”。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5次提及“乡风文明”并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2年)中也是5次提及“乡风文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施 乡村 振兴 战略 推进 文明 建设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