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说课稿7篇.docx
《余弦定理说课稿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弦定理说课稿7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余弦定理说课稿7篇余弦定理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余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九节解三角形的内容,与初中学习的勾股定理有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在实际测量问题及航海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用,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并且在探索建立余弦定理时还用到向量法,坐标法等数学方法,同时还用到了数形结合,方程等数学思想。因此,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三角形中的求角问题中作用更大。做为职业高中的学生必须学好学透这节知识。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
2、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理解掌握余弦定理,能正确使用定理培养学生教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思维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定理的探究及应用教学难点:定理的探究及理解二、学情分析对于职业高中的高一学生,虽然知识经验并不丰富,但他们的智利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三、教法分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
3、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余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发想、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余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教学理念的创新。四、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
4、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五、教学过程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第二:实践探究,形成定理,大约用25分钟第三:应用定理,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从用正弦定理可解的两类三角形出发,揭示勾股定理特点,说明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不完备,还有用正弦定理不能直
5、接求解的三角形,应怎样解决呢?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引出课题。(二)逻辑推理,证明猜想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定理,回顾分析,形成结论,再认识结论,总结用途。变形延伸,培养发散,对比特殊,认知推广。落实定理,构建定理应用体系。(三)归纳总结,简单应用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余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2、回顾余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四)讲解例题,巩固定理1、审题确定条件。2、明确求解任务。3、确定使用公式。4、科学求解过程。(五)课堂练习,提高巩固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45,C=30,c=10cm(2)A=60
6、,B=45,c=20cm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六)小结反思,提高认识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1、用向量证明了余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两种表达。3、两类问题。(七)思维拓展,自主探究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即余弦定理的推论。余弦定理说课稿2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余弦定理,(说教材)余弦定理是人教A版数学第必修5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
7、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的第二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余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教学课.这堂课并不是将余弦定理全盘呈现给学生,而是从实际问题的求解困难,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另外,本节与教材其他课文的共性是都要掌握定理内容及证明方法,会解决相关的问题。下面说一说我的教学思路。(教学目的)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钻研制定了教学目的:1.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
8、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2.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思维能力。4.通过三角函数、余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的联系,来理解事物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教学重点)余弦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客观规律,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余弦定理是初中学习的勾股定理的拓广,也是前阶段学习的三角函数知识与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交汇应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及基本应用,其中发现余弦定理的过程是检验和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素材。(教学难点)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形式,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殊情形,勾股定理在余弦定
9、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因此分析勾股定理的结构特征是突破发现余弦定理这个难点的关键。(教学方法)在确定教学方法之前,首先分析一下学生:我所教的是课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比正常高中的学生要差许多,拿其中一班学生来说:数学入学成绩及格的占50%左右,相对来说教材难度较大,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本节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讲授法、演示法,并采用电教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启发式教学:利用一个工程问题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让学生从多角度对所
10、学定理进行认识,反复的练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3.讲授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4.演示法:利用动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节课准备的器材有:计算机、大屏幕。(教学程序)1.复习正弦定理(2分钟):安排一名同学上黑板写正弦定理。2.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5分钟):利用大屏幕演示一座山,先展示,后出现B、C,再连成虚线,并闪动几下,闪动边AB、AC几下,再闪动角A的阴影几下,可测得AC、AB的长及A大小。问你知道工程技术人员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一下子,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调动起来,学生一定会采用正弦定理,但很快发现B、C不能确定,陷入困境当中。3.探索研究,合理猜想。
11、当AB=c,AC=b一定,A变化时,a可以认为是A的函数,a=f(A),A(0,)比较三种情况,学生会很快找到其中规律。-2ab的系数-1、0、1与A=0、/2、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教师指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经比较分析特例,概括出余弦定理,这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对学生来说,既是对数学研究活动的一种体验,又是掌握一种终身受用的治学方法。4.证明猜想,建构新知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现在余弦定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要符合数学的严密逻辑推理,锻炼学生自己写出定理证明的已知条件
12、和结论,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写出来,并请同学们自己进行证明。教师在课中进行指导,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大屏幕打出的正确过程进行讲解。在大屏幕打出余弦定理,为了促进学生记忆,在黑板上让学生背着写出定理,也是当堂巩固定理的方法。5.操作演练,巩固提高定理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我分析题目,请同学们进行解答,在难点处进行点拨。以第二题为例,在求A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分歧,一部分采用正弦定理,一部分采用余弦定理,其实两种做法都可得到正确答案,形成解法一和解法二。在这道例题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在上例中,能否既不使用余弦定理,也不使用正弦定理,求出A?)启发一:a视为B与C两点间的距离,利用B、C的坐标构造含
13、A的等式启发二:利用平移,用两种方法求出C点的坐标,构造等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渐入新的境界。每次启发,或是针对一般原则的提示,或是在学生出现思维盲点处点拨,或是学生简单一跳未摘到果子时的及时提醒。6.课堂小结:告诉学生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7.布置作业:书面作业3道题作业中注重余弦定理的应用,重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如有不对之处,请老师评委们给与指教,我的课说完了,谢谢各位。余弦定理说课稿3余弦定理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5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
14、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重、难点重点: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定理的简单应用。难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证余弦定理的思路。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推导余弦定理及其推论,能运用余弦定理解已知边,角,边和边,边,边两类三角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
15、性和严谨。三。教学方法数学课堂上首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既能展现知识的获取,又能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本节教学中,我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逐步推进,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探究、归纳、推导,引导学生逐个突破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四、教学过程本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又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
16、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增强了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向量知识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选择简洁的处理工具,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你能够有更好的具体的量化方法吗?问题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和夹角求第三边的问题,即:在中已知AC=b,AB=c和A,求a.学生对向量知识可能遗忘,注意复习;在利用数量积时,角度可能出现错误,出现不同的表示形式,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巩固向量知识,明确向量工具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明确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中已知a=5,b=7,c=8,求B.学生思考或者讨论,若有同学答则顺势引出推论,若不能作
17、答则由老师引导推出推论,然后返回解决该问题。让学生观察推论的特征,讨论该推论有什么用。余弦定理说课稿4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余弦定理,本节内容共分3课时,今天我将就第1课时的余弦定理的证明与简单应用进行说课。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五的第一章第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勾股定理。平面向量、正弦定理等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实质是学生已经学习的勾股定理的延伸和推广,它描述了三角形重要的边角关系
18、,将三角形的“边”与“角”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边角关系的互化,为解决斜三角形中的边角求解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同时也为在日后学习中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有关的等式与不等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是余弦定理的内容和公式的掌握,余弦定理在三角形边角计算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是余弦定理的发现及证明;教学关键是余弦定理在三角形边角计算中的运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能
19、初步应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有关三角形边角计算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证明方法,通过探究余弦定理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与方法,提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余弦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用数学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本节课是属于新授课中的数学命题教学,根据学记中启发诱导的思想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我将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即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发现无法使用刚学习的正弦定理解决,造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20、,之后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得出原理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概念,获得方法,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阶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索研究、构建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利用多媒体引出如下问题:A地和B地之间隔着一个水塘现选择一地点C,可以测得的大小及,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c。【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学过正弦定理,一定会采用刚学的知识解题
21、,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组已知的边及其所对角,从而产生疑惑,激发学生探索欲望。2、探索研究、构建新知(1)由于初中接触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所以我将先带领学生从特殊情况为直角三角形()时考虑。此时使用勾股定理,得。(2)从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在一般三角形中构造直角即作边的高,从而在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边之间的等式关系、(3)考虑到我们所作的图为锐角三角形,讨论上述结论能否推广到在为钝角三角形()中。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得到在任意三角形中都有,之后让同学们类比出这样我就完成了对余弦定理的引入,之后总结给出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出余弦
22、定理这一数学体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认识、在学生已学习了向量的基础上,考虑到新课改中要求使用新工具、新方法,我会引导同学类比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的过程尝试使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余弦定理、之后引导学生对余弦定理公式进行变形,用三边值来表示角的余弦值,给出余弦定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这样就完成了新知的构建。根据余弦定理的两种形式,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3、例题讲解、巩固练习本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例题和练习的思考交流、分析讲解以及反思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余弦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弦 定理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