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广西南宁地区三级公路设计.doc
《大学毕业论文---广西南宁地区三级公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广西南宁地区三级公路设计.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学校代码 14199 学号 01001035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广西南宁地区三级公路设计教 学 部 土木工程与环境科学教学部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年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4 月 18 日第 2 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广西南宁地区三级公毕业设计摘要:广西南宁地区设计。公路等级为三级。本设计,先整理了设计资料和依据。然后对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当地设施、技术标准和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路线设计:包括了平面的一些设计,纵断面的一些设计、横断面的一些设计、平面和纵向的组合设计以及土石方方面的计算与调配。路基设计:布置了路基的断面(横向)
2、,并对路基的排水工作、防护工作进行了一步步的设计。路面设计:道路行车方面我进行了轴载换算,从结果上你定了路面的结构,并对应力进行了验算。最后对1.5米的涵洞进行了简单的设计。路线为六千零九十点九六米的总长度,设计车速四十千米每小时,双向的单车道。关键词:广西南宁,路线,路基,路面,涵洞,三级公路Guangxi nanning area level 3 graduation design Author wanglei Tutor zhangdaweiAbstract:The design of Guangxi Nanning area.Highway grade was three.This d
3、esign, firstly the design data and references. Then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technical standard and technical economic index.Route design: including the planar design, 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some aspects of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cross section design and c
4、ombination of plane and .Subgrade design: layout of the subgrade section(transverse), and drainage of subgrade, the protection designed step by step.Pavement design: road I of axle load conversion, the set the pavement structure, and the stress checking.At the end of the 1.5 meters of the culvert fo
5、r a simple design.The route for the total length of six thousand ninety point nine six meters, the design speed of forty km per hour,single lane two-way.Keywords: Guangxi Nanning, route, subgrade, pavement,culvert, three highway第 48 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总说明第一章.总说明5一绪论5二路线的地质、地形以及其周边的环境61.气候特征62.降水量及地下水6
6、3.地形与地貌74.地质与土质75.植被及作物等概况76.筑路材料供应情况8三道路技术以及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81.交通量分析以及等级确定82.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的确定9第二章.路线方案设计说明9一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91.选线原则92.布设方式10二路线平面设计111.平面设计原则112.相关指标113.确定曲线要素124.平面设计成果12三路线纵断面设计241.纵断面设计原则242.纵断面设计要求243.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254.竖曲线设计成果26四路线横断面设计271.横断面设计原则282.公路横断面组成293.横断面设计步骤294.平曲线超高加宽的计算295.路基土石方数量的计算与调配3
7、0第三章.路基路面设计说明33一路基设计33二路面设计341.路面设计原则342.路面结构类型选择343.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35三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361.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为362.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363.边沟364.截水沟375.排水沟376.路基排水377.地面排水处理37四路基防护设计381.路基防护与加固设施分类382.坡面防护383 .路基支挡工程38第四章.沿线桥涵设施的设计38一涵洞概要381.涵洞的作用382.涵洞的设计原则393 涵洞的设计要求39二 涵洞类型选择401.选型原则402.选型因素403.平原区涵位选择41三涵长计算411.涵洞长度412.影响
8、涵长因素413.各类基础构造42结 论42致 谢43第一章.总说明一绪论南宁市地处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座落在四周环山的小盆地中心,地形南北高、中间低,东部略高于西部。全市面积一万零二十九平方公里,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南宁是一座“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的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的城市。处处浓荫覆盖,鲜花盛开,呈现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瑰丽景色。南宁地区名胜迭出、清秀河山、美洞奇石、幽谷飞瀑,令人目不暇接。加上南宁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都给这个地区笼上了美丽的光环,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旅游观光者。南宁秀美,但最美是北郊。南
9、宁-柳州公路的修建,将能促进南宁旅游资源开发和壮乡经济的发展。该公路位于壮族人民分布最为稠密的地方,粗犷而不失细腻的舞蹈,情意绵绵的情歌,风格独特的竹楼吸引着旅游者前去探秘。因此,该公路的修建,将为人们的观光旅游带来了便利,而且也使具有悠久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壮族自治区加快了与外界的交流.在促进旅游的同时,新建公路也将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沿线加工工业的发展及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增砖加瓦,真真正正为西部人民谋发展、拉经济、促交流提供方便,以上便为我们搞这次毕业设计的初衷。二路线的地质、地形以及其周边
10、的环境1.气候特征 该公路地处广西南宁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的南疆。路线所经地区属甫它市所辖地区,属公路自然区划IV区,华南沿海台风区。南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绕梁资源丰富;夏长秋短,夏湿冬干,雨量充沛。夏秋季多台风,但破坏性很小,最高月平均地温3032.5,一月份平均气温大于6,该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按中国气候区属东南热湿区,无冰冻现象。2.降水量及地下水 路线所经地区面向热带海洋,降水量丰富。雨日、雨量、雷雨次数较多,属中国暴雨分区第9区,年降水量在16002000mm之间,其降雨特点为平原少于山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雨型为夏雨和台风暴雨,最大月雨期长2.511.5天。
11、暴雨强度大,径流速度快,一般汇水在10Km以下,汇流时间一般约为30 分钟左右。超时系数为0.752.0之间。地下水埋深一般丘陵地区约为2.3米左右。平原及沟谷处约为1.3米左右。平微区低洼地方地表的长期积水。3.地形与地貌 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湿润丘陵重丘、低山及平原。属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三角洲平原的过度丘陵地区。丘陵、低山坡面陡峻。陡达40%以上。沟谷两侧坡面曲折,局部地段呈鸡爪地形。该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丰富,地面径流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不太严重。该地区南靠邕江、河汉大多属珠江水系流域。平原微丘地区地形开阔平坦,村镇、田地、水利建筑设施等较多。4.地质与土质根据中国区域工程图,本地区位于南岭
12、中等山地工程地区的西南部,第四纪多残积层上质为砖红色粘性土,属高液限的粘土,多为碳酸岩风化的残积土。该地区岩石出露,岩石主要为粗岩,以花岗岩为主,石灰岩次之。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平原微丘地区均按土考虑,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70%。(1) 悬崖地区,土层厚1米,是普通的土质,下面是些岩石,其中软石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次坚石占百分之六十;(2) 没有悬崖陡坎之类的地区,大都是些普通泥土,其中松土占百分之三十左右,普通土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硬土占占百分之四十左右;(3) 没有陡坎悬崖的地区,覆盖的土的厚度约为一点五米左右,其中松土占百分之十左右,普通土占百分之六十左右,硬土占百分之三十左右,以下都
13、是岩石,其中软石占百分之三十左右,次坚石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坚石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土质密实,岩石的风化程度属于中等。5.植被及作物等概况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路线所经地区地处热带北部季雨林型常绿阔叶-砖红壤性上小区。自然地理特征为热带湿热常绿林。林种主要有杉木、毛竹等用材林;油茶、油桐、剑麻等多种经济。天然植被具有多层性。灌木丛等生长茂密,密林的郁密度在80%以上,主要生长于山区和半山区的丘陵地带平原微丘宽阔河谷地带多田地。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双季稻占2/3以上。旱地作物主要是甘薯、玉米和豆类。主要在丘陵地区。 路线所经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大,山坡坡面较陡,地表水对路基有一定的冲刷影响。平原地则公
14、路用地与农业有一定的矛盾。6.筑路材料供应情况 沿河可采集到砂土,地表土为亚砂土和亚粘土,并有丰富的砂、石等,均可用作筑路材料,平均运距为0.5Km,市内可供应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平均运距5Km,距路线20Km处有石灰可供应。块、片石及路面、桥涵用不同规格碎石,距路线10Km处,在石料开采场,可购买,用汽车去运输。三道路技术以及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1.交通量分析以及等级确定(1)据调查,交通组成及交通量:小型客车:1000pcu/d,载重汽车:800pcu/d(其中:解放CA-10B占40%;东风EQ-140占30%;黄河JN-150占30%)。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各种机动车r=7%
15、;各种非机动车7%。预测道路年限:道路使用年限按15年;路面设计年限12年。解放CA-10B占40%,东风EQ-140占30%均属于中型车,其交通量为350pcu/d;黄河JN-150属于大型车,其交通量为150pcu/d。折算系数:小客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2.0(2)交通量确定ADT = 1000+3501.5+1502=1825pcu/dAADT = ADT(1+r)n-1 =1825(1+7%)15-1 = 4706pcu/d设计年限n=15年(3)确定道路等级 双向单车道级公路可以满足,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两千至六千辆年平均日)的交通量。所以这段公路的等级,定为三级
16、。2.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的确定:第二章.路线方案设计说明一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1.选线原则平原地区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具有湖泊水塘河叉多等特点。虽然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但往往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限制,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平原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不大,路线的基本线形应是短捷顺直,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长直线或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综合考虑平原区的特点,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平面线形为主,合理解决避让、穿越、趋就等问题,穿线过程不考虑纵坡的限制。2.以设计数据为主导
17、,远景设计为目标,大致控制细部。3.线形要求短捷、平顺、有美感。4.正确处理线形与环境的关系“少占田,避拆房,尽量不穿塘”. 5.正确处理路线与城镇的关系: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6.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说明如下: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在直线上,条件受限时也可设置斜桥或曲线桥。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可采取改河措施或改移路线。7.注意不良地质的处理。平原区的水文土壤条件较差,特别是河网湖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使路基稳定性差,因此应尽可能
18、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如要穿越时,应选着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8.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平原地区通常有较宽的人行大路或等级不高的公路,正确布置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9.平原地区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路线应尽可能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减少施工,养护材料运输费。2.布设方式平原区地形平缓,路线一般不受高程限制。路线上每一线段的具体方向,应以布局定下的控制点为依据,正确绕避平面上的障碍,力争控制点间路线短捷顺直。平原区选线,先把路线总方向上所规定经过的地点如城镇工厂以及风景文物地点作为大控制点.路线应从一个控
19、制点直达另一个控制点,不作任意扭曲。本设计中主要控制点主要有一座小桥的桥位城镇大水塘公路交叉等。二路线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原则 (1)平面线形应与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平顺和连续。 (3)应尽量避免连续的急转弯。 (4)平曲线长度足够长。 (5)尽可能的与纵断面线形组合得当。 (6)平面线性的交叉在前后两次应尽量保证缓和。 (7)对于沿途的土地利用的关系,要尽可能的处理好。 (8)在实地施工上要考虑的因素。2.相关指标 1.用基本曲线组合,最佳配比为:L s :L y :L s = 1 :1 :11 :2 :1 2.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 40km/h)平曲
20、线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有: 一般最小半径 100m 极限最小半径 60m 缓和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60m 缓和曲线极限最小长度 35m 路拱2%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本设计2%路拱坡度) 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距离240m(6被设计车速) 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80m(2被设计车速) 直线最大长度 800m3.确定曲线要素1.直线一般在定线时应首先考虑使用直线。汽车受力简单,驾驶员操作简易。但同时应避免长直线,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员单调疲倦。运用直线应根据路线所在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并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理状态等因素合理布设。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线,容易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甚至
21、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造成驾驶员操作的失误。规范规定,当计算行车速度40km 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短长度宜不小于 6V(按米计)。反向曲线之间,考虑到为设置超高和驾驶人员的转向操作需要,最小长度宜不小于 2V(按米计)。本设计直线长度都满足以上要求。2.圆曲线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计算行车速度相适应,并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 48 倍或超高为 2%4%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应同前后线性要素相协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毕业 论文 广西南宁 地区 三级 公路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