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第七章.ppt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第七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第七章.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教程 2 学习目标learningobjectivesu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及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u理解故意犯罪形态与共同犯罪u理解常见犯罪的认定与刑罚适用u掌握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和刑罚制度u增强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u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意识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 3 目录页ContentsPage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 4 目录页ContentsPag
2、e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5 5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1 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而言之,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对定罪量刑和刑罚的执行具有指导作用的准则。它是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刑法刑法6 6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1 刑法基本原则u罪刑法定原
3、则u罪刑相适应原则u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国现行刑法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7 目录页ContentsPage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8 8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2 犯罪构成u犯罪主体u犯罪主观方面u犯罪客体u犯罪客观方面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9 9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4、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体是构成犯罪的基本要件之一,没有犯罪主体,就不能构成犯罪。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1010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1)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2)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自然人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一般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主体。特殊主体是指除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外,还要求必须具有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构成的犯罪主体,如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等。自然人犯罪主体应具备的条件1111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单位犯罪主
5、体是指实施了刑法特别禁止的犯罪行为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是单位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单位决策机关的决定在职务范围内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单位名义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进行的犯罪。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合法性、组织性、独立性。单位犯罪主体应具备的条件1212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u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u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6、果的主观心理状态。u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它包括:1313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故意u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和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u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u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在于,行为人都明知自
7、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其不同点在于:二者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不同。二者对危害结果的预见程度不同。1414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过失u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u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1515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意外事件u所谓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后果,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无力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u所谓不能预见,是指行为人对自己
8、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具备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条件。在意外事件的情况下,行为人不构成犯罪。1616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并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某种行为如果没有侵害任何一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构成犯罪。u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u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u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犯罪客体1717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意识地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它是构成犯罪的核心。危害行为的
9、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去实施我国刑法所禁止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它包括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以及某些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客观条件。1818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危害结果是大部分犯罪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的要件,但不是所有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在一般情况下,结果是否发生是划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但有些犯罪不要求必须具备犯罪结果,而只要求实施了犯罪行为,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如侮辱
10、罪、诽谤罪等。因此,查明犯罪结果,对于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犯罪的既遂和未遂,以及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给犯罪客体造成的实际损害。危害结果有物质性的结果和非物质性的结果之分。1919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确认行为人是否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刑事责任,就必须查明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在以犯罪结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犯罪中,只有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才能认为行为人的犯罪具备犯罪客观方面要件。因此,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20 目录页C
11、ontentsPage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2121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u正当防卫u紧急避险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2222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12、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实行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u 客观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u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u 主观条件: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u 对象条件: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才能实行正当防卫。u 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2323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实施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下列条件:u 必须有危险存在u 必
13、须是危险正在发生的情况下进行u 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u 只能针对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实施u 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24 目录页ContentsPage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2525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04 故意犯罪形态u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2626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
14、、创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实施犯罪的意图和预备实施犯罪的目的。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犯罪行为没有着手实施而停止在预备阶段,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客观原因。2727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的犯罪形态。构成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已经着手实施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没有得逞即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没有达到,尚未发生其所要达到的
15、危害结果。这是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界限。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犯罪结果没有发生并非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愿,而是在他着手实行犯罪时遇到客观障碍,如体力不足、认识错误(错将白面当毒药)、被害人的反抗等,致使犯罪结果未能发生。2828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法律特征:u 时间性即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既遂以前。u 自动性即必须是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u 彻底有效性即犯罪分子彻底放弃了犯罪意图,并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2929 of5757
16、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犯罪的完成形态。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既遂包括以下4种形式: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结果犯。即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能构成既遂的犯罪。结果加重犯。即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加重刑罚的犯罪。危险犯。即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时,就构成既遂的犯罪。30 目录页ContentsPage
17、01 刑法基本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3131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5 共同犯罪我国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和分工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并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根据刑法第27条至第29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32 目录页ContentsPage01 刑法基本
18、原则02 犯罪构成03 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04 故意犯罪形态05 共同犯罪06 刑罚制度07 常见犯罪罪名认定及刑罚适用08 错案的赔偿3333 of5757模块七 罪名认定与刑罚适用06 刑罚制度刑罚体系: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刑罚的裁量: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刑罚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将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u 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使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化教程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项目 教程 课件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