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培训资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监控量测培训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培训资料.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监控量测培训资料监控量测培训资料一 监控量测的目的及必要性1.监控量测的目的 1)掌握初支变形,指导现场处置,保障 施工安全;2)为调整施工方法提供参考;3)为二衬施作时机提供指导;2.监控量测的必要性1)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由于隧道处于千变万化的岩体中,其所受外力是不明确的,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量测手段掌握受力情况。2)隧道在开挖、支护、形成、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受力状态变化这一特征,监控量测可以了解变化情况。3)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的哨兵,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二 监控量测实施计划1.监测项目 蒙华铁路隧道施工监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
2、目。一般地段原则上只做必测项目。蒙蒙华铁路隧道施工路隧道施工监测必必测项目目序号监测项目监测范围常用仪器1洞内、外观察全线隧道现场观察、罗盘仪等2拱顶下沉(正洞和辅助导坑)全站仪3水平收敛全站仪4地表沉降隧道浅埋段全站仪或电子水准仪2.断面及测点布设原则2.1断面布设原则2.1.1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断面拱拱顶下沉和周下沉和周边收收敛监测断面断面间距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单双线正洞单双车道辅助坑道5102030(软质岩)50(硬质岩)在特殊地段布设监测断面在特殊地段布设监测断面2.1.2 地表沉降断面地表沉降地表沉降监测断面断面间距距 备注:1)H0为隧道埋深,H为隧道开挖高度,B为隧道开挖宽
3、度;2)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3)地表沉降断面与洞内监测断面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断面间距(m)2BH0 2(H+B)20BH0 2B10H0 B52.2测点布设原则2.2.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1)测点布设应按施工方法区分,全断面、两台阶、三台阶法。全断面法 两台阶法 三台阶法 2)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3)初支应与围岩密贴,测点埋设在钢架、格栅等初期支护上。4)测点应在初支支护后立即埋设。5)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6)拱顶下沉测点应埋设在拱顶轴线附近,数值采用绝对高程,周期性复核后视点,保证其数据可靠性。2.2.2地表沉降测点
4、1)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横向间距为25m,按图所示进行布置,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地表沉降横向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点布置示意图2)隧道中线两侧监测范围不应小于H0+B。当对地表沉降有特殊要求时,监测间距应适当加密,范围应适当加宽。3)基准点应设置在隧道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稳定处,并设置复核性测点,保证其数据可靠性。3、测点埋设方法及编号3.1地表下沉测点埋设 选定监测断面后,地表下沉测点采用预制C15钢筋混凝土观测桩,观测桩内置直径16mm钢筋,长约20cm,顶部刻十字丝,并露出混凝土表面5mm10mm。埋设观测桩在测点部位挖长、宽、高均为20cm的坑,埋入观测桩;桩身周围用混凝土
5、回填密实,保证测桩牢固、可靠。并做好标记。开挖完成后,在待测围岩表面部位用电钻或风钻钻一孔径为3040mm、深度10cm的孔,在孔中填塞水泥砂浆或专用锚固剂后插入预埋杆件。预埋杆件外露部分做成斜面并焊接长、宽3cm,厚度2mm钢板;上粘贴回复式反射膜片待预埋件稳定后立即进行第一组数据的量测;在进行初期支护时,应做好预埋件的保护工作,采用PVC管或套筒对预埋件进行保护。预埋杆件长度48cm(此处48cm按测点埋入围岩内10cm、V级围岩预留变形量12cm、初支厚度25cm、外露1cm进行考虑;其他围岩杆件长度,根据支护参数可做相应调整;保证初期支护施做后预埋杆件能外漏5cm左右)。预埋杆件规格及
6、详图见图。预埋杆件埋杆件规格及格及详图3.2拱顶下沉、净空变化观测点埋设 3.3边仰坡测点埋设 进出口明挖段边仰坡坡面上每隔3m5m设置一个监控量测点进行不间断监控量测。3.4地表沉降点的顺序号编号规则 沿铁路里程增大方向,线路中线位置的测点顺序为00,左侧顺序号为奇数(01,03,05,07,09),右侧顺序号为偶数(02,04,06,08,10),由中心线向外依次增大。书写地表沉降点编号时在里程前加字母“DB”,例如:DBDK758+300-01,断面编号方式见图。隧道地表沉降隧道地表沉降测点点顺序序编号示意号示意图 3.5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点的顺序号编号规则 拱顶下沉测点的顺序编号,沿
7、铁路里程增大方向,线路中线位置的测点编号为00,周边收敛测点的顺序号编码规则,沿铁路里程前进方向,中线左侧测点编号为奇数(01,03),右侧为偶数(02,04),成对编号,由中心线向外依次增大。书写拱顶下沉测点编号时在里程前加字母“GD”,书写周边收敛测点编号时在里程前加字母“ZB”,例如:GDDK758+300-01,断面编号方式见图。拱拱顶下沉下沉测点的点的顺序序编号示意号示意图3.6监控方法1)洞内、外观察 洞内开挖面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此项工作由地质预报单位或专业地质工程师进行整理。洞
8、内已施工地段观察: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或格栅钢架变形等工作状态。2)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采用全站仪配合反射膜片进行。标识要求: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通常情况下每个断面不挂设标示牌,但在测点外围需用醒目的红油漆进行标识,并且保持反光片在手电筒照射时能清晰反光,必要时需按图挂设标示牌及时记录展示相关信息,监测点上严禁悬挂物品。量量测标示牌示牌XXX隧道进(出)口测点类型:(拱顶下沉/周边收敛)断面里程:围岩等级:埋设时间:责任人:保护要求:测点及时进行布设,并做好保护,防止破坏。现场监测与施工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提供监测工作时间,保证监测工作的正
9、常进行,监测测点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破坏与松动处理要求: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重新读取初读数。4、监测频率和周期 4.1洞内、外观察 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加大观察频率。4.2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 1)一般为1次/天。2)台阶法施工,下部开挖过程中,频率为2次/天。3)出现异常情况时,根据现场管理要求,加大监测频率。4)当变形趋于稳定时,监测频率按表4.4进行。变形形趋于于稳定定时的的监测频率率5)在初期支护稳定后,可停止该断面的监测。初期支护稳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初期支护表观现象正常;拱顶下沉和
10、水平收敛平均变形速率小于1mm/d,且持续1个月以上;变形时态曲线已经收敛。4.3地表沉降监测1)一般为1次/天。2)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大监测频率。3)在二次衬砌施工通过监测断面 H0+B距离后(H0为该断面隧道埋深,B为该断面隧道开挖宽度),且地表沉降变形时态曲线已经收敛,可停止该断面监测。支护状态平均变形速率持续时间监控频率初支全环封闭2mm/d3天1次/3天初支全环封闭1mm/d7天1次/7天初支全环封闭1mm/d15天1次/15天5、监测管理值 采用变形总量、变形速率、初期支护表观现象和变形时态曲线等4项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综合等级管理。变形总量与变形速率应控制在管理等级范围内,及时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控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