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1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学准备: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你看到有什么风筝?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你最喜欢哪
2、一个?为什么?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了解风筝的种类:平面、立体、串式。练习分类。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三
3、、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四、活动总结教学反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2设计意图利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评、郊外的空地上,傍晚和星期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何不设计一个以风筝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既能了解有关风筝的更多的知识,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又能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因此,设计了美丽的风筝这一综合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风筝
4、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2、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3、愿意设计制作风筝图案,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搜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展览。2、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3、有关风筝的幻灯片6张。4、纸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等综画工具。活动过程(一)参观风筝展览,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1、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师: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风筝。老师布置了一个风筝展览,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当老师把遮住风筝的布揭开后,全体幼儿异口同声:啊!好漂亮!那么
5、多!)评析:风筝是教师收集和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幼儿没有集中看过这么多的风筝,只是熟悉自己带来的。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风筝经过老师的精心布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幼儿的兴趣一直子被调动起来了。师: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夸风筝漂亮?幼1:美丽。幼2:好看。幼3:颜色鲜艳。幼4:各种各样,非常漂亮。师:你看到有什么风筝?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幼1:我看到有蝴蝶、猎八戒、孙悟空。我喜欢蝴蝶风筝,它的颜色特别鲜艳,有两只美丽的翅膀。幼2:有老鹰风筝,还有小燕子、五角星、金鱼。我最喜欢老鹰,它的眼睛很大,很精神。幼3:我看到有大蜈蚣、螃蟹、红灯茏,还有唐僧。我特别喜欢红灯笼风筝,觉得
6、像过节一样。评析:由于老师的提问紧接幼儿的感叹而来,而且问题具体、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观察的顺序和思维就紧跟老师走了。在问、答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领略到风筝的色彩美和造型美。幼儿发言很踊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教师就在请个别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互相讲一讲,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这一环节,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为下的环节做了铺垫。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师:手拿一个风筝,便于幼儿看清楚。)小朋友们看一看,风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全班小朋友。幼1:风筝有上面的画和后面的架子。画有的是用布做的,有
7、的是用纸做的。幼2:风筝上还有尾巴,是布和纸做的。幼3:风筝上还有长长的线。要把它拿在手里,不然风筝就会飞跑了。师:看一看,这些风筝的尾巴都一样吗?幼: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师:哪些风筝的尾巴长?哪些风筝的尾巴短?幼1:大的风筝尾巴长,小的风筝尾巴短。幼2:长串的风筝尾巴也长。师:知道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幼1:好让它在空中飘吧。幼2:挂在风筝上好看。幼3:我知道,尾巴是保持平衡的。星期天爸爸带我放风筝时告诉我的。师:小朋友,我们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幼1:上面的图案是一样的。幼2:大小也是一样的。师:再来看一看,风筝的骨架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根尾巴有什么
8、相同的地方?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骨架上的竹棒长短一样,粗细一样,两根尾巴一样长,一样粗。师:刚才小朋友已经发现所有风筝的面、骨架、尾巴,包括上面拴的线都是对称的。对称才能保持风筝平衡,才能放飞到天上去。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由于教师多用看一看、我们来看这些语言提示,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观察、讨论的内容上来,所以幼儿观察仔细,讨论热烈。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结构时,教师把风筝拿在手中,还走到幼儿中间,便于幼儿看清楚风筝的正、反面都有什么。幼儿看得清,有得说。幼儿发言句子连贯、通顺,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幼儿之间的讨论、个别幼儿的
9、发言,都为全体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结构时,特别强调了尾巴的长短与风筝大小的关系的尾巴的作用,既因为尾巴容易被忽略,又为幼儿在延伸活动中制作风筝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美的时候,教师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蝴蝶风筝,以利于细以逸待劳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发现对称,再请幼儿观察其他风筝,知道对称是所有风筝的共同特点。整个环节中,气氛热烈而有序,人人都很投入,达到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10、,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5、感受作品的美感。活动准备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2、幼儿自由的和同
11、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三、幼儿讨论如
12、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教师引导语:(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四、幼儿制作风筝面。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
13、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4设计意图:孩子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多孩子说到公园、广场放风筝,风筝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溢于言表。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3、让幼儿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14、: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2、风筝幻灯片、音乐。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2、故事风筝的起源
15、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图二:鱼形风筝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教师:这
16、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图三:小狗风筝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图四:夜光风筝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图五:最大的风筝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齐心协力、图六:最小的风筝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
17、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3、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风筝教师:看了刚才的风筝,你还见过和它们不一样的风筝吗?(幼儿答)四、风筝的用处1、幼儿观看风筝节幻灯片。教师:现在制作的风筝样式可真多。春天到了,人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举办风筝节,进行放风筝比赛。2、风筝的用处。教师: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风筝,对风筝感兴趣?3、教师小结:风筝很美,可以装饰环境;放风筝给我们带来快
18、乐;风筝还可以帮我们传递信息,放飞心愿。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有这样的习俗,把心中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风筝上,在放风筝的时候把风筝线剪断,让心中美好的愿望随风筝一起放飞。五、放飞心愿。1、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京剧脸谱风筝。教师:我也制作了一只风筝,我喜欢京剧,因为它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我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风筝上。2、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心愿,并说一说。教师:你们的愿望是什么?3、教师:孩子们,带着我们的心愿,拿着我们的风筝,一起放飞心愿吧!活动延伸:1、幼儿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放风筝。2、把放风筝时的情景画下来。鼓励幼儿助人为乐: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5活动目标:1.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
19、尝试自己设计风筝的图案。2.引导幼儿通过绘画、黏贴的方法制作风筝。活动准备:1.各种风筝的图片。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剪好的三角形彩纸、皱纹纸、线、蜡笔、胶水。活动过程:一、观察欣赏风筝。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2.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实物。3.师:有什么样的风筝?4.引导幼儿说说各种不同风筝的外形。5.师:风筝上面还有漂亮的图案呢,有些什么图案呢?6.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二、介绍材料,讨论制作。1.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吧。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材料,分别制作风筝的什么?3.请幼儿讲一讲。4.师:你想在风筝上面设计什么图案呢?5
20、.引导幼儿交流。三、幼儿制作。1.要求:先在三角形的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上飘带,最后装上线。2.鼓励幼儿耐心制作。3.幼儿玩一玩自己制作的风筝。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6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演变过程以及欣赏风筝的艺术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艺术的兴趣。2、在引导幼儿在探索、设计、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2、与幼儿一起,通过各种途径,如因特、书本、向他人请教等,共同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等。3、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记号笔。三、活动过程:1、欣赏形态各异的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1)观察实物,自由交流,在看看、摸摸、比比之后,解决以下问题:a.你
21、看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b.你最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2)教师:风筝是古代的一项发明,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南通的哨口风筝更是世界一绝。a.风筝左右对称的艺术美b.风筝的历史演变过程c.介绍南通的哨口风筝(看录像),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并顺利进入下一环节。(3)二次欣赏实物,风筝的基本构造是平衡。a.你放过风筝吗?说说你放风筝的故事。b.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哪些地方是相同的?2、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1)欣赏电脑资料美丽的风筝(2)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样的风筝?3、制作风筝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风筝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7活动目标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
22、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探索、发现生活中风筝的多样性及特征。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活动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收集废旧口袋等活动利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图形剪刀,线“小兔”纸偶玩具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家跟小兔打个招呼吧!生:小兔,你好!“小兔”:妈妈说要带我去郊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音乐想起(郊游),师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们去郊游啦)师:来到公园,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草,花,船.师:展示图片,强调风筝。提问: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呢?生:蜻蜓,小鸟,蝴蝶.师
23、:小兔也想要一个风筝,怎么办呢?生:买.师: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觉得小兔的风筝怎么样呢?生:很丑,不好看.师:那请我们帮助小兔把它的风筝装饰漂亮吧!(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师:小朋友想怎么样装扮风筝呢?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呢?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师: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了哪些材料?2.要求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进行装扮。(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了?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七)延伸带领幼儿到操场放风筝,体验风筝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反思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