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驿路梨花》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叙述故事梗概。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思特点及表达效果。3分析 “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作者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妙处。4学习心怀善良、感恩与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教学重点】1. 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2.体会本文标题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妙处。2.学习层层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的写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速读课文,默写重点生字词(学生上台)寨 撵 竹篾 修葺 (修改并朗读) 二、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文章的内容。(50字之内)提示:
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我和老余晚上在山上露宿时,受到屋主人的热情招待。原本以为屋主人是梨花,后来才知道是解放军。三、 深入解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1、 作者原本以为的主人和后来才知道的小屋主人不一样,这中间曾有过哪些误会?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找找看。明确: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2、 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交代屋主人是解放军?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明确:设置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一悬)门从外扣着。上面写着“请进”(二悬)火塘的灰是冷的,但大竹筒里装满了水。(三悬)我不是主人,也是
3、过路人呢。(四悬)明确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 究竟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文中解开疑问的句子?这表现出茅屋主人怎样的人物形象和精神?讨论交流:明确:33 半夜淋了大雨.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为了方便过路人.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常常趁砍柴.照料这小茅屋。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深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续帮助过路人,并且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接管了小茅屋;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心存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所以,小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
4、主人。表现他们善良无私性格和勇于奉献精神。四:布置作业:课后思考:文章为什么不以“可爱的解放军”等类似的内容为题而以“驿路梨花”为题? 第二课时一、 探究文本,解读“梨花”的内涵。1、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内容有哪些?将其语句勾出。(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