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五、六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历史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第五、六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班 级:_小 组:_姓 名:_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探寻近代志士足迹,解读社会新陈代谢单元概述 工业革命后的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不断加剧。面对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发起了卓绝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西学的层次也不断加深。但这些壮举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一是能梳理西方列强侵华的历程;二是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救国的各种努力,其重大历史意
2、义及其局限。单元目标【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用思维导图建构出晚清民初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脉络,阐释两者间的逻辑关系。2.借助271BAY资源和相关志士仁人救国探索的史料,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剧变历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特点。3.分析中国近代前期
3、社会政治、经济、对外交往及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以晚清民初近代化为主题重构思维导图,结合“行走的少年”谈谈青少年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学习导航单元任务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探寻近代志士足迹,解读社会新陈代谢整体感知2课时构建思维导图,理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1.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2.明确基本历史概念,用时间轴梳理本单元侵略与抗争探索的的民主革命发展脉络。3.提出预习中的疑问,写在271BAY问答交流区域。1.根据271BAY资源和问题引导完成整体感知内容,组内成果展示
4、。2.小组长统筹调度组员的讨论和展示情况,推出小组榜样。3.高效科研团队调研收集整理整体感知中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措施。探究建构2课时追寻近代志士足迹,探究近代化特点1.借助史料,说出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并完成探究问题。2.结合史料和271BAY资源,小组讨论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探究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巨变,在学习中增强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3.小组讨论,学会解答开放式类型习题的方法与技巧,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救亡的历史是一部“近代化史”。1.学习小组:小组长发挥领导者责任,带领小组成员制定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全组学习效率。2.高效科研小组:小组长牵头在课前明确本课学习流程图,组织好自主学习;在分
5、享时对组员未解决和新生成问题整理、讨论,负责解答。应用迁移1课时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提取信息,探究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主要表现及影响。2.通过研读表格信息,学会分析表格的异同。3.在反复锤炼中进一步增强小论文题目的审题与写作水平,提升历史理解与解释素养。1.科研团队与老师一起调研在应用迁移中的问题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2.课堂上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点拨。重构拓展2课时重构思维导图,阐述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1.重构思维导图,准确定位重大历史事件,解读不同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贡献。2.完成“单元过关试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纠错反思总结提升
6、。3.坚持小论文写作规范,在互相欣赏中提升历史写作水平。1.小组长组织成员对单元核心概念自我达标,逐一过关。2.小组讨论找出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集体达标。3.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程,依据评价量规在271BAY中完成自我评价,制定改进措施。【学业质量】水平质量描述自我测评1能够按时序讲述近代前期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时空信息,判断不同地图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能够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政治变迁的影响;能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近代中国各阶级抗争探索的贡献与不足。2能够列出该时期历史分期并能说出分期的依据,能把重要的斗争和探索放在
7、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历史图表和漫画等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能够辨别不同来源和观点的史料,结合史料在不同历史事件中对比和分析不同阶层的历史探索。3能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角度理解该段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说明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的运用历史语言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能够全面辩证看待列强侵华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评价中华民族的探索的重大事件。能够在唯物史观的引导下,全面分析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多角度解读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能够针对有关史料提出自己理
8、性科学的观点,并进行合理、充分的说明。见贤思齐,立志为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本单元学习目标追求】情境任务历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丰富的著述,有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等。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本。本书既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又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既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又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既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又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岁月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百味
9、交糅,是从天空坠入地狱的恐惧与沮丧,是在暗夜找寻光明的彷徨与曲折,是低谷向巅峰攀登的艰辛与壮丽。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仁人志士的足迹,解读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整体感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构建思维导图,理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说出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史实,梳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建构思维导图,归纳列强侵华的趋势及救亡方案的演变,说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 3.借助271BAY资源用自己的话说明近代前期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表现,探寻历史发展孕育的新希望。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doc 2.洋务运动.mp4 3.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mp4 4.
10、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doc5.新文化运动中的干将.doc【学习资源】 学习活动一:精研课本,运用时间轴构建思维导图。注意:(1)对比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2)为救亡图存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地进行抗争与探索,请总结该时期抗争的派别、救亡的方案、影响。(3)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列强带来的“冲击”和各阶层对应的“反应”,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4)小组评选出组内建构最好的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展示,语言表述要有准确性和逻辑性。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习活动二:近代的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
11、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各方面正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用自己的话分角度梳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学习活动三: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你知道这四幅画分别代表近代史哪个时期吗?并说明理由。【我的疑问】(写下你在梳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探究建构旧民主主义革命追寻近代志士足迹,探究近代化特点【学习目标】 1.结合文本,以“甲午战争”为例,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2.利用27
12、1BAY资源,归纳近代前期各阶级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阶段特征,阐释其意义与局限。3.分析近代志士为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学习资源】1.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mp4 2.甲午大海战:日本一心扩张侵略.mp4 3.洋务运动对中国有何影响.mp4 4.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的经济关系.doc5.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doc【情境任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道:“近代中国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苦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不断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1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转变。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社会,近代前期,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活动。接下来让我们追寻着近代志士的足迹,探究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学习活动四:容闳全程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幸运者 材料一 1860年,学成归来的容闳冒险前往南京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轩,并向他提出七项建议:“一、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组织军队。二、开办一所陆军学校以培养有能力的军官。三、为筹办海军设立一所海军学校。四、组织文官政府,聘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五、建立银行系统确定度量衡标准。六、为民众建立一套由各年级学校组成的教育系统,并把圣经作为教课书内容之一。七、
14、建立工业技术学校系统。”容闳在南京呆了一个月,发现“素所主张之教育计划,与夫改良政治之赞助,二者有所借手,可以为中国福也。不图此行结果,毫无所得。”得出“太平军之行为,殆无有造新中国之能力,可断言也。”于是,容闳只好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南京,转而寻找其他的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摘自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材料二 容闳考入耶鲁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归国后,1863年受到曾国藩的赏识,赴美采购西洋先进武器并筹建江南制造总局;后又受命主持选派幼童留学事宜,被指派为出洋肄业局监督。我们将洋务派与容闳进行对比,会发现洋务派在教育方面提倡“中体西用”,但有些动作也禁锢于“中体”之中,而容闳的想法和
15、实践则大大突破了“中体”的阻扰。从江南制造局管理上存在着浓重的官府习性;派遣留学生计划受阻挠而猝然天折,借洋款抗日也不了了之;修建铁路计划失利:国家银行计划被他人利用另外,洋务派仅止步于“师夷长技”的记叙层面,容闳则从文教制度出发,倡导思想、教育层面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容闳个人的奋斗努力,而且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 李轩浅谈容闳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活动材料三 幼童留美事业夭折后,维新改良运动崭露头角,容闳逐渐由依附于“洋务”转而置身于“维新”。1896年,容闳在上海筹划银行、铁路时结识了在当地酝酿维新变法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对彼此的事业都特别欣赏,容闳成为了康梁等维新人士的重要盟友。18
16、98年,“中国政治存亡危急之秋,适维新潮流澎湃而来”,“光绪帝受此奇异势力之激动,遂奋起提倡维新之事业”,年已古稀的容闳“决议留在北京”,几乎参与了康梁维新派所有活动的策划,并竭力影响这场运动的方向。变法失败后,据容闳后来回忆说:“予以素表同情于维新党,寓所又为会议场之目,故亦犯隐匿党人之嫌,不得不迁移以逃生。乃出北京、赴上海,托迹租界中。”沈荣国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容闳和郑观应材料四 义和团运动期间,容闳积极参加维新派人士唐才常策划的武装解救光绪皇帝的“自立军”起义之事。但自立军最后被镇压,容闳也被清政府通缉。此时,容闳实际已从改革走向了革命的边缘。9月1日,容闳与孙中山首次相遇,畅谈国家大事
17、,容闳开始明确支持革命。容闳在美积极活动,计划筹款,训练武装力量,支援中国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第二天便亲笔写信给容闳,诚邀他归国担任要职,但遗憾的是,久病在身的容闳病情加重,在弥留之际,他特别叮嘱守候在床边的长子容觐彤要回国服务,以偿他为新生共和国效劳的夙愿。雷颐容闳:唯一全程参与近代史的幸运者1.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离不开列强侵华战争的推动,综合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次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2.结合容闳一生的近代化变化轨迹,阐释容闳的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学习活动五:李
18、大钊追求真理的新文化倡导者材料 李大钊与新青年结缘,始于1916年9月发表的青春。时年27岁的李大钊感慨于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号召青年“致之回春”“为之再造”那“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这样激情充沛的文字,吻合了新青年的“青春”风格。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起,经陈独秀敬告青年,中国知识分子将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老大帝国能够枯木发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屹
19、立于世界之东方。李大钊之青春,以诗意的语言,旁征博引,有力呼应了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倡导:“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李斌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李大钊在新青年发出了慷慨激昂的青春呼喊,如果让你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制一报刊,你会设计什么内容?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设计理由。(要求:明确刊名;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设计的内容符合时代特征;表述清晰。)学习活动六:张謇中国民族轻工业的开拓者毛主席说过:“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1与传统士大夫一样,张謇也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15岁开始参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8434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