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宠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妙。 4.积存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引发情感:大家喜爱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文章,肯定会有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美丽的文字。 2.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订正字音。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把你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相互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相互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字 1.学习写生字,沟通学习方法。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示大家吗?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爱的段落。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宠爱的局部。 3.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宠爱。 教学过程: 一、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引述:金秋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快的脚步洋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她不仅有着缤纷的颜色,还有着奇异的声音,不信,你们听。 2.播放课件。(课文内容) 3.沟通: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4.师: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快的歌。现在让我们翻开课文一齐观赏这诗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头答复。 3.选择你最喜爱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还可以进
4、展背诵,然后对你同桌说说你喜爱这段的缘由。 三.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教学。 1.教学其次自然段。 (1).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课文描写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什么味道吗? (3)指导朗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学生汇报。 B.教师引导:假如你是秋雨,你预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 C.教师: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 D.指名学生朗读。 4.教学第五自然段。 A.教师:秋天的雨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全班同学读第五自然段。 B.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完这课文,你们喜爱秋天吗?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呢?还是写一首秋天的诗? 2.学生
5、自由组合,动手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喜爱的段落。 2.连续完成绘画或诗歌。 板书: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丰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着气味欢快的歌 吹起喇叭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2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对石榴的宠爱之情。 2、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 3、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16石榴(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
6、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3、在写这文章时,是根据石榴的生长挨次来写的,我们在写有关植物的文章时,也应当根据植物的生长挨次来写。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喧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慢慢地谢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样一每天长大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一每天长大的句子。 1、师相机出示句子:“石榴一每天长大,一每天成熟。” (1)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石榴是渐渐长大,渐渐成熟的。) (2)全班齐读。 2、那么,哪一句写了石榴果的变化。师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
7、最终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次,其它同学找出表示先后挨次的词,(先是渐渐最终)我们把这些词读一次。把这整句话读一读。 (2)出示课件体会石榴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果颜色变化的图,它的外皮先是,渐渐变得、,最终变成。 (3)你们看教师能不能把“黄中带红”和“青绿色”换个位置呢?(不能)为什么?(由于植物的生长是有挨次的,说明写文章之前是经过仔细细致的观看的,所以用上了表示先后挨次的词,这也说明白用词的精确精当。) (4)你们看,石榴果的颜色在变化的过程中,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美的把这一句话读一读。齐读。 3、学习两个拟人句。 过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
8、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拿出预备好的石榴,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教师这里有两句话都是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你们读一读,并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出示句子: 1、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黄绿色的叶子中露出来。 2、熟透了的石榴快乐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迫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为什么说其次句好呢?(其次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笑得咧开了嘴急迫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4)齐读这些词语。 (5)请四个学生上台做以
9、下词语的动作,其它学生跟着做。 笑得咧开了嘴急迫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6)刚刚同学们做这些动作时,教师觉得你们特别的活泼得意,可想而知,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加到石榴身上,我们自然而然就觉 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泼得意)所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就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好玩活泼,我们不由得对石榴产生了宠爱之情。) (7)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其次句好? (8):所以,我们平常文时,多用些拟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9)喜爱石榴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石榴的活泼得意。 (10)让我们美美的把这段读一读,好吗?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教师这里带来了一个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剥开,你
10、们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书: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儿)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句子。 2、师相机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生齐读。 (1)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词语,把它画出来。(玛瑙般的子儿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出示石榴子儿的课件,理解这些词,你觉得石榴子儿怎样?(很美) (3)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是抓住了石榴子儿的什么来写呢?(师板书:外形和颜色) (4)你们看,,石榴子儿美不美?谁能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这么美的石榴子儿,想吃吗?请两个同学上来尝一尝
11、。(板书: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板书:味道) (1)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味道的?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立刻感到清爽无比。” (2)谁来说说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的感觉怎样?(板书:感觉)(清爽无比)清爽无比又是什么感觉?(凉快、口感好) (4)你们喜爱吃吗?谁能美美的读读这句话? 把整段话读一读。 师:同学们,每当石榴成熟的季节,枣庄就会举办一个国际石榴节,前年枣庄人民就和外商签定了166亿元的合同呢!小小的石榴还是枣庄人民发家致富的大功臣呢。小石榴可是我们人的傲慢呀! 15、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石榴,好吗?(齐读
12、句子) 通读全文:课文把石榴写的真美,让我们再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 四、写法,读写结合。 1、师写法:写石榴子儿时,先观看它的外形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终写自己的感觉,我们品尝一种水果时,可以根据的这种方法来写。 2、课后练习的第五题要求我们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教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黄色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教师除了根据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 4、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街上的水果摊上的橘
13、子堆成了小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橘子拿出来先观看再品尝,然后根据第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品尝的经过说一说。 5、沟通:请一两个学生上台说,师生根据写法评议。 6、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察指导。 7、讲评。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3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铺张、镜片、看管、定时、悠闲、放大镜、微小、阅读、随便、调整、简洁、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访问、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创造显微镜和发觉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奇怪心和求知欲,培育学生观看力量,增加制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
14、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创造了显微镜和发觉了微生物的,并沟通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预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学问,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嬉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纳自主识字的方式进展。)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
15、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留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方,“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留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拟“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晰。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觉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其
16、次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根底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争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创造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觉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
17、语具有特别的意味,避开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加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洁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看、奇怪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制造和创造的动身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奇怪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经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制造惊喜万状。他曾静静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隐秘,信任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沟通沟通。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舞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
18、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留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觉微生物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缘由。感受小仆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欢乐以及对草地的宠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缘由。 2、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儿过吗?呈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
19、样的? 2、你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查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熟悉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状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廖沙、绒毛、假装、钓鱼、观看、花瓣、合拢、手掌、好玩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组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习,争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沟通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自编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拢。 熟字加一局部:取+走趣
20、。 (3)教师指导学生,培育学生识字习惯。 简单读错的字:“假”ji、“朝”cho 简单写错的字:“绒”的右边不要写成“戒”或“成” 区分形近字:钓钩、要耍、拢扰、瓣辨 (4)指导书写。 观看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哪些字是上下构造:耍、装、察、掌、些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构造:劲、绒、朝、钓、拢、假 说说哪些字是左中右构造:瓣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构造:趣 教师着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绒:右边不是“戒”。 钓:不要与“钩”混淆。 瓣:左边的“”最终一笔是“丿”,留意构造要紧凑。 (5)学生书写,教师巡察,留意订正学生的写字姿态。 (6)稳固检查。 三、初读
21、感悟 自读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索、争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形状特征、生长状况。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全株可入药。 1、采纳问题式导入语,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严密地联系在一起;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识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如:“衣”服长肥,装装装;“取”字会“走”真有“趣”。生动好玩,易于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
22、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教师课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资料和图片。学习课文前,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蒲公英的学问,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生对文中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四、自读争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依据课文内容,争论填空题答案,如:(金色/得意)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称它为得意的草地呢?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五、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处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
23、公英松软的绒毛。这时你最想做什么?指名沟通。 2、朗读其次自然段。 (1)思索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2)同学们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这局部课文应当用什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相互沟通。 (3)大家喜爱这片草地和蒲公英吗?请同学们对它们说一句话。其实这片草地并不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呢! 3、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缘由。) (2)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缘由。学生上台叙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觉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观察
24、草地是金色的。黄昏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说说是怎么解释这种变化的。 4、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发觉了一种好玩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联系上面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状况去体会。 六、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学习成果,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展汇报。题目如下: (1)多么好玩的蒲公英(围绕“好玩”绽开):由于草地上长满了这么好玩的蒲公英,所以这片草地多么 (2)课题汇报:蒲公英颜色
25、变化的规律和缘由的分析。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相互说一说。 (4)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自己的画,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喜爱的草地。 2、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认真观看你所看到的草地,然后用你喜爱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次郊游的心得。 七、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颜色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常常亲近它们,观看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觉、新颖的感受,你会感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宠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会找到欢快!请大家把自己在大自然里的发觉、经受、感受记录下来。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26、新版5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力量目标: 初步学习有挨次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熟悉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挨次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预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醒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美丽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头争论,提出各种方法。 2、(提醒课题,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奇妙处理
27、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诞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沟通。 2、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相互读课文,争论: (1)妈妈和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挨次记叙的? (留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沟通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沟通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沟通、争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舞小结:在妈妈的启发下能敏捷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