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速变速箱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速变速箱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摘 要变速箱是改变机床主运动速度的机构。它可以单独地装在一个箱体内构成机床的一个部件,也可以与其他机构共同装在一个箱体内。变速的方法包括通过变更传动件的组合实现有级变速和采用机械的、液压的或电力的机构实现无级变速。 本变速箱中变速的方式采用滑移齿轮实现三对齿轮的依次啮合。采用滑移齿轮变速时主轴必须停止或缓慢旋转但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本变速箱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外传动机构(带轮传动)、内传动机构(齿轮传动)、变速定位机构、箱体。关键字:变速箱;齿轮;AbstractMachine gearbox is the main change in velocity (such a
2、s spindle speed table every few minutes reciprocating itinerary, etc.) institutions. It can be individually packed in a pill form of a machine tool parts, can be shared with other agencies packed in a pill, such as spindle components installed on together called spindle gearbox. Methods include spee
3、d drive through change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pieces of a class variable speed and the use of mechanical or hydraulicelectricity Institution CVT now.Gearbox a level and speed to slip out through the clutch and geargear such as exchange or combinations of them. Sliding gear clutch speed, spindle
4、 must stop or slow rotation, but the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The gearbox from the fllowing componets: External drive (drive pulley)Internal drive (gear),transmission control, bodybox. Keywords:machine gearbox, gear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
5、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6、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7、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前 言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四年大学学习的一次总的也是最全面的检验,是我们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我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大练兵,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综合可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独立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三速变速箱设计。设计任务包括:变速箱装配图、带轮零件图、轴的零件图、齿轮零件图、箱体零件图;其中,除带轮零件图、轴的零件图外,其余三张图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未能进行细致的钻研,故设计思路相对比较狭窄,不足之处颇多,也
8、未能融入太多自己的想法,这是本次设计的缺点。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的设计任务,系里的领导和老师特意为我们联系了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原洛阳拖拉机厂)参观、实习。一拖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拖拉机生产企业,这里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应有尽有,且加工产品多种多样。使我们能充分理解各种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产品的详细制造生产过程,从而大大方便了我们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姚志平老师给予我们精心的指导,热心解答我们提出的种种问题,使我们的设计顺利进行。当然,这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业离不开系里其他各位老师对我帮助和支持,在此,我向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设计中一定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
9、方,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设计者:李小娟 二零零七年六月第一章 箱体的外传动结构第一节 电动机型号的选择一、选择电动机由设计任务书可知:电动机功率为3.0kw,同步转速为1000r/min,可选电动机Y132S-6,满载转速为960r/min.二、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一)传动装置总传动比i=3.84 i=2.59i=1.71(二)分配各级传动比为使V带传动的外部尺寸不致过大,取传动比 =1.5,则i=2.56i=1.73i=1.14(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 轴 n=640轴的三个输出速度 n=250r/min n=370r/minn=560r/min2、
10、各轴功率 取V带的传动效率=0.96轴 P=P=30.96=2.88kw轴 P=P=2.880.9950.97=2.783、各轴扭矩电动机轴 T=9550=9550=29.84Nm轴 T=9550=9550=42.96Nm轴 T=9550=9550=106.196Nm T=9550=9550=71.75Nm T=9550=9550=47.41Nm将以上计算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 轴名参数电动机轴轴轴转速n()960640250370560功率P(kw)32.882.78扭矩T(Nm)29.8442.96106.271.7547.41传动比1.52.561.731.14第二节 V带传动设计一、确定
11、设计功率PcPc=KAP,取KA=1.1参【1】表5-6Pc=1.12.88kw3.17kw二、初选带的型号根据带传动的设计功率Pc及小带轮转速 n1,参【1】图5-7,初选带的型号为A带三、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参【1】表5-7,选小带轮的dd1100,dd2idd1(1-)=dd1(1-)=100(1-5%)=142.5取整为142四、验算带速带速的计算公式为=5.02m/s符合要求.五、确定中心距带长L和包角 0.7(dd1dd2) 2(dd1dd2) 169.4484 带长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和初选直径和初选的中心距327计算Ld02+(dd1dd2)2327(100142)103
12、4.3根据【1】表5-8,取基准长度为1430.传动的实际中心距a用下式计算 a=A其中A=265 B=220.5a=180+=444.58圆整取444.小带轮包角 按下式计算=172.5大于120符合条件。六、确定带的根数zZ=3.52P0为0.96 参【1】表5-2 为0.07 参【1】表5-3 为0.982参【1】表5-4KL为0.89参【1】表5-5确定带的根数为4七、确定初拉力500244.042.52 246.56Nq为0.10/m,参【1】表5-1八、计算压力FQ=984.17九、计算带轮结构尺寸带轮宽B(z-1)e+2f(4-1)152165 由于带轮的直径d(300350),
13、参【1】,选带轮为腹板式,具体结构尺寸如下: (图1)第三节 联轴器的选择由于轴的转速中等,载荷有变化,宜选用缓冲性较好。计算转矩:,查【1】表9-2,得。名义转矩:所以,查手册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附:HL2为弹性柱销联轴器许用转速:联轴器为钢联轴器为铁第二章 变速箱内结构设计第一节 齿轮设计一、第一组齿轮设计(一)要求分析1、使用条件分析传递功率 P12.88kw;主动轮转速 n1640r齿数比 转矩: T19.55圆周速度: 4m/s2、设计任务确定一种能满足功能要求和设计约束的较好的设计方案包括:一组基本参数 mz1 z2x1x2主要几何尺寸d1d2 a等(二)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1、选
14、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按使用条件,属于中速、中载、重要性和可靠性一般的齿轮传动,可选用软齿面齿轮,具体选用:小齿轮: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30-255HBS;大齿轮:45号钢,正火处理,硬度为190-217HBS;2、确定许用应力(1)确定极限应力 和 齿面硬度:小齿轮按230HBS,大齿轮按190HBS,参【1】图3-16,得580Mpa 550 Mpa参【1】图3-17,得220Mpa 210 Mpa(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确定寿命系数Z.Y N1=60an1t601640103008=9.21610 N21=N22= N23参【1】图3-18,ZN1= ZN2=1参【1】图3-19
15、,YN1= YN2=1(3)计算许用应力参【1】表3-4,取S=1,S=1.4参【1】式3-11,得 MP MP参【1】由式3-12,得Y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按国家标准取Y=2.0S为弯曲强度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取1.4。(三)初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1、选择齿轮类型根据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中速,中载)可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选择齿轮精度等级按估计的圆周速度,由【1】表3-5初步选用8级。3、初选参数初选: Z=30, Z= ZU =30=76.8取整为76。4、初选计算齿轮的主要尺寸可用式由【1】(3-16)或式(3-18)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或模数。由于选用软齿面齿轮
16、的方案,其齿面强度相对较弱些,故按式(3-16)式较合理。用式(3-16)计算d1还首先确定系数K.Z.Z.Z因电动机驱动,工作载荷平稳查表3-1得KA=1、取Kv=1.1.因非对称布置,轴的刚性较小,取KB=1.13、Ka=1.2、K=KAKBKa=11.11.131.2=1.492。由图3-11查得Z=2.5查表3-2得=,取=0.85,取=0.27 =0.5参【2】p417由此可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m等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d1= = =70.8mmm=按表3-7取标准模数m=2.5则a=m=2.5(30+76)=132.5 圆偶取132mm。修改直径d1=mz=2.530=7
17、5mm取整为(510)5、验算轮齿弯曲强度条件参【1】图3-14,得Y, 参【1】图3-15, 得, 计算弯曲应力 故安全二、第二组齿轮设计(一)要求分析1、使用条件分析传递功率 2.88kw;主动轮转速 n1640r齿数比 转矩: T19.55圆周速度: 4m/s2、设计任务确定一种能满足功能要求和设计约束的较好的设计方案包括:一组基本参数 mz1 z2x1x2主要几何尺寸d1d2 a等(二)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按使用条件,属于中速、中载、重要性和可靠性一般的齿轮传动,可选用软齿面齿轮,具体选用:小齿轮: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30-255HBS;大齿轮:45
18、号钢,正火处理,硬度为190-217HBS;2、确定许用应力(1)确定极限应力 和 齿面硬度:小齿轮按230HBS,大齿轮按190HBS,参【1】图3-16,得580Mpa 550 Mpa参【1】图3-17,得220Mpa 210 Mpa(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确定寿命系数Z.Y = 参【1】图3-18,参【1】图3-19, (3)计算许用应力参【1】表3-4,取S=1,S=1.4参【1】式3-11,得 MP MP参【1】由式3-12,得Y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按国家标准取Y=2.0S为弯曲强度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取1.4。(三)初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1、选择齿轮类型根据齿轮传动
19、的工作条件(中速,中载)可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选择齿轮精度等级按估计的圆周速度,由【1】表3-5初步选用8级。3、初选参数初选: Z=38, Z= ZU =381.73=65.74 取整为66。4、初选计算齿轮的主要尺寸可用式由【1】(3-16)或式(3-18)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或模数。由于用软齿面齿轮的方案,其齿面强度相对较弱些,故按式(3-16)较合理。用式(3-16)计算d1时,还需首先确定系数K.Z.Z.Z因电动机驱动,工作载荷平稳查表3-1得=1、取Kv=1.1.因非对称布置,轴的刚性较小,取=1.13、Ka=1.2、则K= Ka=1 1.1 1.13 1.2=1.49
20、2。由图3-11查得Z=2.5查表3-2查得 ZE=,取=0.88,取=0.27 =0.5参【2】p417由此可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m等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d1= =75.58mmm=按表3-7取标准模数m=2.5则 a=m=2.5(38+66)=130修改直径 d1=mz=2.538=95mm取整为(510)5、计算变位系数(1)计算啮合角cos= =22.26 (2)根据和=22.26 参【1】图5-32得(3)因为故按左部斜线分配变位系数得6、验算轮齿弯曲强度条件参【1】图3-14,得Y=2。063 参【1】图3-15, 得, 计算弯曲应力故安全。三、第三对齿轮设计(一)要求
21、分析1、使用条件分析传递功率 P12.88kw;主动轮转速 n1640r齿数比 转矩: T19.55圆周速度: 4m/s2、设计任务确定一种能满足功能要求和设计约束的较好的设计方案包括:一组基本参数 mz1 z2x1x2主要几何尺寸d1d2 a等(二)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按使用条件,属于中速、中载、重要性和可靠性一般的齿轮传动,可选用软齿面齿轮,具体选用:小齿轮: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30-255HBS;大齿轮:45号钢,正火处理,硬度为190-217HBS;2、确定许用应力(1)确定极限应力 和 齿面硬度:小齿轮按230HBS,大齿轮按190HBS,参【1】
22、图3-16,得580Mpa 550 Mpa参【1】图3-17,得220Mpa 210 Mpa(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确定寿命系数Z.Y=60=601640103008=9.21610=参【1】图3-18,ZN1= ZN2=1参【1】图3-19,YN1= YN2=1 (3)计算许用应力参【1】表3-4,取S=1,S=1.4参【1】式3-11,得M p MP参【1】由式3-12,得Y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按国家标准取Y=2.0S为弯曲强度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取1.4。(三)初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1、选择齿轮类型根据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中速,中载)可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选择齿轮精
23、度等级按估计的圆周速度,由【1】表3-5初步选用8级。3、初选参数初选: Z=48, Z= ZU =481.14=54.72取整为55。4、初选计算齿轮的主要尺寸可用式由【1】(3-16)或式(3-18)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或模数。由于选用软齿面齿轮的方案,其齿面强度相对较弱些,故按式(3-16)式较合理。用式(3-16)计算d1时,还需首先确定系数K.Z.Z.Z因电动机驱动,工作载荷平稳查表3-1得KA=1、取Kv=1.1.因非对称布置,轴的刚性较小,取KB=1.13、Ka=1.2、则K=KAKBKa=11.11.131.2=1.492。由图3-11查得Z=2.5查表3-2得ZE=,取
24、=0.89,取=0.27 =0.5参【2】p417由此可初步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m等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d1=80.69mm 取整80m=按表3-7取标准模数m=2.5则a=m=2.5(48+55)=128.75 取整为130修改直径d1=mz=2.548=120mm 取整为138 取整为(510)5、计算变位系数(1)计算啮合角cos=22.26 (2)根据和=22.26 参【1】图5-32得(3)因为故按左部斜线分配变位系数得6、验算轮齿弯曲强度条件参【1】图3-14,得Y=2。063 参【1】图3-15, 得, 计算弯曲应力故安全。第二节 轴的设计及校核一、轴的设计(一)选择轴的
25、材料初选45号钢,经正火处理,其机械性能由资料【1】131页表6-1查得,查141页表6-4得,=60Mpa(二)初计算轴径选C=110, 考虑到轴上键槽影响,将其直径扩大4%5%,选为25mm又考虑到使用时间长的因素将直径定为25mm,初选7004C型角接触球轴承,其尺寸。根据轴上零件的定位、加工要求以及不同的零件装配方案,参考轴的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可确定轴的各段尺寸,得出如图5-1所示结构形式。套筒、左端轴承从左端装入,而右端轴承从右端装入,甩油环和锥齿在安装套杯之后从轴的右端装入。(三)按弯矩合成校合1、画受力简图5-1中(b)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垂直面受力图(c)和水平受力图(d)。
26、分别求出垂直面上的支反力和水平面的支反力。对于零件上的分布载荷或转矩当作集中力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对于支反力的位置,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不同而异。2、轴上受力分析轴传递的转矩: 齿轮的圆周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齿轮的径向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 3、计算作用轴上的支反力垂直平面内支反力,;水平面内支反力,;4、计算轴的弯矩,并画弯、转矩图(如图5-1所示)分别作水平出面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e)(f),并按 进行合成。画转矩图(g)。5、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计算,取,则按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h)。6、校核轴的强度根据轴的结构尺寸和当量弯矩图可
27、知,A(即支点A处)截面弯矩最大,且截面也非最大,属于危险截面,其余截面相对而言是安全面。A截面处当量弯矩为强度校核:考虑键槽的影响。参【1】附表6-8计算故安全。( 图2)二、轴的设计(一)选择轴的材料初选45号钢,经正火处理,其机械性能由资料【1】131页表6-1查得,查141页表6-4得,=55MPa(二)初计算轴径选C=110, 考虑到轴上键槽影响,将其直径扩大4%5%,选为25mm又考虑到使用时间长的因素将直径定为30mm,初选6006C型滚动轴承,其尺寸。根据轴上零件的定位、加工要求以及不同的零件装配方案,参考轴的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可确定轴的各段尺寸,得出如图5-1所示结构形式。
28、套筒、左端轴承从左端装入,而右端轴承从右端装入,甩油环和锥齿在安装套杯之后从轴的右端装入。(三)按弯矩合成校合1、第一对齿轮啮合时的受力(由于轴上三个齿轮不是同时啮合,故以下分别进行计算)(1)画受力简图5-1中(b)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垂直面受力图(c)和水平受力图(d)。分别求出垂直面上的支反力和水平面的支反力。对于零件上的分布载荷或转矩当作集中力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对于支反力的位置,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不同而异。(2)轴上受力分析啮合轴传递的转矩:该齿轮在轴的中间,且弯扭和矩最大。齿轮的圆周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齿轮的径向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 (3)计
29、算作用轴上的支反力垂直平面内支反力,;水平面内支反力,;(4)计算轴的弯矩,并画弯、转矩图(如图3所示)分别作水平出面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e)(f),并按 进行合成。画转矩图(g)。(5)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计算,取,则按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h)。(6)校核轴的强度根据轴的结构尺寸和当量弯矩图可知,A(即支点A处)截面弯矩最大,且截面也非最大,属于危险截面,其余截面相对而言是安全面。A截面处当量弯矩为强度校核:考虑键槽的影响。参【1】附表6-8计算故安全。(图3) 2、第二对齿轮啮合时的受力情况(1)画受力简图5-1中(b)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垂直面受力图(c)和水平受力
30、图(d)。分别求出垂直面上的支反力和水平面的支反力。对于零件上的分布载荷或转矩当作集中力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对于支反力的位置,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不同而异。(2)轴上受力分析轴传递的转矩:该齿轮在轴的中间,且弯扭和矩最大。齿轮的圆周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齿轮的径向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3)计算轴的支反力垂直平面内支反力,;水平面内支反力,;(4)计算轴的弯矩,并画弯、转矩图(如图4所示)分别作水平出面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e)(f),并按 进行合成。画转矩图(g)。(5)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计算,取,则按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h)。(图4)
31、(6)校核轴的强度根据轴的结构尺寸和当量弯矩图可知,A(即支点A处)截面弯矩最大,且截面也非最大,属于危险截面,其余截面相对而言是安全面。A截面处当量弯矩为强度校核:考虑键槽的影响。参【1】附表6-8计算故安全。3、第三对齿轮啮合时的受力情况(1)画受力简图5-1中(b)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垂直面受力图(c)和水平受力图(d)。分别求出垂直面上的支反力和水平面的支反力。对于零件上的分布载荷或转矩当作集中力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对于支反力的位置,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不同而异。(2)轴上受力分析轴传递的转矩:该齿轮在轴的中间,且弯扭和矩最大。齿轮的圆周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齿轮的
32、径向力:由资料【1】57页公式(3-1)(3)计算轴的支反力垂直平面内支反力,;水平面内支反力,;(4)计算轴的弯矩,并画弯、转矩图(如图5所示)。分别作水平出面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e)(f),并按进行合成。画转矩图(g)。(5)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计算,取,则按计算,并画出当量弯矩图(h)。(6)校核轴的强度根据轴的结构尺寸和当量弯矩图可知,A(即支点A处)截面弯矩最大,且截面也非最大,属于危险截面,其余截面相对而言是安全面。A截面处当量弯矩为强度校核:考虑键槽的影响。参【1】附表6-8计算故安全。(图5)第三节 轴承的校核轴承所需寿命:=10300 8h=24000h一、
33、7006C的校核查资料【3】表14.3得,由资料【1】200页表8-8地 =1.0(轴承所受载荷平稳)(一)计算派生轴向力、 由资料【1】201页表8-9查得7000C型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为:S=0.5,则可求得左、右轴承的派生轴向力分别为:(二)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因为 并由图6-1分析知,左轴承被压紧,而右轴承被放松。由此可得,(三)计算当量载荷由资料【1】表8-7得:=0.5507,查资料【2】表8-7得:=0.44,=1.4525。由此可得右轴承:;由资料【1】表8-7得:=0.5507,查资料【1】表8-7得:=1,=0。由此可得(四)轴承寿命计算因;故校核左轴承的寿命;二、7204C型
34、的校核查资料【3】表14.3得,由资料【1】200页表8-8地 =1.0(轴承所受载荷平稳)(一)计算派生轴向力、由201页表8-9查得7000C型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为:S=0.5,则可求得左、右轴承的派生轴向力分别为:(二)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因为 并由图6-1分析知,右轴承被压紧,而左轴承被放松。由此可得,(三)计算当量载荷左轴承 由资料【1】表8-7得:=0.45,查资料【1】表 8-7得:=0.44,=1.254。由此可得右轴承:由资料【1】表8-7得:=0.45,查资料【1】表8-7得:=1,=0。由资料【2】198页8-7式可得(四)轴承寿命计算因;故校核右轴承的寿命;由资料【2】19
35、7页式(8-2)得 从以上计算可知两类型的轴承均满足各自的需求。第四节 滑移齿轮的定位系统滑移齿轮的定位系统是设计变速箱的关键,变速箱是通过定位系统来实现其变速的。滑移齿轮的定位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拔叉:拔叉是用来拨动滑移齿轮移动的,滑移齿轮的移动实现多对齿轮的不同时啮合,由于传动比的不同,从而能够实现输出轴的不同转速。扇形齿:扇形齿与齿条轴啮合,通过扇形齿的转动来带动齿条轴的左右移动。齿条轴:齿条轴通过扇形齿的带动左右移动,由于拔叉与轴通过销连接,故拔叉也随轴左右移动了。 弹簧和刚球:弹簧和刚球是通过刚球卡在齿条轴的孔中实现定位的,只有定了位才能保证每对齿轮很好的啮合。手柄:手柄与扇形齿的
36、中心轴固连,通过左右摇动手柄来实现扇形齿的左右转动。具体构造参(图6)图6第五节 箱体的设计一、润滑与密封(一)润滑齿轮采用浸油润滑。当齿轮圆周速度时,圆柱齿轮浸入油的深度约一个齿高,三分之一齿轮半径,大齿轮的齿顶到油底面的距离3060mm。滚动轴承的润滑,考虑箱体结构可选用脂润滑。润滑油的选择:齿轮润滑,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L-AN15润滑油。箱体润滑,考虑到箱体的结构,选用脂润滑。(二)密封:防止外界的灰尘、水分等侵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的漏失。二、变速器的箱体和附件(一)箱体:用来支持旋转轴和轴上零件,并为轴上传动零件提供封闭工作空间,防止外界灰砂侵入和润滑逸出,并起油箱作用,保
37、证传动零件啮合过程良好的润滑。材料为:HT200。(二)附件包括换档机构、轴承盖、油标、放油孔及放油螺塞起吊装。轴承盖:根据结构要求采用嵌入式轴承盖各尺寸由【3】表4.13查得。放油孔及放油螺塞:为排放变速箱箱体内污油和便于清洗箱体内部,在箱座油池的最低处设置放油孔,箱体内底面做成斜面,向放油孔方向倾斜12使油易于流出。由【3】表15.7和15.8查得第六节 装配图设计一、装配图的作用作用:装配图表明变速箱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变速箱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变速箱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变速箱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
38、变速箱的调整和使用方法。二、变速箱装配图的绘制(一)视图布局1、选择3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2、选择主视图作为基本视图,它将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布置视图时应注意: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变速箱技术特性表、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二)尺寸的标注1、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变速箱的性能、规格和特征。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2、配合尺寸:变速箱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如:轴承与轴、轴承外圈与机座、轴与齿轮的配合、等应标注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
39、精度等级。查表可知。3、外形尺寸:变速箱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4、安装尺寸:变速箱箱体底面的长与宽、间距及其通孔直径、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三)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1、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查【6】中的国标GB10609.1-1989和GB10609.2-1989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2、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四)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1、技术特性表说明变速箱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表的格式参考书,布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2、 技术要求包括变
40、速箱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变速箱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结 束 语 至此,全部设计任务均已完成,共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说明书,三项任务。通过这次设计,对四年所学专业课程以及基础课等均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过去存在的问题,例如:计算与较核齿轮,查有关手册等等,经过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以及知道老师认真帮助讲解,终于克服了设计中的许多问题,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同时养成了查资料的良好习惯, 树立起严肃求实的科学作风。因此这次设计增加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设计,使自己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分析问题,提
41、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将来顺利地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许多坚实的基础,使我们更好地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的机械行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吴宗泽.机械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第三卷,;【3】王世刚.机械设计实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4】姚云英.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5】王知行、刘廷荣.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王明珠工程制图学及计算机绘图,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7】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 【8】钟毅芳.机械设计.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9】江耕华.机械传动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12【10】焦小明.机械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11】李 洪.实用轴承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2】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13】张秀亲.机械设计实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