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一、文本研读这首词作于任密州知州之时,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二、创意说明“狂”字贯穿整首词,设计时围绕“狂”字反复诵读词作,体会“狂”的内涵,更好地把握词人情感。三、活动组织1.词作导入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初读词作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把握节奏,落实重音。3.品读词作(1)读上阕,分析词人的“形狂”用一个字概括你从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狂”学生借助工具书出示对“狂”的
2、解释。品读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的“少年狂”。(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读上阕)(2)读下阙,分析词人的“心狂”“鬓微霜,又何妨”,充分表现词人不服老的狂气。结合注释,探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补充相关资料,可以从苏轼、冯唐、魏尚三人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词的情感基调来讨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内涵。(这一举动,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心狂”的生动体现。)4.情思探究再读词作,体会词人的“进取之狂”补充: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皇帝的信任。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老夫”“聊”“尚”可以看出。苏轼虽被排挤,但他依然为百
3、姓着想,政绩突出。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是报国之志!四、板书设计满江红一、文本研读“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鉴湖女侠虽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真是一代巾帼英雄人物。词作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次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知音难觅,英雄失路的惆怅和悲哀。二、创意说明这是著名爱国人士秋瑾的一首词。词中蕴含着词人对祖国沦陷的忧愁,对个人遭遇的不平,体现了词人的苦闷彷徨和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本篇教学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析词的情境,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三、活动组织1.课题导入阅读
4、书上周总理的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鉴湖女侠是谁?何以会让周总理大加赞赏呢?2.读出韵味。1,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朗读。2,读准停顿。3,读出韵味。对比: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通过朗读感受句式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3读懂诗意补充背景:本词写于1903年春,时值八国联军入侵不久,秋瑾目睹民族危机深重和清政府腐败,决心献身于救国事业,但她的丈夫却无心国事,她内心悲愤孤独,写下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涌动的英雄气概。(1)“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2)“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史记 项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