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2023年科技工作总结.docx
《县科技局2023年科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科技局2023年科技工作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县科技局2023科技工作总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高质量进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六大赋能行动”“八个聚焦聚力”“重点工作攻坚年”等要求,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寻标对标,比学赶超”,着力“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树亮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立,在政策体系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载体建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供应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最优创新进展生态 1.不断完善创新驱动进展政策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进展活力。制定出台了
2、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质升级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意见等一系列科技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力量提升的政策体系。编发了市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摘编(2023)。“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纳入全市2023年第一批信息化推动民生领域制度创新改革阅历,予以全市推广。 2.推动科技金融融合进展,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与恒丰银行、济宁银行等签订协议,合作银行数量到达15家。全年共为1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贷款237笔,金额到达96209.7万元
3、,同比增长183%,贷款利率4.47%,低于全省平均利率,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93199.6万元。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进展,信通电子、齐芯微系统等8家企业入选首批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数量居全省第3位。 3.完善科技创新鼓励机制,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全市已纳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1111台(套),原值到达8.8亿元。全年共申请省创新券270单,兑现总金额38.71万元。落实仪器设备供应方嘉奖政策,获得仪器设备供应方省级补助金额19.75万元,根据省补助金额的20%赐予工业陶瓷讨论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机电泵类产品质量检验讨论院等4家单位嘉奖资金4
4、.15万元。 4.加快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持续优化科技营商环境。积极落实“一号改革工程”,扎实推动“放管服”改革。承接省级行政权力下放事项1项,承接省科技厅托付收件政务效劳事项7项。21项政务效劳事项共实现减流程27个、减材料38份、减时限360余个工作日。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9项,可容缺办理材料11份。全年共办理依申请政务效劳事项2119项,一次办好率100%。 二、科教创新赋能行动成效显著,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进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1.实施专班专责制,全力攻坚克难。紧扣全市高质量进展“十二大攻坚行动”之“科教创新攻坚行动”、“六大赋能行动”之“科教创新赋能”、“八个聚焦聚力”等重点工作部
5、署,结合全市科技工作实际,量化分解年度重点工作,统筹组建了科技创新“十个工作专班”,制定了关于组建科技创新“十个工作专班”的实施方案,实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机制,聚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多项重点工作制造性地实现破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克制疫情不利影响,创新培训与督导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强化市、区县联动,扎实开展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工作。联合市统计局、市税务局分区县组织专题培训会9场,培训3000余人,发放科技政策1000余册。2023年度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05.94亿元,占GDP的比重到达2.91%,占比升至全省第1位。95
6、6家企业共获得2023年度省企业讨论开发财政补助资金1.4亿余元。 3.持续推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制定了2023年度高新技术产业进展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实施局领导挂包督导机制,为重点企业供应“巡诊式”效劳。开展线上高企政策培训会3场,共培训2796人次,在线答疑110余次。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5家,总量到达707家,增幅达38.0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到达900家,增幅68.22%,数量居全省第5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到达42.5%,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4.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实现扩量提质。全年新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
7、众创空间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工作站1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增市级重点培育孵化器10家。共推举申报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完成对24家市重点试验室的绩效评价,制定了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省试验室建立方案。完成高端合成润滑材料创新中心和能源讨论院2家讨论机构的注册、运行工作。山大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讨论院、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科创中心在高新区落地建立。北京工商大学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生物发酵产业讨论院。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我市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8、兑现2023年新建11家院士、14家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建站扶持资金750万元。 5.积极探究市场化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22个企业牵头或参加的工程获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兑现2023年度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嘉奖资金270万元,6个工程获2023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补助资金113.08万元。新增省级技术转移效劳机构5家,全市省级备案技术转移效劳机构到达6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张店区和高青县获得省技术转移先进区县荣誉称号。全年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登记97项,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2023余项,交易额到达178亿元,总量位列全省前列。 6.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国家农
9、业科技园区(淄川区)胜利获批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我市“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新突破。精准对比国家、省重点科技研发规划工程支持方向,开展了重点科技工程的储藏、遴选、组织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省资金政策支持,全年共对上争取各类科技扶持资金3.5亿元。其中,13个工程分别获得“科技助力经济2023”重点专项、中心引导地方科技进展资金、国家重点科研工程立项,16个工程被列入省自然科学基金工程、2个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工程获批立项,实施各级引智工程66个。 三、加速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构建形成区域创新协调进展新格局 1.加快产业技术讨论院建立。推动关于产业技术讨论院建立与进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地落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2023 科技工作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