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6篇).docx
《防疫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疫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6篇)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1 我们来熟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山东医疗队的主治医生郭海鹏,他诞生于医生世家,一家人五代从医,他说,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家训,更是责任。 正在用不太标准的武汉话跟刘爷爷沟通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郭海鹏,刘爷爷今年86岁,在外院治疗近一个月,由于病情加重被转到这里,医疗队会诊后,打算采纳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被老人一口拒绝。 对话中,郭海鹏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受,但过程中感到不舒适,对此有了顾虑。但缺氧问题又急需解决,郭海鹏反复劝告,刘爷爷最终放宽心同意试一试。3秒钟,医护人
2、员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尽管郭海鹏的武汉话并不标准,但他暖和的话语还是大大缓解了老人紧急的心情,刘爷爷很快把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从原来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齐鲁医院两个病区,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龄的94岁。每天进入病区,问诊、体检、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 郭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疫情发生后,郭海鹏毫不迟疑地报名参与医疗队。而其实他刚刚完毕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
3、故事700字范文2 疫情突然攻击,过年的一切消遣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串门、没有聚餐、没有庙会人们为躲避病毒的侵害,只能呆在家里。然而这时却有一批逆行者,他们不顾生死安危、挺身而出、闯入疫区医治患者。他们用逆行,描绘出最美的样子。 钟南山,一位84岁高龄的医学院士,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毅然选择前往武汉一线。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卧铺就在餐桌前小憩,他那仰头休息的样子,怎能不让人心疼、使人动容? 张定宇,一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明知自己只有十年的寿命,他依旧一瘸一拐地走进重症病房,与死神比赛。而此时,他的妻子因接救病人也感染了病毒,他从不曾去探望过,为的是争取时间救治更多的病人。每当我的脑
4、海出现张爷爷的身影,眼圈总会潮湿,莫非还有比这更宽广、博大的胸怀吗? 还有那些主动请战的医生、护士,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那一双双被消毒水腐蚀的手、一张张被护目镜压得伤痕累累的脸,一个个理得像灯泡似的卤蛋头!他们不就是天使的样子、最美的容颜吗? 而我们呢?呆在暖和的家中,或扫瞄书籍、或啃着鸡腿、或躺在松软的沙发上打嬉戏,甚至像知了一样反复埋怨:无聊要知道,这看似无聊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守候的呀! 所以,感谢你们最美的逆行者。有了你们,人们不恐慌、有信念:只要团结更坚、成功就在明天!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3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
5、。今日(3月14日),我们就来熟悉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加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肯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心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催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当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日,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状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具体的查房笔
6、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供应了珍贵的阅历。目前,湖北已汇合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跑,分析病例、参加救治,劳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准时整理发觉和思索,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看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许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沟通会诊心得,探讨和共享治疗新冠肺炎的阅历。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
7、你听从党的呼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傲慢,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忧,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故事700字范文4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上图。资料照片)正在查看患者状况预备交班,突然发觉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马上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收到医嘱,高锐抓紧配药预备静脉注射。不一会儿,高锐已忙得汗流浃背,护目镜里有雾气,透视效果较差。戴着3层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针扎准?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决了信念,完全根据“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展“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疫 期间 英雄事迹 人物 故事 700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