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大班科学教案活动目标:1、能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人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2、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3、乐于观察与发现,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的彩喷。2、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3、多媒体课件,电脑4、幼儿画册(第二册P22)活动过程:1、幼儿观察老师收集的动物图片,初步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1)师:“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2)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的幼儿猜一猜。2、观察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2、并模仿它们的.动作。(1)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段。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第二遍观看,学习它们的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运动时的动作。”(3)观看人们运动的影片片段。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4)观看人的运动与动物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3、讨论动物运动与人运动有什么相似?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4、幼儿合作探索、发现、操作,进一步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幼儿观看ppt,探讨有些活动项目是人们模仿了哪些动物的运动而创造的,相对应的连一连。5、交流、展示作品。设计
3、思路:在早晨的区域活动中,科学角的弹簧引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兴趣,他们一边用力压一边开心地叫起来:“看,弹起来了!”还有孩子把小动物的模型玩具放在弹簧上:“瞧,我们小狗在玩跳高了!”孩子们已经对弹性有了探索的兴趣,于是就顺水推舟的设计了“弹簧宝宝”的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2、尝试自制纸弹簧和铁丝弹簧,培养幼儿技术素养.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弹簧、弹簧玩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橡皮球、海绵。2、旧挂历纸.化妆品小盒子.小宝宝图片.铁丝.圆木筷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1、出示有弹簧与弹簧玩具。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玩一玩,想一想,它为什么
4、会动?会伸缩?3、幼儿探索.发现弹簧宝宝的作用。二、认识物体弹性1、讨论:这些东西怎么改变的?2、探索后小结:拉或压弹簧.松紧带会使它们变长变短,压海绵或皮球会使它们变形,不再用力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状。3、扩展经验: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有弹性?橡皮筋.车轮胎.座垫.沙发.床垫4、弹簧宝宝还能做什么?三、游戏制作“弹簧宝宝”1、交代制作方法:方法一:用厚的旧挂历纸剪成宽3CM,长30CM的纸条,将两纸条上下前端交叉相连在一起,把相重叠的两纸条上下交叉反复折叠,使其变成纸制的弹簧,将动物宝宝图片贴在纸弹簧一端,纸弹簧的下端贴在盒子底部,把盒子打开,人头就会跳起来。方法二:用圆木筷卷铁丝成铁丝弹簧,上
5、面贴上宝宝图片。2、幼儿相互与弹簧宝宝游戏,进一步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活动目标:1.了解柳条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语言完整表达。2.初步学会编柳环,体验柳条制作的乐趣。3.探索柳条、柳环的各种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体验玩柳条、柳环带来的乡土情趣。活动重点:了解柳条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语言完整表达。活动难点:初步学会编柳环,体验柳条制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折回柳条若干根。2.课前编好示范用的柳环。3.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一些柳条手工编织品。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柳条,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我们来和柳条玩游戏,你们想想看,用柳条可以怎么玩游戏?一
6、、基本部分1.说一说请幼儿介绍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2.再次探索幼儿再次自由玩柳条,鼓励幼儿玩出不同花样。3.了解柳条的用途幼儿互相讨论、交流你们知道柳条可以用来做什么?出示一些收集的柳条手工编织品,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处。想想自己家里还用柳条做什么。柳条的用处真多,今天我们要用柳条编柳环,待会儿我们还要用自己亲手编的柳环玩游戏,跟我来学一学吧?出示课前编好的柳环,让幼儿观察、讨论:柳环是怎么编起来的?5.幼儿尝试编柳环,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并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编的。二、结束部分探索、尝试柳环的多种玩法。小朋友,你会和自己编的柳环玩吗?如滚环、套在膀子上转、放在地上跳
7、、抛环、戴在头上匍匐前进等,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活动延伸户外游戏“好玩的柳环”大班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激发幼儿对探索耳朵的兴趣。2、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ppt课件:动物的耳朵活动过程一、猜猜它是谁1、出示小兔的图片,猜猜是谁来了?(1)请小朋友看看小兔子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2)还有谁明白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2、课件演示:出示大象你们看这是谁?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
8、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此刻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小结:原先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可是它们有十分敏锐的听觉。二、探索其它动物的耳朵1、看!鸡妈妈带着小鸡也来了,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呢?(幼儿讨论)小结:原先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仅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能够听到声音。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仅有内耳,没有外耳?三、观看动画片:让我们一齐玩1、这天,还有一些小动物要来一齐玩呢?我们一齐来看看是谁?幼儿观看动画片,提示:重点看
9、动物的耳朵。2、又来了哪些动物?有小猪,小老鼠,有猴子,还有老虎。3、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4、它们都玩了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游戏能够玩?哪些游戏不能够玩?四、动手制作:搞笑的耳朵用橡皮泥捏动物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大班科学教案5活动目标1、乐意发现四季的变化。2、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季节特征,四季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循环交替的。3、能根据图片上的特征分辨四季。课件准备:“四季循环”图片;“四季”组图;四季童谣儿歌视频。纸面教具:错误的四季。材料准备:笔。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知道四季的排列及交替顺序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之中一
10、共有几个季节?二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了解四季主要的季节特征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知道哪一张图片画的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景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三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四季的季节特征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2、播放儿歌视频,请幼儿欣赏视频。四发放教具鼓励幼儿按四季找出错误的季节特征每张图上都有错误的季节特征,请你们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大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2、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3、萌发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
11、)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勺子与镜子。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镜子和勺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3、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发现勺子与镜子成像的不同之处。师:为什么镜子和勺子照出来的人不一样呢?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教师可引导: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再仔细的看一看勺子是什么样的!镜子呢?幼儿再次交流。4、教师小结:镜子的面是平的,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丰富凹面),一面是凸出来的(丰富凸面)那凸出来的那一面叫什么呢?用勺子玩“照镜子”的游戏,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1)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来照照自己,有什么发现?记录在纸上。师:现在就用勺子来玩一个照镜子
12、的游戏,看看用凹面照,人是什么样子的,用凸面呢?用勺柄呢?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提醒幼儿多照几次)(2)幼儿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3)教师小结: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下面,身体在上面;用凸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上面,身体在下面;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二、迁移经验: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1、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讲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其实凹面镜与凸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处呢!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2、幼儿交流。3、教师补充。凸面镜: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镜头、汽车(摩托车)后视镜、路况反射镜(交叉
13、路口及山路转弯处设的凸面鏡)、商店墙角顶端装设的监视镜。凹面镜:近视镜、散热镜、手电筒,探照灯,自行车尾灯,汽车灯、手电筒、车前灯。大班科学教案7一、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于试验,是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二、活动准备:皮球、橡皮筋、气球、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标靶、自制弹弓、纸制子弹。三、活动过程:(一)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1、出示准备的皮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没有气的或气少的),请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跟着音乐拍球。2、诱导幼儿按一按、捏一捏有其和没气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气会弹得高,原来空气也有弹性。1、在收集的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
14、,如:弹簧、橡皮筋、气球、海绵等。2、请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如:枕头、沙发、床垫、吹气救生圈等(三)想一想弹性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弹床健身救生气垫保护、缓冲靠垫舒适弹簧称携带方便网球发球器方便、省力(四)玩一玩1、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小球上,用一只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2、橡皮筋一端系在中指上,然后一只手拿着球向前投,随后收回,重复投掷。3、固定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离是放手,让球反弹回去,超过固定物的高度。(五)游戏1、打靶:让幼儿与标靶相隔一定距离,橡皮筋一端系在中指上,用力投掷手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长,让小球
15、能打中标靶。2、看谁弹得远:一收握弹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纸制子弹拉紧橡皮筋,然后放手,让子弹弹出去。拉得越紧,子弹弹得越远。(六)小结(七)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弹力玩具。大班科学教案8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与操作,获得有关拆装玩具的具体经验。2、初步掌握拆装玩具的简单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拆装成功所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不断尝试操作活动。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可以拆装的玩具,一个小塑料筐。3、每组桌子上有一个小工具筐(筐子里有锤子、起子、扳手、剪刀、指甲剪、直尺、卷尺、锯子等)。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玩具?玩一玩,你是怎么
16、玩的?2、教师:仔细观察玩具,看看玩具上面有什么?你想知道玩具里面有什么吗?二、拆一拆,尝试将玩具由整体拆成部分。1、教师:怎样打开玩具?启发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小工具筐,鼓励幼儿探索用工具箱了的工具打开玩具,探索玩具中奥秘。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玩具一个一个拆开的?(拉、拧等)教师在幼儿拆装玩具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拆装下来的玩具零件放在小筐子了。3、鼓励幼儿数一数筐子里玩具部件数量。三、出示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引导幼儿在第一个表格里打,如果用的工具表格上没有,可以自己在空表格上画一个工具。四、探索由部分组装成整体的规律和方法。1、鼓励幼儿将筐子里的小零件一一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教案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