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5篇).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5篇)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篇一 1、使学生比拟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根底学问。 2、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拟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根底学问。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0、1、79、 、0.25、0.6、100、 、 、 、85%、30、90%、7、8、2.35 学生分类填数: 2.导入:上题同学们填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学问进展一下整理和复习。(板
2、书课题: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连续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一)整数 1.小组争论。 2.师生总结。 自然数:0、1、2、3、 自然数是整数。 教师说明:在小学只学大于0和等于0的整数,进入初中就要学习小于0的整数。 想一想:自然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说明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分数。 1.引导学生思索: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什么数?(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什么?(分数单位) 在整数范围内能计算29吗?有了分数以后能计算吗?为什么? 2.填空练习。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 ;把3平
3、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 的分数单位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3.教师说明: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即: 4.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师板书: 谁能说出真、假分数的意义及有关学问?(举例说明)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反之,整数和带分数也可以化成假分数。 教师板书:假分数 教师说明: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可以相互转化。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它是
4、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三)小数。 教师引导:从分数的意义联想一下,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还学了哪些有关的学问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非常之一、百分之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肯定的挨次排列的。 (四)百分数。 教师提问:你们还记得百分数的意义吗? 教师板书: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用%表示。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数的意义及有关学问,并形成了学问网络,对数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分有了更清晰的熟悉。 四、随堂练习【连续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1.填空。 (1)
5、把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米 . (2)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篇二 一、说设计理念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与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同时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制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效劳于学生。 二、说教材 节日礼物,它是在学
6、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看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看同一物体经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看、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看物体的详细活动中,推断观看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看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看同一物体,学生把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量和空间推理力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能依据供应的情境图,想象、推断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物体的外形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7、: 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合理猜测、小组争论等活动,体会并推断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外形,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与合作沟通力量; 让学生经受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的过程,进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促进学生观看、分析、归纳、概括、沟通等力量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呈现自我,培育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通过合作沟通,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育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画面,推断观看者从高到低不同的观看位置所观看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教学难点: 如何依据图片推断观看位置,以及推断所观看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
8、应的范围。 重难点突破: 认真观看、大胆猜测是推断所观看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的突破口。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以活动促进展,我采纳自主体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合理猜测、小组争论等活动,自主进展体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纳: 1、情境教学法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学问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气氛之中。 2、操作法 利用学生自己,让学生动一动,说一说,动脑、动口,调动他们喜学、爱学、乐学的情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自主进展体验、探究。 3、观看争论
9、法 通过让学生独立观看、猜测、小组争论等,体验、推断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物体的外形和物体的范围变化,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练习法 叶圣陶先生说:凡力量总要在实践中得到熬炼。所以,在自主体验、探究、学习新学问后,就要通过一些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稳固所学学问,把所学的学问真正内化,形成技能技巧。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是通过两个活动完成的。 活动一:由低到高观看物体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首先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学生模拟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活动的手段,从中帮忙学生真正去发觉、感悟、理解、解决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 对于书本中的主题图,许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就让学
10、生亲身体验。同学们,教师想考考你们的视力,请你们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看自己的课桌,好吗?请看(课件)要求:蹲着观看;眼睛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看;站着观看。观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同学们,你所看到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呢?说得对,由低到高来观看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画面的范围也不一样。 这时我把书中的主题图节日礼物改成练习,出示课题节日礼物,同时这时出示课件,同时让学生思索:小狗贝贝从蹲在地上到最终爬上桌子,它观看礼物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看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呢?这时学生就能在刚刚亲身活动的根底上看到东西的变化很快的推断出他们观看时所处的位置,观看位置由低到高,观看对象的范围渐渐扩大。(板书
11、低到高范围扩大)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能举一个例子吗?谁来说一说,前后左右可以沟通一下。你们说的都很好。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活动二:由远到近观看物体的不同 对于设计由远到近观看物体教学时,由于学生在课前的预备过程中通过观看学校内的景物,使学生对于从远到近观看物体和从近到远观看物体有了感性的熟悉。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展说说生活中遇到这样的状况时,从近到远观看物体你发觉有什么变化呢?对,站得远,看到的范围大;站得近,看到的范围小,但是清晰。(板书远到近范围缩小)。接着我不作较多的讲解,直接进展了练习,课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管人的小屋走去的动态画面
12、。途中标出a、b两点,再出示两幅图和问题:认真观看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大家先独立完成,再将你的想法小组内说一说,进一步稳固了远近观看的规律。然后再次请同学们分组从教室的最终面、中间及讲台上这三个地点来观看黑板,再次体验远、近观看物体的不同。从而验证了刚刚沟通中发觉的规律。贴近了生活实际,培育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的确就在我们的身边! 实际应用、拓展延长: 1、根本练习。 2、拓展练习。 3、生活延长,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57页的画面(课件显示),同学们请先观看然后在书上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
13、。能完成吗?好开头。 (这时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有困难时,我呢作适当的巡察指导。) 通过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育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还受到了为人处世的思想教育。 四年级数学教案反思篇三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规律分析: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别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实行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育代数
14、思维。例如:( )814,90( )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拟,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 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详细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其次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索,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洁情境中查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受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系。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简洁详细情境中查找等
15、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阅历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熟悉进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拟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清楚;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冲突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索。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