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通用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通用三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通用三篇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近一周的政治培训圆满结束了,虽然培训期间天气炎热,但是培训的热情丝毫没有因此减弱,反而更加与炎热的天气一样充满了热力,想必这是源于第一次工作带来的激情吧。培训的时间虽不长,内容也不算太多,但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受众当然是学生,然而一个班的学生可以说是“色彩斑斓”的,不过正是有着这“色彩斑斓”才显得班上学生充满活力,所以要看重每一位学生。花有各样红,人有人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者闪光点,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
2、闪光点,学会欣赏不同学生不同的“色彩”,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奇峰。由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允许他们有着自己不同但是合理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讲真话,将自己的话,求新求异,而不是拾人牙慧落入俗套。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学生通过动脑筋自己想出来的,不管对与否或者说合理不合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教育中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在学生身上。此外,经过考试,学生成绩必然会有划分,这时所谓的差生、优生、中等生等等就各自浮出水面,但是作为教师要明确,这只是仅仅在成绩上的划分,其实所谓差生在其他方面(比如说体育,文艺方面)很可能就是优生了,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要用欣赏的
3、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方面,在欣赏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教育和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总言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要欣赏的看待每一位学生,看重每一位学生,这样的风景才回更夺目。二、“知多为师,身正为范”不断发展自己“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要求教师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精通教学业务的能力,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有效应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灵活的问题,让学生信任与你,同时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示范性。对于目前的新课改,传统教学面临改革的新形势,作为教师就要
4、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观念,平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在备课中多方面采取方案,通过对学生的掌握和课程特点,选择最佳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把课程变得灵巧简单又充满活力和趣味。对于此,我认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师风师德对学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注重在认真做好表率的同时努力完善自己,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提高自己的
5、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良好师风师德的外现。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无论是外表的着装,还是言行都应为人师,要树立文明、谦恭、慎思、博学的形象。总之,通过此次的培训,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了解更透彻了,虽然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的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个方面,还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我自己确是更加喜欢这个职业了。作为一名新教师,比起老教师来讲各方面都还很欠缺,所以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此时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来发展自己,使自己
6、能很快成长起来。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随着近期相继阅读了刻意练习、思考,快与慢、终身成长、理解脑等学习类书籍,触动了我的认知。“在你使劲推门,怎么推也推不开的时候;也许只需要换个动作,将推变成拉,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只需要换个字,转换思维模式,也许就会有惊喜。(一)从“对学习而评”走向“为学习而评”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入实施,教育的评价思路也在发生重大转变,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变为“为学习的评价”,评价的核心从甄别、评比走向诊断、理解、成长。在消除分数的排名,借鉴刻意练习这本书中的“3F”原则“专注、反馈、纠正”,专注于科学测评,测评中发现问题,反馈中确认问题,纠正中解决问题。评价不是给学习贴标签,
7、而是提供证据进行GPS精准定位,改进学习。(二)从“定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人生的大考只有一次:那就是高考。我们小学对于孩子的评价,不再是指向德性、学业的定性评价,而是关注怎么做才能更进一步。在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语渐渐从对学生从落脚“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横向比较,走向聚焦“如果你你会更出色”的发展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成为孩子成长的机会,需要的是学习欠缺的成长技能。(三)从“要我做”走向“我要做”有句教育主张这样写到:“以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培养人格”,好的教育是唤醒和影响,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通过各级各类活动,发现学有所长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成为身边的榜样,榜样引领
8、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向。各类电子平台、成长社区互晒成长,传递正能量、发现学习榜样,变评价为晒成长。“淡化同伴比较,聚焦个体成长;弱化成败观念,倡导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成为共识。在学习了终身成长一书之后,引发了深刻的思维变革:打破固定型思维模式,塑造成长性思维模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四)从即时评价走向延迟满足,从外驱动机走向内生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实行的的是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反馈、即时评价,进行小印章、称号等外在奖励,通过外驱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行为。随着游戏化教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在对学生奖励方面遵照延迟满足的教育理念,设定了评价的基本套路:“因为你在学习过程中某方面的.努力,才有了你在某项任务出色
9、的表现”,从指向奖励到聚焦努力,让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行为本身。通过“课下晒成长,举行颁发印章与徽章的仪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外驱动机走向内生动机,激发学习的心流状态。(五)我们在教学上的定位,从“教学”走向“教练”。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怎么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彰显专业性?听了“樊登读书会”一批书之后,脑海中一直回想着这样一个念头“我们教师在小学很多学科领域应该从教学走向教练”,寻找“套路”,做高效能教练。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格局大小就是看一个人的“算法”是否高级,我们个人的人生路,有时候也许就是换个字,触动心灵,改变格局!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著名物理学家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
10、、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中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学习黄大年,要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英国旅居了18年,但英国毕竟不是中国,身处的那片土地不是他的祖国,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并且关注着中国。于是,在听到祖国的召唤后,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这才是他的国家,才是他热切盼望的土地。当时
11、,甚至有外国媒体报道:“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可见黄大年同志在科学界的地位与重要性。可是这些都比不上祖国在他心头的地位与重要性。黄大年同志的归国,开启了国内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的新时代。黄大年是满载着荣誉归来的,可回国后他并没有享受安逸,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到工作中去,并组建了全国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因为他知道,他是带着责任与使命回来的。他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在国家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西方对中国却实行最为严格的禁运和封锁,一切都只能依靠中国自身。5年间,黄大年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他的项目也因此汇集了数百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2023年6月,
12、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国际地球物理界为之惊叹:中国进入“深地时代”!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当我们去评价成功的时候,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个人的得失。黄大年同志则认为,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报效祖国更有价值。对于“为什么回来”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情结”,是因为他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块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黄大年同志这样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同志对祖国充满信心,也更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所以他回来了。回国后的黄
13、大年,正如人民日报所评价的,“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回国7年的时间中,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每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这份坚持,这份毅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对科学的崇高追求,更是一名中国人对建设国家的炽热之爱。2023年11月29日,黄大年晕倒在飞机上,手里还死死攥着笔记本电脑。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个人危难之际,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国家利益,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其中又饱含了对祖国多么深厚的感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正是一位又一位像黄大年同志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我们才不断追赶并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垄断”。这些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不应被我们遗忘。他们是爱国的典范,也应被我们铭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