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年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0万吨年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万吨年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0万吨/年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目 录第一章 前 言41.1洗煤的意义51.2节能评估的意义81.3节能评估的依据81.4 节能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91.5节能评估程序101.6节能评估的原则111.7节能评估的目的121.8评估内容131.9延安市和乐煤炭经销有限公司能源管理13第二章 项目概况142.1企业的基本情况142.2项目区域简介152.3现有工程分析152.4入洗原煤60万t/a建设方案172.5入洗原煤60万t/a生产工艺流程和机理182.6主要工艺设备选型252.7 物料平衡、水平衡分析252.8给排水、供热、供电262.9采暖供热及通风除尘312.1
2、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3第三章 能源供应分析353.1能源品种选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353.2供应条件353.3供应方案363.4对区域能耗负荷的影响363.5各单项能源年消耗量403.6项目能源消耗指标42第四章 能耗指标及分析444.1项目综合能耗指标444.2单位产品能耗指标464.3能耗指标对标分析464.4项目能耗分析46第五章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485.1原则485.2工艺技术和设备节能(能效)485.3单项目节能工程495.4建筑节能525.5其它节能措施分析545.6必要的节能效果分析555.7节能管理制度56第六章 对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项目要求576.1节能技术
3、改造576.2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636.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63第七章 产业政策分析667.1产业布局667.2建设项目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符合性677.3建设规模677.4产业技术68第八章 能源管理698.1能源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698.2能源计量仪表配置情况718.3能源管理情况72第九章 评估结论与建议749.1节能评估结论749.2项目建议及措施75第一章 前 言节约能源是指在满足相等或相同目的条件下,使能源消耗量减少。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利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节约能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节约能源不仅是
4、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更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捷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并节约能源,推进节能降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及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为了全面了解入选原煤60万t/a技术改造项目的用能状况,我单位按照总量控
5、制,调整结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方针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参考有关政策,于2011年11月对延安市宝塔区和乐煤炭经销有限公司入选原煤60万t/a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评估。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中国是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为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轻煤炭生产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一向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行业,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选煤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陕西省已投入生产的洗煤厂200余座(包括煤矿坑口洗煤),设计能力每年1亿吨左右。原煤入选量自建国初期的每年几十万吨跃升到1.2亿吨以上,入洗率提高到30%以
6、上。通过多年自行开发和引进吸收,选煤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重介、跳汰、浮选、动筛工艺以及复合干式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多系列的洗选设备。目前,中国已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的洗煤工艺和技术设备。但是,与国内煤炭洗选产品的需求相比,特别是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相比,中国洗煤业的发展状况还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原煤入选比例低,仅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的1/3;炼焦精煤和商品动力煤的灰分,分别为9.5%左右和2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厂型小、效率低、效益差。大量未经洗选的原煤直接消费,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了环境污染,也浪费了有限的运输能力。目前,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
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综合能源效率仅为33%,是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排入大气的烟尘中,90%的SO2和85%的CO2均来自直接燃烧的煤炭。由此可见,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是中国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明确要求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原煤入洗率要达到50%。这既为中国选煤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8、也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广阔前景。1.1洗煤的意义1.1.1煤炭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国焦炭产量总计已达3.53亿吨,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约7.95%。其中,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焦炭34502万吨,同比增长10.5%。 目前约有270余家焦化企业,总产能接近1.6亿吨。2011年,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根据规划,陕西省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煤炭企业数量减少到120家,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建成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煤炭产能达到6亿吨。我国既是世界焦炭生产大国,又是世界焦炭出口大国。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
9、为27.16亿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焦炭灰分为13.03,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焦炭灰分的升高,给高炉炼铁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炼铁学理论和高炉炼铁生产实践表明:焦炭灰分升高1,高炉燃料比要升高1.5,渣量增加2,生铁产量要下降253。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高炉炼铁所用焦炭的灰分一般在10左右。可见我国焦炭产品质量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了满足冶金行业的要求,煤炭洗选加工“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1/3焦煤、气煤牌号的炼焦精煤灰分应达到7%-8,因此,同焦炭行业息息相关的煤炭洗选加工业,要与焦炭产业同步发展,炼焦煤选煤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损失改善产品质量将是其必然的选择。1.1.2原煤
10、洗选加工的必要性煤炭洗选加工是一项效益型环保工程,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原料煤变得越来越难选,为使企业在市场永立不败之地,建设工艺和设备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煤炭洗选加工企业是非常必要的。1.1.3提高煤炭质量,节约能源煤炭洗选加工是煤炭生产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煤炭资源洁净、高效、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是煤炭洁净技术的基础与主导组成部分。大量的实践表明,经过洗选的炼焦精煤灰分每降低1%,炼铁高炉利用系数可提高约4%;经过洗选的动力煤用于发电,可节煤10
11、%左右,同时硫分每降低0.1个百分点,SO2可减少8%;经过洗选的无烟煤用于合成氨的生产,可节煤20%-25%。 原煤洗选后分成不同粒度或不同质量的品种,分别供应不同用户,经济效果大不一样。其一,可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其二,通过洗选加工,把原煤中的矸石、灰分弃掉或就近利用,仅此每年可节约煤炭运输量15以上;其三,可提高煤炭产品价值,炼焦煤洗选后约可提高30,动力煤提高20,全国平均每吨原煤可增值元;其四,可更充分地利用煤炭资源,扩大低质煤开采范围和机械化采煤比重,洗选下来的煤矸石,可加工成低质燃料和建筑材料。正因为洗煤有这么多的好处,各国都争相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工业。1.1.4符
12、合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无国界”口号的提出,全世界对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提高,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对煤炭进行洗选加工,是降低煤中有害物质含量,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入洗原煤经洗选加工后,可降低煤炭中有害物质含量,降低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大大减少电厂与工业锅炉燃煤烟尘排放量,满足环保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洁净技术主要包括:煤炭加工、煤炭转化、煤炭燃烧及燃烧后处理、煤炭开发利用中的污染控制。有关人士认为,煤炭加工中的“选煤”是国际上开展洁净技术研究的公认重点,是煤炭后续深加工的必要前提。1.2节能评估的意义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防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工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一步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
14、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节能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1.3节能评估的依据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3、2011年入选原煤60万t/a环境影响报告表;4、项目相关的批复文件;5、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6、现场勘查资料。1.4 节能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1.4.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15、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建筑法;(10)国家发展改革委2008年第37号公告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11)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工信部(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
16、评估的规定; (1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13)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1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15)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发改委【2005】40号);(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 (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1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18)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65号);(19)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年12月);1.4.2相关标准和规范 (1)评价企
17、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2)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7119-1993);(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l7167-2006);(4)九种高耗电产品电耗最高限额(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5)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6)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7)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5节能评估程序接受节能评估委托书现场实地踏勘1. 收集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 了解企业建设方案及工
18、艺流程 3. 踏勘周边环境现场实地踏勘建设项目能耗状况及指标分析1. 确定主要耗能设备2. 计算项目年耗能量及单耗指标3. 耗能分析及建议项目符合性分析 1.对项目进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对项目进行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符合性分析评估结论及建议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图1-1 项目节能评估程序框图1.6节能评估的原则所谓节能评估,就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指标和节能设计规范,对建设项目用能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措施,为项目备案、核准、审批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1.6.1政策符合性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按照“总量控制
19、、调整结构、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评估。1.6.2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地对项目的节能方案进行评估。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遵循节能评估的科学方法,对项目的节能方案进行客观的分析论证。1.6.3科学系统原则评估应从项目内部要素的内在联系,外部要素与外部条件的广泛联系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论证,由此来判断项目用能合理与否。应能综合、全面地反映项目的能源综合利用效果,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在进行评估时,必须科学、系统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1.6.4指标可比性评估指标应尽可能采取定量、相对量指标,便于评估对象之间的比较。1.6.5针对性指标评估应紧密结合企
20、业生产特点,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实现能源循环,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果,建立能源节约型企业。1.7节能评估的目的以节能为目的,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分析项目在生产中的能耗情况、用能情况及能源管理情况。项目用能合理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 陕西省有关政策。项目设计是否符合中国节能大纲及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其能耗水平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通过对项目用能情况和工艺分析,使项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用能合理性,在项目决策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本身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各项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避免建设工程低水平、重复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进节能进步和国家有关节能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0 万吨年 原煤 洗选 技术改造 项目 节能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