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第一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一、教学内容教材2-4页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三、重点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四、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环绕北
2、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二)探索新课1、复习(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 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4005、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2、认识“十万
3、”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3、认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分别板书:百万、千万、
4、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三)课堂作业设计1 教材第3页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2 教材第4页第2题。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3 教材第4页
5、第3题和第4题。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4 教材第4题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四)思维训练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五)课堂小结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第二课时 人口普查(三个课
6、时)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一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二 教学目标1 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 重点难点1 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四 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五 教学过程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重、难点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平移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
7、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二、平行1、移一移: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2、折一折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3、说
8、一说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三、画平行线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四、实践活动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课文第33页的内容及第34页的“练一练“)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教学关键:联系实际,灵活处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9、。学具准备:同桌准备一张报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实物投影呈现图片。略。(图片可以是课文主题图,也可以自选)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 提出问题。教师:你能估算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 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3)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
10、就应该予以肯定。学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概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学生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允是20xx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2.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1)幻灯呈现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2)理解数量关系,列出解答版式。引导提问: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
11、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从而板书:12628或7228(3)估算版式结果。一般情况下,学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来估算。即:7030=2100(4)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三、课堂活动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1题。题中要求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四、巩固练习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2-4题。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
12、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二、探索活动解决办法: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三、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1、要有图例2、找好间距3、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4、制图名称四、完成试一试五、课堂小节你有什么收获?北师小学四年级
13、数学上册教案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讲练结合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大奖赛
14、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2、探索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三、当堂训练(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1、0.3与0.300大小
15、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3、4.4时=4时40分。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四、学习体会。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五、作业布置北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没有去过峨山的临江公园吧!那里的苗圃经过扩建显得更
16、漂亮了,(明明、笑笑、淘气经过参观后带来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二、引出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呢?(师张贴问题)生齐读题目。(下面同学们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读一遍)三、探究问题1、你能写出算式吗?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回答(板书算式)154 22 =2、估一估(1) 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独立估一估(2) 指3名学生回答生可能出现的回答:A.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B.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C.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3、用竖式计算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在草稿
17、本上列竖式计算。2 2 1 5 4(1)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师问(1)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2)商 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师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4、峨山的园艺师听说老师要到你们易门来上课,特地让老师带了一道题来请你们帮帮忙。(课件出示题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
18、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2022=(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把你的估算结果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如果你觉得合理,就点点头。(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生独立算,选出一生板演)师:你是把18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4)验算一下,你的得数是否正确,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评:怎样验算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这两道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小结方法: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