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编制单位:XXXX水利土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XX市概况11.2项目区概况2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21.2.3 水文21.2.4 气象21.2.5 土壤、植被31.2.6 土地利用现状31.2.7 项目区内交通现状41.2.8 社会经济状况51.3 项目经济评价51.4 土地权属调整5第二章 项目规划设计目标62.1项目类型及承担单位62.1.1项目类型62.1.2项目承担单位62.1.3项目主管单位62.2项目规模62.4项目建设实施期限62.5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72.6规划设计任务7第三章项目分析
2、93.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93.1.3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93.2项目可行性分析93.2.1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93.2.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93.2.2社会认识度133.3公众参与分析13第四章项目规划设计154.1规划设计依据154.1.1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154.1.2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54.2项目区工程布局154.3.1土地利用布局154.3.2工程布局164.4工程规划174.4.1 土地平整174.4.2农田水利规划194.4.2 田间道路234.4.5其它工程244.5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244.6工程量汇总26第五章 投资预算285.1编制原则285.2投
3、资预算依据285.3总投资及年度投资285.4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285.4.1 工程施工费285.4.2 其它费用295.5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估算表31第六章 效益分析426.1社会效益426.2生态效益426.3经济效益426.3.1效益计算437.3.2费用计算447.3.3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44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457.1施工条件分析457.1.1自然条件457.1.2社会经济条件457.2施工计划与程序467.2.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467.2.2 水利工程施工477.2.3 道路工程施工477.3质量管理487.4施工进度管理48第八章 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498
4、.1组织管理498.2项目管理制度498.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498.2.2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498.2.3合同管理制度实施508.2.4 资金管理508.2.5项目实施管理503第一章 项目概况1.1XX市概况1.2项目区概况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南部,开发规模46.22公顷。1.2.3 水文项目区地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项目可以利用项目区周边XX水库及新建塘坝为基础,供给周边的耕地。项目区以耕地、荒草地为主,土壤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失,易干旱,通气性能差,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34%(重量比)以内,降雨入渗强度为15mm/h左右,地表
5、水平均总硬度为2.50毫克当量/升,总碱量2.91毫克当量/升,PH值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项目区所在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85mm,多年平均径流深217.7mm,地表水资源量较为丰富;项目区属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地区;根据XX市水利区划,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利用模数为9.0万m3/km2。1.2.4 气象项目区地处XX半岛西部,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各季气候特点,冬季以偏北风为多且大,冬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降雨少,经常春旱,夏季高温,雨水集中,洪涝灾害天气较多,秋季常常旱涝交替出现。气温、降水、蒸发风向等气象要素年内
6、年际变化较大。项目区内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2.8,寒署变化显著。年照总时数2500-2800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195天。充裕的光热资源,基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5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64毫米。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好,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1.2.5 土壤、植被 项目区内土壤以棕壤土、褐土为主,分布广泛。成土母岩为片麻岩,土层薄,厚度多在3060cm间,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失,易干旱,但通气性能好,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34%(重量比)以内,降雨入渗强度为15mm/h左右,有机质为0.73%,全氮0.04
7、97%,碱解氮57.34ppm,总碱量2.91毫克当量/升,PH值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适宜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土地地类为荒草地,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且为天然生长,主要有羊胡子、黄草、狗尾草。图1-1 项目区荒草地1.2.6 土地利用现状XX市XX村土地开发项目涉及46.22公顷土地,土地地类包括旱地、荒草地等,耕地经过多年利用,土壤肥力流失,荒草地杂草丛生,浪费了土地资源,因而土地开发整理势在必行。土地地类情况详见下表:表1-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村庄名称建设规模农用地未利用地合计耕地其他农用地合计其他
8、土地小计旱地小计农村道路田坎设施农用地坑塘水面荒草地XX46.2225.1114.0814.0811.032.095.80.442.721.1121.111.2.7 项目区内交通现状项目区所在XX村道路网络已初步建成,XX村与周边各村庄已有田间道路相连;但项目区内的已有的生产路普遍狭窄简陋、路面坑洼不平,支离破碎,附属设施不完善,一遇雨天便泥泞难行,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图1-2 生产路1.2.8 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该村共290户1100人,农村劳动力660人,耕地面积108公顷,粮田面积95公顷,粮食总产894吨,花生总产53吨,果品产量6
9、0吨。至2011年底,泉山办事处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17万元。项目区所在的XX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3844万元,农村经济净收入486万元,人均收入8600元。项目区所在镇(办)村经济条件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就业渠道较多。1.3 项目经济评价根据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和规模及有关定额进行投资概算,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共需投资150.0033万元,2012年当年完成投资。新增耕地4.67公顷,新增耕地率10.10%,每年通过农业生产种植可增加效益11.9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3年。1.4 土地权属调整项目区土地权属为XX市泉山街道办事处XX村集体所有,权属现状与登记发证情况一致
10、,土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无争议和纠纷。耕地整理,荒草地开发为耕地后,将及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变更。第二章 项目规划设计目标12.1项目类型及承担单位2.1.1项目类型该项目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1.2项目承担单位XX市国土资源局。2.1.3项目主管单位XX市国土资源局。2.2项目规模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6.22公顷,整理农用地25.11公顷,荒草地开发面积21.11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4.67公顷,新增耕地比例10.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结构主要由土地平整、农田排水沟、田间道路工程及防护林工程组成。概算总投资150.0033万元,计划
11、3个月实施完成。2.4项目建设实施期限本项目建设实施期限为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建设工期为3个月。2.5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总原则是按照土地整理规划与水利、农业等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目的。结合当地生产传统和习惯,在工程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前提要求下,统一布置,综合治理。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所在区域的工业、农业、城镇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流域
12、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水资源的利用考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前和长远的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划及其布局,搞好排灌系统建设,采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体系,保持在一个水文周期内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科学布置排水沟,满足排水要求,解决旱不能灌、水土流失的问题。为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搞好项目区内、外交通、生产道路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工程规划尽可能地增加耕地并集中连片,以田块为单位进行设计,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土
13、地承包和组织形式以及农民的耕作习惯和市场需要,按照所选择的作物对相关田块进行适当调整。土地平整,要综合土地平整工程,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工程投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程项目的实施同步进行,不断提高项目区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2.6规划设计任务通过对项目区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利用现状的详查,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确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设计提供基本依据;确定项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方针、目标、任务;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分析项目区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包括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提出项目规划总体方案,同时对项目
14、区土方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林网工程等提出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用地分区等;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对用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论证;依据工程总体布置,对生产道路、排水系统、土方工程、田间防护工程进行单项工程设计;编制工程投资估算,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结合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论证项目规模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实施管理方案,说明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等;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置人力、机械资源,制定施工计划等。第三章项目分析3.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项目实施后,整理农用地2
15、5.11公顷,新增耕地4.67公顷,增加耕地比率为10.10%。符合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XX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XX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指南鲁国土资发2010110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同时,该项目在保护林草植被、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均作出了相应规划,项目符合农业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3.1.3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项目内地势高低不平,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难以保持长期稳定。荒草地需开发整理为耕地以后,方可进行农业生产利用。项目区原有旱地及新增耕地完善
16、好农业基础设施之后,才能提高灌溉能力,提高地力,使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得以克服,促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3.2项目可行性分析3.2.1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主要为荒草地,部分来源于田坎的整理。通过对21.11公顷荒草地的开发及5.8公顷田坎的整理,新增耕地面积4.67公顷,新增耕地比例10.10%。3.2.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1)灌溉方式项目区经开发整理以后,根据灌溉水源位置,结合以往的灌溉经验,本项目区灌溉方式,采用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的灌溉模式。2)灌溉设计保证率项目区涉及XX市主要经济发展区域,以小麦、玉米等旱作物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
17、9)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3)需水量a 灌溉制度据项目区内作物种植现状和当地综合农业区划资料及当地群众的作物种植习惯、丰产经验及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考虑项目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发展方向,确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拟定灌溉制度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代表作物。b 灌溉标准 项目区主要以旱作物为主,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c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包括叶面蒸腾和颗间蒸发,与气候、土质、作物生长情况、产量、施肥等多种因素有关系,详见表3-1:表3-1 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表作物名称全生育期耗水量(m3/亩)备注小麦1/10-12/6343夏玉米11/6-21/10262d作物灌溉定额的确
18、定参照项目涉及村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小麦、夏玉米等两种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根据XX省低山丘陵区节水灌溉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XX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994)、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XX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2000年)、低压管道灌溉(XX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等有关低山丘陵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制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时的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见表3-2、表3-3)。表3-2 冬小麦灌溉定额分析表生育阶段起止日期(月、日)天数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备注(m3/亩)(m3/亩)(m3/亩)播种分苗10.1
19、10.22212014.455.55分苗越冬10.2211.30383014.4515.55越冬返青11.303.1912915.9213.08返青拔节3.14.12436222.9539.05拔节抽穗4.125.1186234.4427.56抽穗成熟5.16.124214053.1886.82全生育期10.16.12253343155.39187.61187.61表3-3 夏玉米灌溉定额分析表生育阶段起止日期(月、日)天数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灌溉定额(m3/亩)(m3/亩)(m3/亩)(m3/亩)播种拔节6.117.10297656.7219.28拔节抽穗7.107.27175750.2
20、66.74抽穗杨花7.278.262610.215.8杨花灌浆8.28.17155337.2515.75灌浆成熟8.179.15285035.6914.31全生育期6.119.1595262190.1271.8871.88根据规划,参照项目区涉及村目前的种植结构及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采用两种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冬小麦、夏玉米的净灌溉定额分别为M1=187.6 m3/亩,M2=71.88 m3/亩。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冬小麦、玉米种植比例为100%、100%,项目区设计典型年的综合净灌溉定额为:M总净= M11+ M22=259.48(m3/亩)式中:M总净-
21、综合净灌溉定额,m3/亩; 1 、2分别为冬小麦、玉米的种植比例。M总毛= M总净/=355.94(m3/亩)式中: -灌溉水利用系数,管道输水为0.9,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则为0.81;e 农业灌溉需水量项目区开发整理后旱地面积18.75公顷,项目区灌溉需水量为355.94x15x18.75=10.01万m3。4)可用水量项目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降水、地下水、地表径流, 按照大的类别区分,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1.地表水及其可利用量项目区地表水为水库拦蓄的地表径流量可利用量。据XX省水资源评价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项目区平均年径流深R=103mm。由XX省水资源评价年径流变差系数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开发 整理 项目 规划 设计方案 报告 毕业论文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