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XX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学号:【单击此处输入学号】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ssets Impair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ancy学生姓名:【单击此处输入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单击此处输入指导教师姓名】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所学专业:【单击此处输入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单击此处输入研究方向】X X 农 业 大 学中国XXX20XX 年 X 月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
2、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等相关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出台了相关操作指南,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规范实务界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两年之久,其执行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有待于检验。因此,在这样背景下研究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产减值相关理论入手,介绍了资产
3、的涵义、资产减值的涵义、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以及资产减值的确认、 计量和披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对策建议,以完善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工作。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会计工作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ssets Impair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ancy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i
4、ncreasingly complex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impairment of assets has already attracted na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ty attention.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China in the formul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lso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February 15, 2006, the
5、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8 1 Impairment of assets and other relevant accounting standards since January 1, 2007 at listed companies sphere. Impairment of assets of the criterion of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in detail, and intr
6、oduced a relat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nd strive to tru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practitione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imp
7、lementation of the two year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what the problem? In what areas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These are yet to be tested.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thi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is important.This article from the relative theory of impairment of assets, de
8、scribed the meaning of assets, asset impairment of meaning, the meaning of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and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ounting and asset impairment of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in thi
9、s based on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of listed companies raised a problem in account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ir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for these listed companies Suggestions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order to improve accounting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of listed companie
10、s.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Assets Impairment Accountancy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前言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32 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概述42.1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界定42.2 资产减值的确认52.3 资产减值的计量62.4 资产减值的披露83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3.1 计提的随意性83.2 转回的人为操纵性93.3 可收回金额确定依据不明93.4 信息披露无法满足要求94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04.1 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11、104.2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114.3 外部环境的不完善124.4 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125 规范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对策建议125.1 谨慎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125.2 完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制度135.3 规范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依据135.4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136 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6- III -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单纯的历史成本核算已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顺应这种情况,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理论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会计
12、制度和会计准则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经济活动的规范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变迁,不断做出动态调整和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从1998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准备”,2001年进一步升格为“八项准备”,又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此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最复杂的准则之一,它更加细化和明确了资产减值中的一些问题,增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可操作性,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资产减值会计能够剔除企业资产中失效用的那部分,真正反映资产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应用资产减值会计,能为规范包括上市
13、公司在内的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出贡献,进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对资产减值会计规范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首先,体现了会计稳健性原则,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经营处于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面对价值规律不可避免地存在经营风险,企业要稳定持续发展就需要按照稳健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在企业资产价值下降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较低的数额来报告资产价值,可以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同时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资产规模信息。其次,体现了会计客观性原则, 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将企业资产中的水分挤出去,防止资产虚增,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地反映
14、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泡沫,为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方便、有用的信息。最后,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接轨,会计作为一种全世界通用的商业化经济语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生产的会计信息要具有较多的可比性,再加上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我国走出国门,要能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融资,首要一点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要遵循国际惯例。在当前形势下,借鉴国际上会计计量改革的经验,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引进资产减值这一稳健的做法,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对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15、,可以规范上市公司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之一是稳健性原则,但稳健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在应用中需把握其尺度,极端的稳健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提示,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因此财政部于2003年1月1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中规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规范,但不得提计提秘密准备,这是总则中对滥用谨慎性原则的规范。新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六十二条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
16、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这就使得企业通过准备的大额冲回来调增当年利润的企图落空,从而有效地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粉饰会计报表。其次,有助于分析和研究减值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不足,及时提出改进建议。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有两类,一类是资产的价值毁损(impairment),即由于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另一类则是盈余操纵(manipulation),这主要是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涉及到许多职业判断的问题,具
17、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给试图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操纵利润的管理层以可乘之机。最早提出公司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具有经济动机的是Gordon(1964),他对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进行了规范研究,认为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各期平滑盈余。此外Watts和Zimmerman(1986)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假设:(1)补偿计划假设;(2)债务契约假设;(3)政治成本假设。Strong和Meyer(1987)与Elliott和Shaw(1988)关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企业资产的价值毁损因素对资产减值比例的提取具有
18、显著影响;(2)当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发生变更时,企业往往倾向于提取大量的减值准备,以为将来业绩的提升准备“秘密储备”。Strongh、Meyer(1987)和Elliott、Shaw(1988)对减值信息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资产减值信息总体上存在负的反应。Francis等(1996)对减值信息的市场效应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减值所传递的信息效应有差异,即:市场对重组冲销存在正的反应,而对存货减值存在负的反应。Bunsis(1997)的研究则发现市场反应可能随着减值所产生现金流量影响的不同而不同,即:当减值预示着未来的现金流量增长时(比如对盈利能力较差的经营资产而进行冲销)
19、,市场将会做出正的反应,反之则会做出负的反应。Bartov等(1998)根据资产冲销的性质将减值分成两类:一类涉及到经营方式的改变,另一类则仅反映了资产减值的信息。结果发现:前一类公司在公布资产减值公告前后股价基本没有变化,但后一类公司的股价却显著下降。Alciatore等(2000)以石油天然气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尽管资产减值的数额与当期股票回报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市场己早在上一期就对资产价值的降低做出了反应,这意味着在强制性的减值政策下,市场对于资产减值的反映可能更为及时。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周忠惠、罗世全(2000)从价值的角度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了理论研究。作者探讨了资产减值会
20、计的理论起点、实质、确认与计量等问题,认为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观,而不在于向所有者报告受托责任,作者也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滞后的原因,但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从实证角度进行相关研究。于海燕和李增泉(2001)以1999年385家公司为样本,发现了扭亏公司和亏损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而处于配股临界线的上市公司则在计提坏帐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朱炜(2003年)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范围和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情况,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能够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1、但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疏漏,使上市公司在运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各上市公司在计提与否、计提比例等诸多方面不统一。徐维兰、曹建安(2004年)以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械、设备、仪表板块类A股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折旧方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方法的选择为例,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黄世忠(2005)对我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36)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指出了在具体实务中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6项重大差异:(1)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2)关于现金流量的
22、预测要求;(3)关于首次计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4)关于货币时间价值后续处理;(5)关于在资产减值中运用评估值;(6)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概述,介绍了资产的涵义、资产减值的涵义、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以及资产减值的确认、 计量和披露。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工作存在计提的随意性、转回的人为操纵性、可收回金额确定依据不明和信息披露无法满足要求四个问题。第四部分是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3、从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和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四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规范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对策建议,从谨慎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完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制度、规范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依据和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了建议,以完善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第六部分是结论。2 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概述2.1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界定2.1.1 资产的涵义资产是会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要素中总是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研究资产减值,就必须从资产的定义谈起。我国新会计准则定义资产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
24、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满足资产定义的资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即确认为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2.1.2 资产减值的涵义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各国采取的定义如下: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金额。其中,资产的账面价值指资产负债表内确认的资产的金额减去相关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没有直接对减值进行定义,而是对减值损失作了界定。减值指:“固定资产(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或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引起的价值减少。”(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长期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资产 减值 会计工作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