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坤宫八卦.doc





《《周易》坤宫八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坤宫八卦.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坤为地【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 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注释】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朋,李镜池说:“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
2、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 【注释】 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承, 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德, 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
3、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品,品类。品物,犰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攸,所。常,常道,正路。彖辞以“类”字释“朋”,取“同类为朋”之意,与经意不合。凡传意与经意不合之处,译文中显加区别,不另出注。 【原文】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注释】 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
4、也。” 【原文】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文】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 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注释】 沙少海先生说:“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许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项安世,惠栋等皆从之。象传以阴始凝释履霜二字,非释坚冰二字。若坚冰则是阴已大凝,不得云阴始凝。”履,践踏。驯,集解引九家易曰:“驯,犹顺也。”致,推进。驯致其道,犹言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推进。【原文】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
5、,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译文】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注释】习,熟习。 光,借为广。【原文】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译文】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但结局还是好的。 象辞说: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说明能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而有好的结局),因为他才智广大。【注释】含,高亨说:“含当读为*,*与戡同,克也,战胜也。章,当
6、读为商,殷商也。”可,称心。可贞,称心的占卜。王事,李镜池说:“王事,指战争。王训大,王事即大事。古代国家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这里说大事,就是指战争。”终,古人讲终,多指好的结局。知,读为智。光大,广大。【原文】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译文】六四: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象辞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是说谨慎才没有祸害。【注释】括,收束,扎紧。囊,布袋。【原文】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译文】六五:*的裙裤,大吉大利。象辞说:*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注释】黄裳,王弼说:“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
7、。”裳,即裙、裤。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文,广雅?释诂:“文,饰也。”衣与裳,都是身上的装饰,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原文】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译文】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象辞说:龙在大地上争斗,比喻人走到了穷困的绝境。【注释】玄黄,血流貌,借为泫潢。谓血流得多。【原文】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译文】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象辞说:用六爻辞说利在永远贞正,于此则德业广大。 【注释】用六,坤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六”。迥。通。用六即通六,犹言六爻皆六。属阴性,表示全阴爻将尽变为阳爻。爻辞“贞”为卜问之义。象辞释为中正、正
8、直。与经意有别。【文言】【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
9、,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注释】 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直,正直,犹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心不乱。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王引之曰:“疑之
10、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均)敌而无小大之差也。”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苟爽本无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
11、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
12、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地雷复【原文】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译文】 复卦:通泰。出门、居处均无疾病。有钱可赚而可以无灾祸。往返途中,七日可归。有所往则有所利。【注释】 复,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坤上)。本卦外卦为坤,坤为阴为顺,内卦为震,震为阳为动。内阳外阴,循序运动,往返无穷,所以卦名曰复。复,说文:“往来也。”朋,朋贝,即钱币。朋来,有钱可赚。【原文】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
13、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译文】 彖辞说:复,通泰。因为内卦为震为阳,外卦为坤为阴,阳刚返复于内,所以卦名曰复。一切举动符合正道,无往而不顺利,所以“出门、居处均无疾病,又有友人相助,可以无灾祸”。“反复循环,至七则为一周期”,这是天的原则。“有所往则有所利”,因为初爻为阳爻,表明阳刚已渐生长。复卦的卦象,体现了天地运行的实质性规律。【注释】 反,同返,犹言阳刚于内。朋,彖辞释朋为朋友之朋,与经意有别。七日来复,易经、传作者都认为“七”是天地循环的周期。阴阳之气,至七个月则互相换位,易爻至第七爻则复原等,这是天
14、的运行原则。刚长,此以初九爻象为据,本卦上五爻为阴爻,唯初爻为阳爻,彖辞认为这是阳刚萌生发展之状。 【原文】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 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译文】 象辞说:本卦内卦为震为雷,外卦为坤为地,天寒地冻,雷返归地中,往而有复,依时回归,这是复卦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雷,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不接纳商旅,君王也不巡视邦国。【注释】 雷在地中,古人认为天寒之时,雷返归地中,沉寂无声,万物蛰伏。至日,冬至之日。关,城关。闭关,关闭城门。后,君王。省,巡视。方,邦国。 【原文】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脩身也。【译文】初九:出外不远就返回,没有大的过失,
15、大吉大利。象辞说:出外不远就返回,比喻能时时反省,严于修身。【注释】不远复,犹言没走多远就回归。祗,大。本卦多卜旅行之事,事极简单,语极朴素。象辞以“修身”、“下仁”、“从道”等儒家的伦理观念进行解释显系牵强。读者细读文义,不难辨析。脩,借为修。集解本作修。修,治理。 【原文】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译文】六二:圆满而归,吉利。象辞说:圆满而归之所以吉利,是能够去位让贤。【注释】休,美。休复,指圆满而归。【原文】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译文】六三:愁眉苦脸地回来,是遇到了危险,知难而退可以无灾祸。象辞说:虽然愁眉苦脸地回来,但已脱离危险,理应没有灾
16、祸。【注释】频,借为颦,即皱眉头。 【原文】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译文】六四:中途独自返回。象辞说:中途独自返回,这是返回到道义上来。【注释】中行,中途。半路。独,独自。【原文】六五:敦复,无悔。象日: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译文】六五:经过考察,决定返回,可以无悔。象辞说:经过考察,决定返回,可以无悔,意思是从内心用正道检察自己。【注释】敦,高亨说:“考察也。”并引孟子?公孙丑下篇:“使虞敦匠。”荀子?荣辱篇:“以敦比其事。”疆国篇:“则常不胜夫敦比小事者矣。”曰:“敦,皆考察之义。”【原文】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
17、复之凶,反君道也。【译文】上六:迷途难返,凶险,有灾祸。筮遇此爻,出兵打仗,终有大败,连累国君遭遇凶险,元气大伤,十年后还不能再举征伐。象辞说:迷途难返遭遇凶险,这是由于君王违反君道。【注释】眚(shng省),灾祸。以,及。用如动词,犹今言连累。 地泽临【原文】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译文】 临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卜问。到了八月,可能有凶险。【注释】 临,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坤上)。本卦上卦为坤,坤为地,为堤岸;下卦为兑,兑为泽。堤岸高出大泽,大泽容于大地,比喻君王亲临天下,包容万民,治弹邦国。所以卦名曰临。临,居高临下之谓。又, 临,国语?周语贾逵注:“治也。”至于八月,有
18、凶。易卦以至七而复为天地运行的循环周期。阴阳二气各盛于七月,至第八个月则消退让位。天道如此,国运人事亦如此,盛衰有期,兴代不已。在易卦看来,元亨之贞,至于八月则转亨为凶,这是一种普遍的原则。 【原文】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译文】 彖辞说:临,就是说阳气渐生渐长,渐渐居临于上。下卦为兑,义为悦,上卦为坤,义为顺,喻指秉性和平,态度温顺。九二为阳爻,居下卦的中位,六五为阴爻,居上卦的中位,两同位爻互相和应。这种卦象综合起来表现了临卦弘大、亨美、贞正的品德和含蕴。也体现了天的原则。至于说“到了八月,可能有凶险”,因为盛势不可能
19、持久,阳刚不可能常盛。 【注释】 浸,程颐说:“浸,渐也。”犹今言逐步发展。刚浸而长,此以初九、九二之爻象为据,初九阳爻为刚,渐次伸长,而致于第二位,像阳刚之气渐渐生长,君子之道逐步得势。“刚中而应”句,彖辞认为九二阳爻性刚,居下卦中位,是谓刚中,六五阴爻性柔,居上卦中位,与九二阳位同处中位,是同位之爻相互和应。【原文】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坤为地,堤岸高出大泽,河泽容于大地,这是临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君临天下,教化万民,覃恩极虑,保容万民,德业无疆。【原文】初九:咸临。贞吉。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译文】初九:以感
20、化的政策治民。卜问得吉兆。象辞说:以感化的政策治民,治道贞正,自然吉利,因为居心端正,作风正派。【注释】咸,声假为感。王弼说:“咸,感也。”这里指感化政策。【原文】九二:咸临,吉,无不利。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译文】九二:用温和的政策治民,吉利,无不吉利。象辞说:用温和的政策治民,吉利,无不吉利,因为百姓尚未驯化从命。【注释】成临,与初九爻辞有异。此“咸”当借为諴。说文“諴,和也。”即温和,和洽。【原文】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译文】六三:用压服的政策治民,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有所忧悔,灾祸可以消除。象辞说:用压服的政策治民,正如
21、六三阴爻不当居阳位一样,这样的君王不是称职的君主。如果能有所忧悔,其灾祸则可消除。【注释】甘,当读为钳,钳制压迫。位不当,此以六三爻象、爻位为据,六三阴爻而居阳位,是处位不当。【原文】六四:至临,无咎。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译文】六四:亲自理国治民,没有害处。象辞说:亲自理国治民,没有害处,正如六四阴爻居阴位一样。这样的君王是称职的君王。【注释】至临,犹言亲临,亲自理政治事。位当,此以六四爻象、爻位为据。六四阴爻而居阴位(第四位为阴位),是为当位。【原文】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译文】六五:以明智治民,得君王之体,自然吉利。象辞说:得君王之体,因为六五之爻
22、居上卦中位,像人行事得中正之道。【注释】知,同智,明智。大君,国君。【原文】上六:敦临,吉,无咎。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注释】敦,惠栋说:“敦,厚也。”【译文】上六:以敦厚之道治民,吉利,自然无灾祸。象辞说:以敦厚之道治民,吉祠,因为敦厚诚实之意存于内心。地天泰【原文】 泰:小往大来,吉,亨【译文】 泰卦。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 【注释】 泰,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乾下坤上)。本卦上卦为坤,为地,地属阴气;下卦为乾,为天,天为阳气。阴气凝重而下沉,阳气清明而上升,阴阳交感,万物纷纭,所以卦名曰泰。泰,通泰。【原文】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易 八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