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doc(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复习考试技巧相似理论:题干、选项概念相似。对应原则:题干、选项内容相对应。数字原则:有许多标准值,数字难记,但有规律,通过找规律巧记,答案迎刃而解。复习考试技巧相似理论【例题】有头疽的特点是A.粟粒样脓头B.孤立脓头C.肿块坚硬如钉钉之状D.漫肿无头E.腐烂疮面【正确答案】A复习考试技巧对应原则【例题】患者,女,50岁,胃脘部疼痛,次日黑便,不可能发生的下列疾病是A.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胃癌出血C.胆道出血D.乙状结肠息肉出血E.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正确答案】D复习考试技巧数字原则正常人的血清钠浓度约为1351
2、50 mmolL 正常人的血清钾浓度约为3.55.5 mmolL 高压蒸气灭菌法 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且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一般当蒸气压力达到102.97137.2kPa(1.051.40kgcm2)时,温度能提高到121126,持续30分钟 。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 重点 中医外科内、外治法与代表方药 重点与难点 中医外科命名与专用术语(一)疾病的命名原则中医外科学多是以疾病的某一特征对外科疾病加以命名。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来进行。 (二)专用术语疡:又名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古代外科称为疡科,外科医生为疡医。
3、疮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疮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狭义疮疡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胬肉:指疮疡溃破后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肉芽组织。痈: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疽: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
4、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后,用手按压时感觉内有波动感。(按压气球的感觉)护场:有护场提示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提示正气不足,预后较差。袋脓:溃疡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空腔较大如袋,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于内,即为袋脓。 痔:有峙突之意,古代将生于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的突起小肉称为痔。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最多见,故归属于肛门疾病类。重要漏:指溃疡疮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包括瘘管和窦道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瘘管是指体表与脏腔之间有内、外口的病理性管道,或指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窦道是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
5、具有外口而无内口。 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结核:即结聚成核之意,既是症状,又是病名。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岩:指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瘤:凡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聚而成形所结成的块状物,称为瘤。(这些概念中,我们重点应该掌握溃疡、痈、疽、应指、漏、岩、瘤)五善:“善”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七恶:“恶”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
6、、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顺证: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逆证: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习题】A.蛇眼疔B.红丝疔C.颈痈D.有头疽E.烂疔1.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学的【正确答案】D2.西医学的颈部急性淋巴结炎,相当于中医学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中医的有头疽相当于西医的痈,即多个相邻毛囊及皮脂腺或汗腺的化脓性感染;中医的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结炎或体表脓肿。 病因病机(一)致病因素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科疾病的发生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2.感受特殊之毒 3.外来伤害
7、4.情志内伤 5.饮食不节6.劳伤虚损7.痰饮、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理 局部的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以致脏腑功能失和等,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习题】疮疡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A.风温、风热B.热毒、火毒C.情志内伤D.火郁、气郁E.外来伤害【正确答案】B诊法与辨证诊法(了解)中医外科辩证要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辨证(重点)(一)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既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又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辨别诊治外科疾病应首先辨清阴阳属性。中医外科疾病的阴阳辨证重点在于局部症状。 1.发病缓急 2.病位深浅 3.皮肤颜色4.皮肤温度 5.肿形高度 6.肿胀范围
8、7.肿块硬度 8.疼痛感觉 9.脓液稀稠10.病程长短 11.全身症状 12.预后顺逆热、红、稠、动、痛阳冷、白、稀、静、隐阴【习题】下列属于阴证的是A.皮肤红活焮赤B.肿胀范围局限C.皮色紫暗D.肿势高突 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C【习题】按外科辨证,下列不属阳证的是A.疼痛较剧 B.溃后脓液稠厚C.肿胀局限,根脚收束 D.肿块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E.肿胀形势高起【正确答案】D(二)辨肿 分类症状举例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疖疔初期、丹毒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冻疮、脱疽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痄腮
9、、大头瘟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股肿、湿疮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瘰疬、脂瘤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放手复原,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气瘿、乳癖瘀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血肿郁结肿肿势坚硬如石,表面不平,状如岩突,推之不动,界限不清,不红不热乳岩、失荣、肾岩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正盛邪实之疮疡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三)辨肿块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 1.大小 以cm为单位测量肿块大小,观察肿势变化及治疗效果。2.形态 常见的肿
10、块形态特征有扁平、扁圆、圆球、卵圆、索条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态等。3.质地 从肿块质地的软硬可判断其不同性质。4.活动度 根据肿块活动度一般可确定肿块的位置。5.位置 有些肿块特别需要确定其生长的位置,以决定其性质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6.界限 指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7.疼痛 一般肿块多无疼痛,恶性肿块初期也很少疼痛。8.内容物 由于肿块来源及形成或组织结构的区别,肿块内有着不同的内容物。举例:皮脂腺囊肿描述左侧肩背部皮内肿物,大小23厘米,半球形,表明光滑,质地稍硬,推之不移,压之不痛,中央有小孔,稍挤压,有白色豆腐渣样物质排出。(四)辨结节 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
11、 (五)辨痛 痛是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应。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1.疼痛原因 分类症状举例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阳证疮疡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脱疽、寒痹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行痹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乳癖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臁疮、股肿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脂瘤、肉瘤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疮疡成脓期瘀血痛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2.疼痛类别(了解) 卒痛、阵发痛、持续痛3.疼痛性质(了解) 刺痛、灼痛、裂痛、钝痛
12、、酸痛、胀痛、绞痛、啄痛、抽掣痛 (六)辨痛与肿关系(了解) 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鸱张。 (七)辨痒 痒是皮肤上的一种不适感,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且多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表现,如皮肤脱屑、潮红、丘疹、水疱、风团块等。分为肿疡作痒、溃疡作痒。 痒的原因 分类症状举例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牛皮癣、白疕、瘾疹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急性湿疮,脓疱疮热胜皮肤隐
13、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接触性皮炎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手足癣、疥疮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牛皮癣、慢性湿疮【习题】(辨痛)A.寒痛B.风痛C.气痛D.瘀血痛E.化脓痛在外科辨证中,若见形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者,其痛属于 【正确答案】E在外科辨证中,若见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而皮色青紫而胀痛者,其痛属于【正确答案】D【习题】(辨痛)A.皮色暗褐,或青紫而胀痛 B.痛无定处,忽此忽彼,走注甚速C.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暖则痛缓D.皮肤焮热,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E.肿势急,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
14、之中软应指外科疾病风痛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B外科疾病热痛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D【习题】(辨痒)A.风胜作痒B.湿胜作痒C.热胜作痒D.虫淫作痒E.血虚作痒外科辨证中,若见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流水者属于【正确答案】E外科中辨痒是其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者属于 【正确答案】A (八)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盛肉腐蒸酿而成。疮疡早期不能消散,中期必化腐成脓。 1.成脓的特点(1)疼痛 阳证脓疡因正邪交争剧烈,脓液积聚,脓腔张力不断增高,压迫周围组织而疼痛剧烈。阴证脓疡则痛热不甚,而肿胀明显。(2)肿
15、胀 皮肤肿胀,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3)温度 阳证脓疡,局部温度增高。(4)硬度 肿块已软为脓已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1)按触法 (2)透光法(3)点压法 (4)穿刺法(5)B超 3.辨脓的部位深浅(1)浅部脓疡 如阳证脓疡,其临床表现为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红灼热,轻按即痛且应指。(2)深部脓疡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 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1)脓的形质 如脓稠厚者为元气充盛;淡薄者为元气较弱。(2)脓的色泽 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
16、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之可能;如脓中夹有成块瘀血者,为血络损伤;如脓色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疸,乃病势较重。(3)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其质必稠,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现象。辨脓的有无(增加内容)(1)有脓:按之灼热痛甚,以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最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脉来数者,为脓已成。(2)无脓: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未成。(八)辨脓 【习题】外科辨证中,辨脓的操作方法不包括A.按触法B.透光法C.点压法 D.穿刺法E.切开法【正确答案】E 治法(一)内治法 内治法总则 在
17、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按照这三个不同阶段,立出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1.消法 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邪毒不致结聚成脓而得到消散的治法,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2.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正气不能托毒外达;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3.补法 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习题】托法适用于疮疡的哪一期A.初期B.后期 C.中期D.愈合期E.以上均
18、可【正确答案】C【习题】外科内治三原则中的“补法”适用于A.一切肿疡初期B.肿疡疮形已成者C.溃疡中期,正虚毒盛者 D.溃疡后期,疮口难敛者E.外科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正确答案】D【习题】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治疗应首选A.消法B.补托法C.清热法D.透托法E.温通法【正确答案】A(二)外治法药物疗法1.膏药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用法:太乙膏、千捶膏均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2.油膏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用法:肿疡期用金黄膏、玉露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疮疡阳证。回阳玉龙膏有温经散寒、活
19、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阴证。溃疡期可选用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生肌白玉膏。 3.箍围药适应证: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用法:金黄散、玉露散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的阳证疮疡;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热,属半阴半阳证者,可用冲和膏;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属阴证者,可用回阳玉龙膏。4.草药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之阳证,具有红肿热痛者;创伤浅表出血;皮肤病的止痒;毒蛇咬伤等。用法: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芙蓉花叶、七叶一枝花、丝瓜叶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阳证肿疡。5.掺药(1)消散药 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阳证用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阴证用阴毒内消
20、散、桂麝散。(2)提脓祛腐药 适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常用的有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3)腐蚀药与平胬药 适用于肿疡脓未溃时、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常用药物如白降丹,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脓腐难去者;枯痔散一般用于痔疮。腐蚀药一般含有汞、砒成分,腐蚀力较大,在应用时必须谨慎。 (4)祛腐生肌药 适用于溃疡日久,腐肉难脱,新肉不生;或腐肉已脱,新肉不长,久不收口者。回阳玉龙散用于溃疡属阴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用于溃疡阳证;黄芪六一散、回阳生肌散用于溃疡虚证。(5)生肌收口药 用于疮疡溃后,脓水将尽,或腐肉已脱、新肉生,收口较慢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2017 年中 西医 结合 执业 医师资格 考试 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 考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